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九佬十八匠是哪些(九佬十八匠唱词)

导语:话说广济“九佬”“十八匠”

话说广济“九佬”“十八匠”

戴益民

武穴地处吴头楚尾的鄂皖赣毗连地区,先民多来自五湖四海,其传统习俗与各地交流融合、兼收并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清《湖广通志》载称:“广济县风俗醇庞近古,然好气任侠。”清康熙《广济县志》载称:“广济俗多朴茂,民爱稼穑,士喜读书,以孝友为先,然其人椎(注:意为朴实)而戆(注:读音“壮”,意为厚道而刚直)。”民众敦厚淳朴,勤劳克俭,重孝义,知廉耻,勇悍倔强的习性世代相继。一是崇尚勤俭,珍爱诚实。居家,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不喜铺张。论世,注重亲历,少虚妄狂热、言过其实的表现。待人,诚实笃厚,讲求信用,鄙弃虚情假意。处事,崇尚果决勇敢,计出必行,行必有终。二是尚农尊读,乐土重乡。在重耕读的同时形成了郡人乐土重乡的习气,常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对固守家园、眷恋故乡的感情十分看重,对子孙忘祖、浪荡弃业者特别鄙视。三是急公好义,崇尚气节。有生息与共、忧患同当、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良好风气。乡间一家有难,大家排解。同时,对邪恶品行和势力深恶痛绝,嫉恶如仇。四是殷勤好客,注重礼仪。广济先民普遍讲究家有来客,不论亲疏贵贱一律以礼相迎,即使在外为官,回乡仍照俗礼行之,不然受人非议,被人看不起。

武穴码头是长江中游的深水码头,这里移民众多,商业十分发达,有小汉口之称。为了生存,各地的能工巧匠蜂拥而至,落地生根。在竞争中,武穴的手工业者以其聪明、能干,在鄂皖赣一带渐渐有了名气,后来发展为“九佬”“十八匠”,足见当时广济手工业的繁荣程度,尤以“三把刀”(理发剃刀、篾匠篾刀、缝纫剪刀)最为著名,其中理发剃刀是广济“三把刀”中最为出名的一把,从业人员最多,长期以来,在全国乃至世界许多地区有着很高的声誉。理发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技艺,但长期以来被列入“下九流”,视为低贱的职业。广济理发之所以发达,一方面由于地处长江中游,交通便利,人民向有文明卫生习惯,比较讲究美化容颜。即使穷乡僻壤,也都有专门从事为人梳辫、盘发、整容、剃头的劳动者,城镇剃头铺、担比比皆是,形成了独特的行业;另一方面,由于广济人口稠密,灾害频繁,贫苦灾民为谋生而从此业者甚多。据《湖北通志》载:宣统年间广济人口达32万人,每平方公里266人,耕地42万亩,人平1.3亩。大部分耕地归地主垄断,贫苦农民无田少地。境内素有上二乡、下五乡之别,上乡低山丘陵地区水源不足、苦于干旱,下乡内湖外江常遭水患。一遇灾害,更是民不聊生,许多贫苦人家子弟为生活所迫,不择职业贵践而学此技艺,远走他乡借以糊口,“夹包走四方,剃头度灾荒”成为当时的俗语。从清末起,广济理发业逐渐向外发展。到民国初年,国内外各大城市如北京、天津、广州、长沙、桂林、乌鲁木齐等城市,均有广济籍理发师开的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广济的理发业已发展到极盛时期。

广济“九佬”“十八匠”几乎涉及到手工技艺的各个行当,除了“三把刀”,还有武穴竹器、竹编、竹雕,纯棉无筋棉胎,工艺拖鞋,龙坪木屐,武穴油布伞,元宵花灯等。所谓“九佬”,指的是阄猪、杀猪、骟牛、打墙、打榨、剃头、补锅、修脚、吹鼓手这九个行当;所谓“十八匠”,主要包括: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石匠、木匠(又分为建房的长木匠,打家具的方木匠,做围桶、脚盆的圆木匠,也称为箍匠,还有锯木板的锯匠,也称界匠)、雕匠,画匠,弹匠、篾匠、瓦匠、垒匠,鼓匠、椅匠、伞匠、漆匠,皮匠。此外还有织布匠、绒匠、染布匠、弹花匠、铸造匠、磨剪铲刀匠、窑匠等等,已远不止“十八匠”了,“十八匠”只是一个总的泛指。

能工巧匠的聚居,也带来了各地的饮食习惯和不同的美食口味,极大地丰富了武穴美食文化,造就了一批有名的厨师和名菜,美食文化由此应运而生。民间俗称午餐为“喝茶”,饮食风味习惯酸、咸、辣、甜等味,不求偏颇,喜爱“滚(烫)、烂、淡”。菜肴多佑以香葱、大蒜、辣椒,少用醋,爱用酱油。腌菜主要有腐乳、麦酱、萝卜角、腌辣椒、酸豇豆、水白菜、晒干菜等。卷煎、山药炖肉、豆泡炖肉、蓑衣丸子等四碗菜为“家乡菜”。还有墨鱼炖肉、米粉蒸肉、山粉丸子、油面蒸肉,以及用鸡鸭猪肉混沌的三鲜汤。喜庆办酒席,出菜碗数必以双数,一般为十大碗,也有八大碗,十二大碗,十四大碗,以头道菜定席名。烹饪方法除炒、蒸、烧、炸、炖,还有“铁板烧”、“罐煨汤”、“凉伴菜”、“自助火锅”等。广济美食如佛手山药、龙坪细油面、武穴豆泡、大金板鸭、春燕皮蛋、武穴法饼等,地方名菜如卷煎、蓑衣丸、山粉丸、山药豆泡炖鱼头、红烧青鱼尾等,广为外籍回乡同胞的喜爱,外地人品尝也会津津乐道,成为武穴美食文化最亮丽的风景。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娴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