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鲮鱼的养殖及防病治病技术有哪些(蟮鱼的养殖技术)

导语:鲮鱼的养殖及防病治病技术

鲮鱼的养殖及防病治病技术有哪些(蟮鱼的养殖技术)

鲮鱼,属鲤形目、鲤科、鲮属,其体形修长,鳍条柔软,具有食性杂,抗病力强,产量高等特点,是鳜鱼理想的饲料鱼。关于鲮鱼的养殖技术和防病治病,笔者总结了一些文献资料,以供同行参考。

《鲮魚和鲻魚的补偿生长研究》表明:

1.鲮鱼补偿阶段摄食率变化不大,但转化效率几乎为对照组的两倍,初步断定鲮鱼产生的补偿是饲料转换效率提高的缘故。

2.两种鱼处理组最后体重都追上对照组,显示补偿生长在两种鱼的养殖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也就是说,在养殖过程中,通过“饥饿-再充分饲喂”的方式可以减少饲料成本,而产出不变。

《两种养殖模式鲮鱼生长、水质及胃肠道饵料生物结构比较研究》表明,根据养殖面积和所需要的水体肥度合理确定施肥量,粪肥充分发酵后投入使用,除悬浮固体物总量有所增加外,不但不会影响养殖水体水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养殖池塘浮游生物总量及鲮鱼养殖产量,增加养殖效益。

《EM菌在池塘鲮鱼养殖中的应用试验分析》表明,经过两年试验,EM 菌的使用改善了养殖环境,减少了疫病的发生,使得养殖生产的饵料系数降低了0.08~0.15,即使用EM 菌的池塘中每千克鲮鱼的饲料成本(2 950 元/t)节约了0.24~0.44 元,综合算下来,每投入1 元的EM 菌能够提高养殖产量3.90~5.21 kg,养殖效果较好。

《水温对鲮鱼血液成份及其机能的影响》表明,降温对鲮鱼的血液成分及机能特性影响甚大.血液含水量下降,粘度增大,红细胞电泳率下降,均不利于氧的吸收和运输鱼体可能会动员全身的红细胞投入循环,其结果导致红细胞数及其相关的血液学指标的升高.但这种补偿作用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全血相对粘度而出现恶性循环.血浆无机离子含量下降,使脑、心肌及呼吸肌等正常机能活动难以完成,因此血浆电解质水平下降,血液粘度增加可能是竣鱼低温致死的主要生理原因。因此,必须控制好养殖水温在合理范围内。

《鲮鱼“红鳃病”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都是条件致病菌,在养殖环境恶化、养殖密度增加、鱼体体质减弱的情况下都会引起鱼体的大量死亡,因此,这两种细菌性疾病的治疗还是以预防为主。具体治疗方案是:用庆大霉素和氟哌酸0.3克/米3全池泼洒,连续使用3天,同时用双季胺碘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用量50毫升/亩稀释后全池泼洒。用药后4~5天换注新水50厘米。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鲮鱼的生长日趋正常,且摄食量也不断增加。

《鲮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病原的鉴定及药敏试验》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对阿米卡星、链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米诺环素、妥布霉素、苯唑西林、氨曲南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麦迪霉素、呋喃妥因中度敏感,对左氟沙星、头孢噻吩、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噻肟、青霉素G、头孢西丁和头孢哌酮不敏感。

《鲮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表明,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两种病菌可在水温14.0~40.5 ℃范围内繁殖,最适温度为28.0~30.0 ℃;适应pH 值在6~11,最适pH 值为7.27。发现有寄生虫应先杀虫,丁虫克星60 mL/667 m2,全塘均匀泼洒。止血菌力克(苯扎溴铵)150 mL/667 m2;隔日杀菌红(二硫氰基甲烷)125 mL/667 m2,全塘均匀泼洒。氟苯尼考(15%)20 mg/kg 鱼或恩诺沙星(10%)100 mg/kg 鱼、鱼血停(亚硫酸氢钠甲萘醌)2 mg/kg鱼,混合拌饲投喂,连用5 d。

《鲮鱼致病性迟钝爱德华氏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表明,致病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头孢哌酮、头孢呋辛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链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中度敏感,对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大观霉素、克林霉素不敏感。这两株菌对鲮鱼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93×105CFU/g和9.65×104CFU/g。

《六种常用渔药对鲮鱼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表明,高锰酸钾、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甲醛、强氯精对幼龄鲮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61、0.86、0.54、2.47、7.29 和0.73 mg/L,在试验的药物中硫酸铜最为敏感,安全浓度为0.54mg/L,在试验的药物中福尔马林最不敏感,安全浓度为7.29 mg/L。

不同地区的鲮鱼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度不一样,选用抗生素进行防治时要以不同地区、不同来源、不同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避免滥用药物。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迪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