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有35个儿子为何只有九子呢(康熙帝多少个儿子)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康熙帝有35个儿子,为何只有九子夺嫡?其他儿子对皇位没有想法?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康熙帝有35个儿子,为何只有九子呢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康熙帝共有35个儿子,其中有11个儿子早夭没有加入序齿,然后又有4个儿子没有活到成年,经过一番大自然的优胜劣汰活到成年的儿子只有20个。
即使如此这么多的儿子只有九位儿子参与夺嫡,的确有点不合理有点少。为何如此呢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早夭或者活不到成年
这个大家应该最清楚,因为文章开头就交代了康熙帝早夭了11个儿子,后面还有4个儿子没有活到成年。
这种淘汰法一共带走了康熙帝15个儿子,相当于康熙帝儿子中近一半都是早夭或者是苦命的活不到成年。
二、年龄太小参与不进去
康熙帝毕竟是天下之主,贵为九五之尊。虽然俗话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的确有些夸张,但侧面反应出皇帝的后宫佳丽还是不少的,皇帝夜夜当新郎也不是不可以的。所以康熙帝这么多的儿子是他不同年龄段生出来的,像最小的二十四子胤祕生于1716年,当时康熙帝已经是晚年六十多岁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儿子太小了,夺嫡结束了都没有成年,自然没有资格参与进去九子夺嫡。
康熙帝死于1722年,九子夺嫡在这一年分出胜负。
康熙帝二十子胤祎生于1706年,1722年时没有成年。
康熙帝二十一子胤禧生于1711年,1722年时没有成年。
康熙帝二十二子胤祜生于1712年,1722年时没有成年。
康熙帝二十三子胤祁生于1714年,1722年时没有成年。
康熙帝二十四子胤祕生于1716年,1722年时没有成年。
还有三个儿子在夺嫡如火如荼时还是少年,当时格局已经初定,因为太年轻又没有爵位在身,所以参与不进去,只能看着。
这三个儿子分别是康熙帝的十五子胤禑、十六子胤禄、十七子胤礼。
其中十六子胤禄与十七子胤礼因为没能力参与夺嫡干脆站队在老四胤禛的阵营,但因为发挥的作用很小,并没有算在九子夺嫡之中。
三、无心参与夺嫡或者没有能力夺嫡
皇位虽然是个抢手货,让无数人前仆后继的去争夺,但任何时代总是有着因为自知之明而没有野心的人。
康熙帝第五子胤祺就是这样的人,他是宜妃所生,皇太后孝惠章皇后抚养。老四胤禛是由妃子所生皇后抚养,他是由妃子所生皇太后所抚养,身份同样高贵。并且与老四胤禛在康熙四十八年都被封为亲王。
五子胤祺论资排辈来说不比其他夺嫡的九人差,甚至比其中一些人还要强。但他并没有参与进去。主要原因在于胤祺有着自知之明的,他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比较清楚的,并没有什么出色地方,而且通过史料来看,胤祺的确能力一般般。胤祺本身的性格也比较温和,皇太后抚养他的时候也没有刻意培养其帝王之道,而是以良性教育,所以就没有参与进去夺嫡。
康熙帝七子胤祐属于是没有能力也没有野心参与夺嫡的类型,首先他身有残疾,这可是一个要命的问题,毕竟一般人都讲究一个面子问题,更何况竞争一国之主这种至尊位置呢。康熙对他也不大重视,康熙四十八年晋为淳郡王,而同时晋封的比如老四老五都是亲王。
本身七子胤祐就身有残疾,所以肯定有自知之明的没有多少野心,加上康熙帝对他不是多么重视,所以他也没实力参与进去。
十二子胤祹属于又无野心又无实力参与,他由宫中特殊人物苏麻喇姑抚养,苏麻喇姑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而胤祹也是一个仁厚孝道之人,在她培养下,胤祹也并没有多少野心。而且康熙四十八年时才被封为贝子,像老四老五是亲王,老七也是个郡王,他只是最次的贝子,肯定没有实力参与夺嫡的。
35个儿子经过这三种情况的排除之下,也就剩下九子夺嫡中的九位主角了:大阿哥胤禔、二阿哥(废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就算如此九个儿子参与夺嫡也是很严重的现象,至于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是这属于康熙帝晚年的败笔之一,在立储方面态度不明确,识人不明犹豫不决所至。
二是清朝并没有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而是采取的是立贤不立长的制度。也就是说只要你是皇帝的儿子,不论庶长都有机会成为新皇帝,而且培养皇子的时候不会资源倾向于一人,会合理分配资源的,所以才造成了九子夺嫡的惨烈现象。
谢谢观看,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康熙帝有35个儿子,为何只有九子夺嫡?其他儿子对皇位没有想法?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