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夷入夏则夏是什么意思(以夷入夏)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非常正确的一句话:夏入夷则夷,夷入夏则夏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夷入夏则夏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夷入夏则夏是什么意思(以夷入夏)

一、夏入夷则夷

在近现代,中国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移民国外,这些移民第一代还保持着汉人的生活习性,会讲汉语,但他们的后代,由于从小在新祖国长大,被当地同化,生活习性已完全改变,不会汉语,网友们称这种人为“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如果放在古代,这些人就是夏入夷则夷,变成了蛮夷、胡人。面对这种变成异族的人,虽然他们还是汉人面貌,但千万不要对他们抱有任何幻想,在战场上他们不会对你有半点留情,反而会为了让上级对他们放心,他们对你的手段会更狠。

在古代,漠北游牧民族经常南下劫掠人口,这些被劫掠走的汉人,能活下来在漠北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的,两三代后就与胡人无异,全都以夏变夷了。

二、夷入夏则夏

元朝的汉化过程:

元初的蒙古色目群体大部分不会汉语,故“御前奏闻”以蒙语为主。有不通蒙语者参与,再以译人辅助沟通。至武宗-英宗时,元代社会已经基本完成了汉语普及,汉语已经开始了对元代社会中非汉语人群母语的替换,成为一种各阶层、各场合的通用语。但较难撼动北人勋旧集中的大内,故此时御前工作依然使用蒙语。到文宗通过天历之变上位后,将泰定帝的近臣班子一扫而空,使内廷人员环境割裂于前朝,为汉语“入主大内”奠定了基础。最终到顺帝时的“御前奏闻”已完全不见译人“怯里马赤”的存在,全部用汉语交流。

元顺帝

总结一下就是,元初大部分人不会汉语,元中期的武宗-英宗时,基本完成了中底层汉语普及,到元顺帝时,基本完成了元廷大内的汉语普及,整个元朝基全普及了汉语。元顺帝时期的蒙古人和色目人,由于全部会汉语,实现了母语替换,基本汉化了,勉强达到了夷入夏则夏的转变。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部分蒙古人留在了明朝,少部分人,随元顺帝北退漠北。《蒙古源流》一书指出:

(蒙古人)且战且退而出,四十万蒙古人中,得脱者惟六万,其余三十四万被围而陷矣。但到了后来,和元顺帝一起北退的不少蒙古贵族和官僚却一批一批地脱离了北元政权,南下归附明朝。

这些留在明朝的大量蒙古人由于元朝的汉化政策,基本都会汉语,之后在朱元璋的以夷变夏的同化政策下,后来彻底以夷变夏了,由于明朝没有56个民族的人为强制划分政策,这些被同化的蒙古人都成为了汉人。

本文总结:

夏入夷则夷,夷入夏则夏,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民族同化的力量没人能阻挡。必须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夏入夷则夷还是夷入夏则夏,都有前提,第一个前提是一方对另一方有巨大的人口数量优势,有巨大的人口数量优势就会产生强大的文化优势,第二个前提就是需要足够的时间。

延伸1:

类似于夏入夷则夷,夷入夏则夏的事,在古代其他地区也发生过,比如占领中西亚地区的蒙古帝国,在当地建立汗国后,也避免不了被突厥化的命运,后来的帖木儿帝国的帖木儿大汗,就是突厥化蒙古人。

延伸2:

加入外国国籍的都要背叛故国向新的祖国宣誓效忠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非常正确的一句话:夏入夷则夷,夷入夏则夏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