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赤霉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赤霉素促进细胞生长的原理)

导语: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及乙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一、赤霉素类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1 、促进萌发,打破休眠

1~5 mg/L 溶液浸泡马铃薯种薯薯块, 可促进薯芽萌发,出苗齐全。秋季高温下播种的莴苣种子,用100mg/L 浸泡,可显著提高发芽率。芹菜、菠菜、韭菜、白菜等叶菜类蔬菜用赤霉素处理后, 可显著促进其营养生长,增加产量。

2、防止落花落果,诱导无籽果实

西红柿在花蕾期用10~50 mg/L 赤霉素喷洒花簇,可增加坐果率。豆类作物在结荚后用10~20 mg/L 赤霉素喷洒豆荚,可以保荚增产。

3 、调节花芽分化

赤霉素能诱导雄性器官发生,在杂交育种上常用来诱导雄性系黄瓜长出雌花,也可诱导雄性不育的西红柿形成雄蕊。

4 、控制花期

对于需通过低温春化才能够抽薹开花的二年生蔬菜,用50~500 mg/L 的赤霉素喷洒植株,可以代替低温处理,促使其在冬季开花。

二、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

生产上应用较多的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6- 苄基嘌呤和激动素。开花后2~3 d 的小黄瓜, 直接浸蘸500~1 000 mg/L 的6- 苄基嘌呤溶液,可以使营养物质向果实输送,促进黄瓜增大。在秋季高温季节,用100 mg/L 的6- 苄基嘌呤或激动素溶液浸泡莴苣种子,可解除种子因高温引起的休眠。西瓜、甜瓜、南瓜、西葫芦等在开花前后用1 % 6- 苄基嘌呤溶液涂抹果梗,可促进坐果,防止生理落果。高温下生长的西红柿,常因落果严重而影响产量,用20~50 mg/L6- 苄基嘌呤蘸花簇,可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用6- 苄基嘌呤或激动素在作物、果实、花卉采收前后喷洒或浸泡,可有效地抑制呼吸和内源乙烯的生成, 并阻止同化物的转移,在运输、贮藏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色、香、味。

三、乙烯类生长调节剂

目前生产上应用广泛的产品为乙烯利, 因使用方便,且对人畜无毒无害,广受欢迎。

1、催熟

西红柿在冬季温室和塑料大棚中长到由绿转白时摘下,用1 000~4 000 mg/L 乙烯利处理,可提前5~7 d上市,且与自然成熟的果实相比,色、香、味均未改变。辣椒、甜椒在未成熟前采摘后,用4 000 mg/L 乙烯利浸蘸,有明显催熟效果,可提前5 d 成熟。甜瓜在坐果30 d 后,摘下浸泡在1 000~2 000 mg/L 的乙烯利溶液中10 min,6 d 内果实能达到充分成熟。为使西瓜提前上市, 选择10 d 后可成熟的西瓜,用100~300 mg/L 乙烯利溶液喷洒瓜秧和整个瓜,可提前5 d 上市,品质与自然成熟的一样。

2、 调节瓜类花芽分化

温室中生长的黄瓜,由于温度高、湿度大、雄花比例比较高,可于定植一周后,用100~250 mg/L 乙烯利溶液喷洒全株,可使每节都能产生雌花。瓠瓜往往雌花出现较晚导致结果延迟,用100~200 mg/L 乙烯利喷洒具有5~6 片叶的瓠瓜幼苗,可使雌花提前出现。甜瓜、西瓜、西葫芦、南瓜等在3~4 片真叶期用100~200 mg/L乙烯利溶液处理,可抑制雄花形成,增加雌花的着生率。促进洋葱鳞茎形成需要12~16 个光周期诱导, 用500~2 000 mg/L 乙烯利溶液处理4~5 片真叶的洋葱幼苗,可促进鳞茎形成。马铃薯栽植5 周后,用200~600 mg/L 乙烯利溶液喷洒叶面,可使马铃薯巧克力斑点病症状得到控制。

本文内容由小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