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灵石王家大院简介资料(灵石王家大院旅游攻略)

导语:“华夏第一民宅”——灵石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城东12公里的静升镇静升村。王家为太原王氏后裔,元仁宗皇庆年间由灵石沟营村迁至静升。王家以商贾起家,货殖燕齐,后步入官场,以官宦显。清康熙年间,在静升村老街首建“拥翠”、“锁瑞”两巷王氏住宅区。乾隆年间建钟灵巷,兴修了红门堡、拱极堡、东南堡王氏住宅区。雍正年间建崇宁堡。嘉庆元年至十六年(1796—1811)又建高家崖王氏住宅区。至此规模宏大的王家大院总面积达到了15万平方米。现已开放的高家崖建筑群与红门堡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为黄土高坡上的城堡式建筑,总面积31528平方米。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

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有院落28座,房屋540余间,面积达19800平方米,建筑呈现“王”字形布局,现已辟为博物馆。

高家崖建筑群为王氏十七世王汝聪、王汝成兄弟的宅第。共有大小院落26座,房屋218间,面积达11728平方米,是王家大院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群之一。宅第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因山而筑,层楼叠院,错落有致。院为二进或三进四合院布局,结构为前堂后室,中轴对称形式。大门前设有高大影壁,为三架两厦。内设仪门,前院北厅为客厅,为接待宾客之处,南厅及东西厢房为管家、管账先生等高级仆人居住处。客厅后为一条带小院,穿过小院进北面的垂花门则为主人生活起居处,正房为长辈卧室,基本为傍山凿土建造的窑洞,一排五间,冬暖夏凉,实用性强。东西两厢楼,一层为晚辈居住,二层为小姐闺房。正房上建有供奉祖先的神龛,神龛后为围院,为家兵家丁所居。与主体建筑并列的是厨房与书塾。厨房前后设七道门,将厨院分隔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不同等级的人走不同等级的门。如意门东侧为私塾,是少爷们启蒙的书房。整个建筑从结构上看,院中套院,门内有门,厅堂楼阁,因地而宜,每进一院即增加一个新的高度,高度虽不足1.1米,却增添了院落的层次感,使建筑显得活泼而有趣,多了变化,少了平面的呆板。从形式上看,楼院、平房高低结合,门窗形式绚丽多姿,屋顶种类兼而有之,单坡、硬山、悬山、平顶兼顾使用。总之,各种层次的建筑,组成了一个空间序列,使建筑空间有开有合,视野有大有小,视点有高有低,视景有分隔有联系,调和对比,变化统一,形成不同的节奏感,激发不同的审美情趣。更使这座建筑群生辉的是附着于建筑上的各种装饰艺术,几乎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地。石雕、木雕、砖雕随处可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岁寒三友、四季花卉、辈辈封侯、功名富贵、麒麟送子、加官进禄、一路连科等等。雕饰手法圆雕、半圆雕、镂雕、高浮雕,剔底突起,减地平钗等应有尽有。正是这些鲜活的装饰图案打破了建筑中原本固有高墙深院的禁锢感,赋予了它更为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增加了建筑的美感。

静升文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王家大院风景区内。始建于元惠宗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已有近7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乡村文庙。静升文庙规模虽小,面积仅3500平方米,却有棂星门、泮池、状元桥、大成门、大成殿、尊经阁等一系列的建筑,并配有被称为“天下第一壁”的双面镂空石雕“鲤鱼跃龙门”午壁。

孝义祠是静升王氏家族五座祠堂中最小的一座,于1998年对外开放。位于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的南坡下临街处,为晋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孝义祠是在孝义坊的基础上扩建的。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皇上为旌表王氏十五世孙王梦鹏的孝行义举而下旨为其修建孝义坊,乾隆五十一年牌坊建成,后又于嘉庆元年扩建为孝义祠。祠堂坐北向南,分楼上楼下两院,总面积428平方米。院内一层有正窑三间,陈列静升王氏宗祠、王家坟茔模型以及记载王梦鹏一生孝行义举的立体雕塑。楼上正厅五间,为供奉祖先的牌位之地,前面有一座坐南朝北的戏台,歇山顶,四角挑檐,平面呈“凸”字型,有元代戏台遗风。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