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张居正改革为明朝续命(张居正改革对明朝到底是好是坏)

导语:张居正改革,成就了晚明时期最为辉煌繁荣的十年

引言

张居正改革涵盖了政治经济方面,成就了晚明最为辉煌和繁荣的十年,而张居正本人也成为内阁史上最后一位出色的大臣。虽然改革前面对的是极为残酷的斗争,改革过程中则充满了力挽狂澜和波折阻挡,并且改革后也不知命运能都改善,但是改革必须实行,改革领导者必须前进。

改革之前,晚明政治环境恶劣,嘉靖皇帝晚年时期热衷于道教,宠信严嵩等小人。忠良之士上书纠正却被抓捕下狱,政治生态越来越恶劣,上层官员腐败不断,下层百姓怨声载道。明朝进行到现在这个局面,正需要有能者明示纠正、改革政治,恰好张居正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直到裕王登基之后,改革才慢慢拉开了序幕,直到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辅政时,改革正式开始。

一、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

张居正最善于从熟悉的地方开始入手改革,他为官十几年的时间,对官场上的盈盈苟且、拉帮结派等现象早已心生不满。所以在当上了首辅大臣之后,他将改革的首要目标指向了整顿吏治。政治改革重点在于考核,改革中称为“改成法”,内容主要是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考核标准,不合格者将遭到罢官淘汰。考核队伍的特点是自上而下环环紧扣,例如内阁的考核对象是下一级六科。明朝监督百官的是官级为七品的六科,改革规定六科受到内阁制约,而张居正则是内阁首辅,所以他总揽全局。

张居正改革的第二个重点的是财政改革。财政改革一方面不想增加百姓的负担,另一方面需要达到国库充足的局面。财政改革主要围绕这两个重点进行,也提出了相应的举措,裁减官员、抑制朝廷支出成本。

《明史》记载: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加强对边镇钱粮的管理,减轻兵费对国家财政的影响。另外,改革要求官员清理政府所欠和外借的债务。财政改革另一个重点是清丈全国土地,将田地分成了有政府管理的官田和由百姓自己种植的民田。清丈首先从福建开始,继而推广到全国,历史两年之多。出来了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之外,此次改革还涉及到其他方面例如一条鞭法等。

二、张居正改革的结果和意义

张居正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政治改革方面,通过严格的考成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巩固皇权,由于政治上管理严格,所以改革的大部分内容基本上得以实现,使得万历年间出现了明朝中兴的局面。虽然政治改革成效很大,但是由于改革的力度大、时间快,改革过程中并没有妥善解决保守势力的抵触行为,加剧了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矛盾。所以,从历史的角度上看,此次改革涉及到的政治层面是相对成功的。

财政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抑制大地主的兼并、加强中央对土地的控制。在财政改革之后,商品经济解放程度扩大,加速了市镇的发展,白银的货币地位也随之确立。所以此次改革不仅促进了农业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在人口扩张、商品流通、农业田亩数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例如京师的储备粮达到了七百万石,相当于隆庆年间的三倍,这个数量足足可以供应京城官兵消费六年之久。由此可见,张居正改革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改革,清朝对此次改革也是倍加认同的。

结语

张居正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大改革,改革顺应了封建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了皇权地位和加深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程度。改革跨度时间长、操作性强、覆盖面广,影响较大,很多制度延续到了清朝。历史对张居正的人品多有微词,例如张居正并没有为父亲守孝三年,以孝治天下的古代,张居正遭到了不少弹劾和反对声。

虽然历史对张居正本人非议较多,但是对张居正改革还是非常认可的,不论是清丈田亩,还是一条鞭法的实施,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对于此时的明朝来说,此次改革就像是一次回光返照一般,不可能挽救明朝日落西山的局面。在张居正去世之后,改革顿时称为众矢之的,原先被改革触及到利益的地主豪绅、官员发沉纷纷表达不满,最后就连从小仰仗张居正的万历皇帝,也对改革表达了不满,张居正改革虽然为明朝带来了曙光,但是最终明朝也毫无预兆的走向了毁灭。

参考文献:

《明史》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