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漓江边有什么山(桂林漓江有玉石吗)
导语:桂林的漓江边有一座以石头颜色取名的古村
桂林的漓江沿岸有很多古村,其中就有因江边的石头颜色泛白而得名的白石潭村,距桂林城北约有七里远,属于叠彩区大河乡,与灵川县的大面圩一水之隔。
白石潭村位于漓江与甘棠江汇合处的下游,江面开阔,仿佛是一汪水潭,这里自古就是湘桂古道漓江口上的船运重要交通枢纽,初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有刘、汤、莫、石、苏等姓,多数为塘汛兵后裔,算起来已有4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白石潭村曾为巡检司所在地,是距桂林城区最近且保存得最为完整、极具特色的传统古村落,现已进入第三批广西传统村落名录。其实对面的大面圩也是一个古村,平时有浮桥相连,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被高楼大厦所淹没。
白石潭村与大面圩有浮桥相连
白石潭漓江段的秀丽风光早在唐代就有名了,晚唐诗人李商隐就曾在《桂林》一诗里写过白石潭的水: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诗中的“白石湫”指的就是白石潭的水,多年前我就曾赤脚坐在江边的白石上静静地观赏过漓江的美景。
坐在江边的白石上
春日里我沿着泥泞的村道到白石潭村探古,来到江边只见弥漫着薄雾的江面上一艘简易小艇载着七八个人和摩托车等杂物缓缓地从对面的大面圩驶过来,因为春季涨水,为安全起见村民已将漓江上的浮桥拆除停靠在岸边,改用轮渡。目之所及,白石潭村的老屋大多临江而建,整个村庄都建在高约一米多高的防洪基石上,这既减缓了水势又顺势泄流,任凭江水拍击咆哮,总是稳于泰山,因此才使古村保存至今。临江建有集贤门和义礼门两座古城门,沿着古城门的石板路就可以走进古村里。
轮渡从高楼林立的大面圩驶过来
面向漓江的老屋
据传明朝万历年间,白石潭村曾出过一位靖江王驸马爷,名叫刘万成。因为白石潭村商贾云集,以致盗贼常至,为此,刘万成组织村民从漓江引水造河,将白石潭村变成一个村前有大河,后面有小河,两边也有水围绕的“水围城”,这样既便于日常饮水,又起到防火隔离作用,还可用来防盗。旧时为防盗所建的“两门一巷”,即集贤门、义礼门和兴龙巷至今保存得比较完好,仍有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集贤门由村里的石、刘、汤三个姓氏的村民合建,暗含集合贤达之意;义礼门则由苏、曾、刘、汤、莫五个姓氏的村民合建,据传用于告诫村人讲礼节、讲道义;兴龙巷的由来已不得而知,但窥其字义,大概有秉承龙的传人精神,望国家兴旺发达之意。这“两门一巷”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集贤门
义礼门
白石潭村不大,现有住户238户,约960人,其中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共有18家36栋。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令公庙和只有半边屋的刘氏祠堂。这些古建筑是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架结构,结合了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木架形式的优点进行创新,有效避免了抬梁式构架的复杂以及穿斗式构架的柱、枋密集且占用空间较多的缺点。这样建的房屋,既增大了空间,又节省了木料。屋顶为硬山式,是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便于快速排除积雨,且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能用硬山顶或悬山顶。
古老的令公庙里
令公庙里的塑像
青砖砌成的墙也是白石潭古民居的特点之一。明清时期,还没有水泥,基本采用细砂、石灰、糯米搅拌的三合泥刷墙,但其附着力小,年久容易剥落,很不雅观,还不如保留青砖的本色。中国传统民居也讲求“天人合一”,住宅与自然环境互相映衬,“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正是古人想要表达的。因此白石潭古民居的外墙大多还保持着青砖的自然色,不加粉饰,与远处山峦之黛色,近处田野之绿色相映成趣。不过很多古建筑现在已经无人居住,村民大都另建采光条件好、通水又通电且有屋内卫生间的新房,因此这些无人照看的古屋大都颓废崩塌,亟需维护了。
只有半边屋的刘氏祠堂
令公庙对面的古建筑墙面已经开裂
白石潭村除了古,至今还保留有在七月初七这天凌晨要到江中挑水回家用坛子或瓦缸装好封存起来的古俗。传说天上的七仙姑在七月初七这天下凡来到白石潭的漓江里沐浴,然后江水便沾上了仙气,成了有着种种功效的神水、仙水,而且一定要在天亮之前挑的水才灵验,鸡叫二遍太阳冒头后那水就不灵了。村民们认为神水可以祛病消灾,在农村缺医少药的年代,有人头痛发热或肚子痛等,老人会从封存的坛子中取些七夕水让患病的人搽太阳穴并且喝下几口,一般的小病小灾还每每应验。据说这七夕水久存不腐,存好几年的打开来都还是异常清澈,不浑浊、不起沙虫,喝起来口感清冽,没有异味。七夕这天凌晨村民不单要挑水回家,男女老少还要到江里洗澡,他们说,用七夕这天的神水洗过澡,一年都不会长疮、生痱子。除了白石潭村,下游的一些村里的老人也知道这些习俗,但不普遍。奇怪的是白石潭上游的村都没有这样的习俗,村民的解释是:七仙女是在白石潭洗澡,神水往下流,下面的还能沾仙气,上面的就没有仙气了。
其实,关于七夕水习俗在两广地区的地方志中多有记载。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廉州府志》载:汲井华水贮以备酒浆,曰“圣水”,久贮不生虫。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钦州志》载:七日,汲井华水贮以备酒浆,曰“圣水”,久贮不生虫。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续修本《苍梧县志》载:是日,取河水或井水贮瓮,经久不变味,谓之“银河水”。民国十六年(1927年)《龙州县志》载:“相传是日有仙人浴于河中,是早汲水,藏之经年不生孑孓,水甚清凉,能医热症,故好事每多储而藏之。试之,亦颇有效。”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贵县志》载:汲河水贮藏瓮中,名曰“七月七水”,中热毒者每以之调药。在《中国民俗大系·广西民俗》也有记载:壮族的七夕节习俗有乞巧、洗仙水澡、储七七水等。……百色市、西林县以及桂西的靖西县,民间普遍认为七月初七凌晨寅时卯时的河水有特别的功效:发高烧喝了它会好;用它制醋,味香美,可久储;用它酿酒,酒香醇,可保健;……梧州市盛行在七月七的晚上12点时到江河中洗澡、游泳,认为这样可以防蚊叮虫咬及癞疮。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也有关于“七夕水”条目记载:广州人每以七月夕鸡初鸣,汲江水或井水贮之。是夕水重于他夕数斤,经年味不变,益甘,以疗热病,谓之“圣水”,亦曰“天孙水”。若鸡二唱,则水不然矣。广州竹枝歌云:“七夕江中争汲水,三秋田上竞烧盐”。
以上史籍所载的七夕水习俗证明了白石潭村不但“古”,习俗也“古”,如果想体验一番大家可以在七夕那天凌晨到白石潭去游一游水消消暑气,总比印度人在脏兮兮的恒河里洗澡好吧?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