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经世致用观念是什么意思(经世致用是什么思想)

导语:【观念国学】经世致用(极简版)

经世致用(极简版)

胡立根

【一语破的】

经世致用:明清之际儒家学者的学术主张,指学问须有益于国计民生。语出孙奇逢《四书近指》:“诵诗读书所以经世致用,嘘古人已陈之迹,起今日方新之绪,方是有用之学。”

【原典精读】

文须有益于天下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①,无稽之言,剿袭②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日知录》卷十九)

【注释】①《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②剿袭:剽窃抄袭。

【点到为止】

中华文化偏实用理性。中国古人对神和自然敬而远之,没有太多研究兴趣;多关注现世幸福与人际关系;轻致知重致用,轻仙佛重圣贤。重点发展了政治伦理、礼乐文化。重诗乐,也并非为浪漫好玩,而是为“礼乐治国”。兵农医艺、天文历算、制造炼丹等民生政治实用科技都走在世界前面,但纯知识的理论研究却始终落后于西方。国人拜神,不论仙佛,有神便拜,甚至于进道观行佛礼,无涉信仰,只求神佑。

先秦诸子投身时代,奔走诸侯,学问都指向治国安民。兵、农、医都直接服务民生;墨家“兴利除害”,法家富国强兵,纵横家热心外交,名家研究刑法。孔子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却仍将目光投向人生社会,“不语怪力乱神”,删诗书,订礼乐,述《春秋》,专为“拨乱反正”。后来儒学分化为重心灵和重实际两派。心灵一派包括孟子与《大学》《中庸》、理学、心学。实际一派起于孔子弟子子夏,经荀子弘扬,再经汉宋两代,最终发展成明清“实学”,成为完全意义的“经世致用”之学。

实学肇始于南宋。南宋学者吕祖谦等针对理学空谈心性之弊而提倡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开实学先声;徐光启、顾宪成、张溥等为救晚明危机,反阳明后学之玄谈,重倡实学;清初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反思明亡教训,正式提出“经世致用”,形成了一股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

明清实学全在一个“实”字,特点有四:

反对束书不观,空谈心性。主张文章须有益于天下,学问要“明道”“救世”,学者当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提倡实用之学。他们借史学以阐释治乱兴衰根由;揭批社会弊端,提出改良方案;重视科技,涌现了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等一批科学家,产生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巨著。

学术视野广阔。学术视野从儒家经典扩大到天地山川、典礼制度、兵农医药、田赋风俗;大量译介西方科技书籍;产生了徐光启、顾炎武、方以智等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重视调查研究,倡导“实事求是”。或重实验,如徐光启在多地开辟农庄,进行农业实验;或调研考察,如李时珍、顾炎武,都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典范;或重实证考据,凡立一说,必广求证据,反复辨析,考据之风至乾隆、嘉庆时期达到极盛,形成了所谓的乾嘉学派。

经世致用理念其价值有目共睹。但由于过于看重学术的近期功利,忽视了学术的永恒价值,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术独立。且乾嘉学派流弊所及,最终使知识分子脱离现实,为考证而考证,竟让实学走到了经世致用的反面。

【经典推荐】

顾炎武《日知录》《与人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章学诚《浙东学术》、《清史稿·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传》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