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从古代农民为何难以摆脱种田的命运探讨古事(古代农民为什么那么穷)

导语:从古代农民为何难以摆脱种田的命运,探讨古代的人身依附关系

农民这个特殊的职业,一直以来都是封建王朝的核心生产组成部分,封建王朝的大部分财政收入来源都是农民的赋税在支撑,然而残酷的是,农民似乎永远无法摆脱种田的命运,他们的一代甚至是几代人都与土地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农民为何难以摆脱种田的命运,其核心原因就是他们已经建立了非常牢固的人身依附关系。

古代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初步形成

首先人身依附关系是指,下级将自己的命运前程全部依托于上级身上,这虽然是一种畸形的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却在是古代农民们数代都无法摆脱的魔咒。

1.井田制崩溃,私田兴盛

春秋战国期间,井田制宣告崩溃,大量的私人田地被开发出来,社会中出现明显的贫富差距。富者土地遍野,而穷人则无立锥之地,丧失了土地的农民只好求助于富人,通过被富户雇佣,来养活自己。这种农民将命运悉数交给富人手中的做法,形成了一种主人与奴隶之间的雇佣关系。

贫农们依靠种田养家糊口,然而低廉的收入让他们根本无力进行扩大经营,这群没有收入的农民只能将自己维持在一个可以保持温饱的水平。

2.财富积累,行业垄断

富人们通过剥削农民的劳动价值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他们通过这些积累的财富,继而转投到商业以及手工业的发展之中,从而形成了行业垄断,靠着这种行业垄断,农民根本无法涉足其中,无处讨生活的农民与他们的雇佣关系会更加牢固。

因为能够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来源的只有种地这种单一的渠道,即便是雇佣者提出再为严苛的条件,贫农出于生计也无法不答应。

3.佃户无法承受天灾、赋税

起初,富户人家主要依靠雇佣,然而当自己庄户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时,富户人家就把这种短期雇佣发展成为了长期租佃,这些富户如同当年的周天子一样,将自己的土地租赁给贫农,然后对其征收高额的赋税。

对于朝廷收缴的赋税,富户人家随随便便就能拿的出来,然而对于佃户而言,赋税交完,这一年的劳作也仅仅能够勉强度日,有时甚至还根本无法维持生计。

起初,在佃户成为被雇佣者劳动力的同时,社会上会存在着大量的自耕农,然而天灾以及赋税导致这些自耕农根本无力承担起相应的风险,最终也不得不向社会妥协,成为了佃户的一员。

而佃户数量的增多,又势必会降低原先佃户的薪酬,尽管这是所有佃户都不愿意看到的,不过降薪比起饿死还是要好很多。大量的农民就这样被生活的压力压的根本无法喘气。

4.晋升渠道被垄断

除了让农民服从他们的管理外,统治阶级还将读书的权利牢牢地固化到上层贵族之中。对于那些出生寒门的有识之士,即便他们才华横溢,天赋异禀,但仅凭一个出身卑微,就不可能有出头之日。因此他们不得不投奔一些地方的世家大族,成为他们的门客。

由地方富户,到一方世家大族,这些人逐渐建立一套完整的垄断财富的机制。最下层有佃农为其耕种田地,再往上有专门的文人幕僚集团为其出谋划策,让其能够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中争取自身最大利益。甚至到后来,这些世家大族还可以拥有自己的独立武装,每一个地方的世家大族俨然一个个的小朝廷。

这种门阀氏族在和平年代,依附于朝廷,在战乱时代,可以自保。即便江山更替,他们也会成为新政权必须仰仗的地方势力。

私人武装是人身依附的又一层枷锁

上文的说道,这些地方世家大族的内部,俨然一个一个的小朝廷,他们也有一定抵御战争的能力,然而在绝对的军事实力面前,任何单一的地方武装都撑不了太久,于是这些世家大族们很快便找到了方法。

既然他们无法抵御突如其来的政治危机,那么为什么不自己去扶植一个保护自身的政权呢。于是这群世家大族成为了乱世政治中的投机者,一旦发现合适的代理人,就会拥护其成为天下之主。

三国时期的曹操,便是其中之一。曹操完成北方统一后,为了让自己的政权更为稳定,下令招募屯田百姓。对于那些加入囤田的,可以降低赋税。而那些没有加入屯田的自耕民则要面临着高额的政府税收。就这样又有一大部分不得不成为为屯户,将自身的命运交给他人。

成为佃户或屯户之后,这些人的自由权利也相应被剥夺,等到人们想要起来反抗时,他们将会面临严重的军事镇压。

同时,由于政府需要更多的军事力量进行对外扩张,因此朝廷允许世家大族招募私兵,这些年轻人要么选择成为屯田的屯户,要么就加入世家大族的私人武装,他们的命运已经无法被自己左右。

整个社会的分工已经饱和,农业、商业、手工业被这些世家大族牢牢把控,留给贫民的就只有种地这一条道路。

当然也有人选择了另一条路,落草为寇。然而草寇也是需要吃粮食的,这些人就于是准备抢劫那些世家大族,然而本就处于社会底层的这些人,又哪里来的能力和手中握有私人武装的富户去斗。斗争的结果,往往不是丢掉性命就是被活活饿死。

无法摆脱的魔咒

土地的私有化,导致土地兼并现象非常激烈,每一次改朝换代后,政府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加强中央集权,都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并再次分配。然而对于那些农民而言,他们始终会再次因为无法抵御天灾人祸而一无所有,此时,他们就不得不重新成为佃户,再次被这种紧密的人身依附所束缚。

靠着这些搜刮佃户积累的资本,世家大族成功换取到了相应的政治权利,自己的佃农可以少交或者不交赋税,他们手中积累的灰色财富再次倍增,新一轮的土地收购又开始了,农民们对于这种现象已经是不足为奇了,他们早已被打上深深的烙印:种地、种地、种地。

西晋时期,当这群世家推举的司马政权在北方站不稳脚跟时,他们又火速簇拥司马睿逃到了南京,南方本地的世家大族与之前北方的世家大族又开始扶持起了司马睿作为他们的代理人。

此时的农民才是卑微到了极点,继续留在北方,会被北方的少数民族屠戮殆尽,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继续跟着晋朝王室南逃。

然而当东晋在建康立稳脚跟,这群一路追随的农民就被再次编入了屯田田户,或者成为了世家大族的新雇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群贫民无论逃到哪里,朝廷就会找到哪里,让他们重新成为创造国家财富的工具。更为可怕的是,贫民的这种困境是很难打破的,甚至会在每一代人之间延续下去。

多数人为了解决困境,认为增加家里的男丁可以破除这个诅咒,然而殊不知他们的后代,大多数也无法逃出这个魔咒。要知道在隋唐以前,寒门根本不可能参与政治。

即便到了隋唐以后,平常人家的读书科举成本是高的吓人,更何况历来科举考试中还夹杂了不少世家大族科举舞弊的手段,寒门入仕,不仅仅需要实力,更需要运气。不少学子,耗尽家财与光阴,结果却是成了书呆子。终其一生,不仅功名没有考上,还白白浪费了数十年的大好时光。

总结

在那个阶级对立与压迫的时代,农民因为社会资源的短缺,根本无力面对任何的天灾和动乱,即便这些都躲过了,也会因为朝廷的赋税及下层统治者的层层剥削而失去最后手里的那一点点的财富。

更为致命的是,一旦跌入贫农阶层,往后的人生如同被诅咒一样,只能挣扎在温饱线左右,社会资源的垄断甚至让这个家族永远很难有机会走出种田的命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梓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