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公务员考试154分学霸笔记(公务员考试150分怎么分布的)

导语:公务员考试152分学霸前辈笔记!

数量关系曾经是我非常头疼的一块,也是很多和我一样的文科生畏惧的部分,我周围的同学,做行测的时候,数量关系只挑简单的做一做,甚至直接把这一块给放弃了,集中精力做好其他的题目,这样下来,15道题可能做对5-8道,50%左右的正确率。

对于这种做法,我认为不合适:首先是分值大,数量关系一般是10-15道题目,据说一题一分左右,也就是差不多10分,每道题含金量很高;其次正因为数量关系普遍正确率都偏低,正是一个拉分的契机,数量关系只有会与不会两种,不会做只能靠猜,会做的话就能得分。数量关系做好了,多考两三分并不难,对于这种淘汰性的考试,多数人的薄弱点,正应该是自己的强点。对于行测想考75分以上的同志,数量关系是绝对绝对不能放弃的。就如同高考时候的数学,文科生数学好的,往往都有优势。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数量关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做过真题的都知道,其实数量关系两大类题目,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里面的知识点大部分是初中的,可能有一点高中的知识,换句话说只要受过九年义务教育,那么里面的知识点肯定是学过的,而且数量关系的运算非常简单,考的只是思路,多数题目是有技巧的,掌握技巧,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出来。觉得难只不过因为多年没接触了,遇到一些特定的题型忘记了做法,同时考试时候时间也比较紧张。事实上,通过有计划的学习与训练,完全可以重新把知识拾起来。

我本人数学也不好,从大一开始也没有数学课了。但是经过复习,数量关系基本能确保稳定在20分钟,80%的正确率,一般15道题错3题左右(1-2题不会做或者时间不够,还有1题往往是计算错误,悲催)。

再次重申,数量关系其实只是纸老虎,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可怕,如果把数量关系的每个知识点单列出来,你会发现都不难(我接下来会分解来说),对于这一块薄弱的考生尤其是文科考生,真正要克服的不过是心里障碍,并且要充分意识到数量关系的重要性,放弃这一块去做其他类型的题目是弥补不了的。同时, 相比言语理解和常识判断,数量关系更容易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并显成效的。接下来谈一谈我具体的复习心得。

数量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字推理,一类是数学运算。数字推理在国考和某些省考中已经消失了,数学运算是必考的。

数字推理,从趋势上看各地也都在弱化对数字推理的考察。这一块其实知识点比较单一,就是数字之间和、方、积、倍等的关系,核心要素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数字之间的规律。比较新颖和有难度的题会考到三级数列、分式数列、幂次数列以及递推等等,要记住这几类新类型题目的做法。数字推理的知识点很简单,掌握知识点,培养数字敏感度是最主要的。这里有一个提示,要记住1-11的三次方数字,1-29的平方数,例如7的立方是343,11的立方是1331,这是一个常考点,直接考或者考变种都有可能,熟练之后对于数字敏感度就会上升,例如出一个217,342,513的数字推理你马上能联系到这和6的立方是216,7的立方是343,8的立方是512很接近,一下子就找到了规律。

然后是数学运算,这是必考的。我统计的数学运算有三大类,二十余种常见题型,五种常用速算技巧。

三大类包括,1、技巧型题目,即题目中有扣子的,例如含有倍数、余数、特例关系,能通过特定技巧快速得出答案;2、公式原理型题目,需要数学公式进行计算的,如等差数列公式、排列组合公式、勾股定理等等;3、复杂题型,这是难题,既包含技巧也包含运算,一般不能直接求解得出来,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种题目可能占15道题中的2-3题左右。

题型包括:计算问题、等差数列问题、平均数问题、星期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钟表问题、行程问题、几何问题、容斥原理问题、排列组合问题、 概率问题、抽屉原理问题、比赛问题、利润问题、统筹问题、年龄问题、计数问题、方程不等式问题、牛吃草问题、周期问题等等。这是大的题型,其实还可以细分,例如浓度问题包括重复稀释问题、混合溶液问题;行程问题包括追及问题、环形相遇问题、多次相遇问题等;这里就不再详细展开。

速算技巧有:代入排除法、列方程法、赋值法、极端构造法、数字特性法。前四种应该很好理解,其中数字特性是通过确定最终结果应该满足的数字特性,来排除错误选项的办法,一般有奇偶特性、尾数特性、余数特性、整除特性、因数特性、倍数特性等等。

把数学运算条分缕析、大卸八块之后,其实复习框架一目了然。对于想拿80%以上分数的考生,各个题型的基本解法需要掌握,速算技巧必须掌握,基本的数学公式和原理应该掌握(例如面积体积等几何公式、数列求和公式,集合公式等等);想再进一步以及时间更充裕的考生,需要掌握一些不常考而且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例如尾数特性、重复稀释公式、二次相遇公式、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等等,这些知识点考到的概率低,但是总有一两道难题可能就考这其中的几个。这些学与不学,要看自己的复习时间和意愿,我的学习经过------以行程问题为例。

为了进一步强调数量关系学习的可提升性与可操作性,我把我学习行程问题的过程作为例子说一下。

行程问题是必考题型,细分的题型多考点多,有难有易。我的办法是先掌握公式,基本做题方法,然后对应考点的典型例题进行学习。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X时间;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必掌握)

拓展公式:

1)差异距离=速度差X时间

2)相向而行运动的迎面相遇公式,追及相遇公式;

3)同向往返运动的迎面相遇公式,追及相遇公式;

4)二次相遇公式:单边型(题干给出的两次距离s1,s2都是距离同一个端点a的距离)S=(3S1+S2)/2

两边型(题干给出的两次距离s1是距离端点a的距离,s2是距离端点b的距离),S=3S1-S2

解题方法:公式法、画图法、比例法

题型与解题思路(思路需要短而清晰):

1)相遇追及;相遇距离=速度和X相遇时间

追及距离=速度差X追及时间

2)顺流逆流:顺流距离=船速水速和X顺流时间

逆流距离=船速水速差X逆流时间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3)队首队尾:从队尾到队首,看做运动的人与队首的追及过程;从队首到队尾,看做运动的人与队尾的相遇过程,因此可以用画图法并结合相遇追及公式。难度较大。

4)火车过桥:将车头或者车尾看做一个运动点,按相遇追及问题解决,注意火车本身的长度也是路程的一部分。

5)环形运动:同向运动,环形周长=速度差X追及时间

反向运动,环形周长=速度和X相遇时间

同向运动多次相遇,第一次相遇两人的路程差是一个环形周长,以后每多一次相遇两人的路程差就增加一个环形周长;反向运动的话,每次相遇两人的路程之和就增加一个环形周长。要注意不是从一个点出发的情形。

6)往返相遇:适用拓展公式,难度较大。

7)等距离平均速度,适用公式。

8)二次相遇:适用公式。

9)复杂行程问题:加速运动,间歇运动,数车问题,属于提升型题目,要结合前面的方法,综合作答。

我会根据题型分类练习,然后总结错题,直到掌握每种典型题型的解题方法并能在短时间内解答出来为止,行程问题是必考题目,通过一天两天的学习,这样1-2道题的分数就拿到手了。数量关系就是这样,说难并不难,克服了心理关,静下心来去做,你自然会积累信心,马到功成。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