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进士知县(知县在现在是什么官)

导语:「人物」进士知县于中行之宦绩及相关世系录

于中行,山东掖县人,乾隆二年进士,其于乾隆11年任崇明知县、乾隆17年任隆昌知县、乾隆23年迁江南南六塘河务同知等,在任皆有政声,尤其是在崇明被百姓被称为“于青天”。

民国十三《崇明县志》载:“……乾隆十一年知县事。明年潮灾请赈,巡抚檄阳湖知县黄建中至县协办,和衷相济,民困以苏。有于青天不爱钱之谚。又明年麦秋大登,乃新学宫葺书院、置膏火田。会以忧去,邑人颂以诗,立去思碑。”

此记载尚简单,嘉庆《太仓直隶州志》之记载其事迹相对丰富:“……,乾隆十一年,以进士特简莅崇。绝苞苴,屏请托,四境肃然。明年秋,海潮灾,躬历勘视以闻。巡抚为之飞章请赈,且檄阳湖县令黄建中至县协办。建中素称干练,中行与和衷商榷,部署悉当。自秋至夏,民困以苏。方中行之初至,未数月,邑人为颂曰:于青天,不爱钱。至是,帑费几及百万,吏胥思染指,中行谓建中曰:‘从古朝廷非无蠲恤之典,而恩膏不能下逮者,皆有司罪耳。且使我两人稍有不肖心,吏胥遂得缘以作奸。今与若辈约,敢有侵民粒米者,当剜肉以偿之!’行道闻之,皆感泣。十三年,有麦,岁稍稔,乃新文庙,整书院,罡膏火田,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寻丁艰去,邑人立去思碑,兼歌诗以颂其德。”

道光《隆昌县志》也记载了其清廉勤于政事:“……,明而恕,洞晓情,为人不敢干以私,又不强人以所难,故令下如流水,邑无废事。二十三年保荐卓异,迁江南南六塘河务同知。”

可见,于中行亦是一位清廉干政的好官员,其作为一样值得后代效仿。

《雍正十二十三年寅卯拔貢同年序齿錄》记载了其上下七代世系,今整理如下:

于中行,字鲁瞻,号东山,行一。戊子年正月初十日子时生,山东莱州府掖县学廪膳生,系民籍,治诗经。乙卯拔贡第四名,丙辰中式(顺天中式二百六十七名),乾隆丁巳会试(三甲二百七十七名),住城内十王殿前。

(一)太高祖

梦鲲,(明)岁贡,任诸城县教谕、推升安东卫教授。(同期贡还有于梦鲤,似是同族)。

(二)高祖

允登,邑庠生。

(三)曾祖

忻生,例赠武略将军。

(四)祖父辈

1、祖

茂禧,府庠生。(以孙中行贵,貤赠崇明县知县)。

2、胞叔祖

卓,庠生;章,庠生;早,(康熙)丙子武举。【于早,字开先,有文武才略,丙子捷乡科,策论为一,闱冠未第,念母垂老,却禄归养。以温情易驰驱,怯志蓬笔,怡然自乐,陶情风雅,一咏一吟。号竹篱居士,武人无此风致也,家无甔石,适性以终,真一代逸士。(掖县志载)】。

(五)父辈

1、父

之璧,以子中行贵,貤封崇明县知县。母张氏、继母杨氏。【于之璧,幼孤,事祖母及母,以孝闻。虽艰困常瘏,拮供两姊慰母心,奉叔尽犹子礼。天资诚朴,躬作苦为,家人先能济人缓急,以子中行贵为封。君乐淡泊,以守寒素,敦行著闾党间,人咸推为善士。(掖县志载)】

2、堂伯

瑾,庠生;琦,庠生。

3、堂叔

之藩;之玺;之珠;之琏;之善;瓒,庠生;贤;玮;璠;龙甲;国柱;国泰。

(六)本辈

1、中行,娶宋氏。

2、兄

解,庠生;天佑,庠生;中丞;中奎;中翰,庠生;中立;中道;中振;魁禄;秉惠,庠生。

3、弟

中扬;中俊;中春;中礼;中贡;中吉;中龙;中孚,俱业儒。

4、胞弟

中逵,庠生。

(七)子侄辈

1、胞侄

星焕,幼。

2、侄

大成;大用;平春,庠生;大学;大章,庠生;生媛,幼。

(图文整理:于振华,断句:于君才。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