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王朝佛像的特点(帕拉佛像)
导语:佛教造像艺术|(五)帕拉王朝造像风格之菩萨造像
本章讲解的仍然是印度本土的佛造像风格。帕拉诸王尊崇佛教密宗,大力弘扬佛教文化使印度佛教得以在孟加拉地区偏安500余年。与佛教文化有关的雕刻、绘画和建筑艺术的发展也得到鼓励和重视。
帕拉王朝菩萨的形象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这是印度佛教造像发展到晚期时的一大特征。
帕拉王朝的菩萨造像(一)两尊菩萨立像 那烂陀考古博物馆藏
图1 两尊菩萨像 那烂陀考古博物馆藏
图1 两尊菩萨像
左侧为四臂观音、右侧为观音菩萨
10世纪
那烂陀考古博物馆藏
左侧为四臂观音立像,右侧为持莲观音菩萨坐像。左侧造像的四臂观音上手一手持珠串一手持莲花,下手中右手打接引印,左手持净瓶,造像十分庄严。帕拉王朝时期的造像身材变得纤细,衣纹的曲线优美且富有装饰性。对尼泊尔造像风格有巨大影响,传到中国后对藏传佛教造像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右侧造像:这尊莲花手观世音菩萨像以半跏思惟坐于莲花座上,头部微微倾斜,宽肩丰乳收腰,右腿略下伸,踩在连茎的小莲花座上,右手作与愿印,左手抚膝并持一莲花枝,天冠上的坐佛是他的标帜。顶端有两位手持鬘花的飞天,脚旁的两位女性眷属,分别是度母和四臂忿怒母(Bhṛkuṭī)。这种造像形式,在藏传佛教造像中会经常见到。
(二)两尊菩萨立像 加尔各答博物馆藏
图2 两尊菩萨立像 加尔各答博物馆藏
图2 两尊菩萨立像
左侧为文殊菩萨、右侧为度母
10世纪
印度加尔各答博物馆藏
左侧造像:石雕文殊菩萨像立于莲花座上,右手作与愿印,左手持一支硕大的落地青莲花,胸前佩戴项链(带有虎爪)。右下侧站着一位矮胖的龙神(Nāga)。椭圆形的背光边沿饰有火焰纹和连珠纹。
右侧造像:由于密教的盛行,帕拉王朝时期出现了女性菩萨“度母”。这尊度母像雕刻精美,丰乳细腰,身体扭曲成S形,右手作与愿印,左手持一莲花枝立于莲花座上。莲瓣形的背光边沿饰以火焰纹,上端刻有五方佛。到了帕拉王朝时代佛教造像的菩萨的形象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这是印度佛教造像发展到晚期时一大特征。
(三)宝冠佛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图3 宝冠佛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图3 宝冠佛造像碑
12世纪 造像碑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佛带宝冠结跏趺坐在莲花座上,双手于胸前结说法印。佛像周围用楼阁、门楣、门柱装饰成佛龛,并雕刻以佛像、瑞兽、卷草、宝瓶等装饰,整个画面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这种佛带宝冠的造像形式,是帕拉王朝时期的佛造像的一个特点。
通过这两篇关于帕拉王朝佛菩萨造像风格的分析可得出:不论是造像的多样性、造像宽肩展胸收腰的特点、还是复杂的构图和S型体态的变化,都对藏传佛教造像形成直接的影响,所以说藏传佛教是帕拉王朝佛教造像风格的传承。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琪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