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芮城城隍庙简介(芮城城隍庙壁画)

导语:藏身闹市的芮城城隍庙

芮城城隍庙据说是现存时间最早的城隍庙。民国时期的《芮城县志》记载其创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以后历代重修多次。山门和钟鼓楼和牌楼早年拆除,近年复建。结合现存大殿的梁架和斗拱形制,这确实是至今发现最早的城隍庙建筑了。

山门和厢房后,中轴线上的第二座殿宇十分醒目,有资料说这座建筑叫享亭,俗称“看台”,面宽五间,单檐歇山顶。前后檐下均有一根粗大通料做普柏坊,给人十分沉稳的感觉。前后檐柱粗大,殿内无金柱,梁柱原料显然简单砍削后就使用,保持自然弯度,典型元代建筑风格。内倾最显著的是西南角外檐立柱,再加上木料自身的弯曲,达到让人吃惊的斜度。既然称享亭,应该是祭祀用,看台则是为酬神之地而设。但就现在的大殿体量和形象看,难以和亭台这样秀丽小巧的字眼相匹配,我觉得直接称呼它为前殿更为贴切些。前殿已无塑像壁画等物。斗拱已经加丝网防护避免鸟类筑巢损害。

前殿台基后西北东北角厚砖上分别雕有一只体型健壮、形态可爱的瑞兽。时间虽然磨去了它们的棱角,但那带着灵感的线条仍虎虎有生气。细致的工作人员说一个角上的瑞兽石板放反了位置,却意外露出了侧面上的刻字!我们努力去辨认,可惜字迹已经模糊,一时无法推测。看字形应该是建成年款,估计是前殿建造时的遗物。

二进院主建筑应该是大殿,但清人在前面加了个献殿,面阔五间,单檐卷棚顶,前檐出廊,中间开门通后面的大殿。献殿是摆放贡品等物之用。但现在这座献殿明显体量过大,把主殿挡了个严实。要从院里欣赏宋殿的正面形象就不可能了。另元代“享亭”已经有了,再建献殿在功能上有重复嫌疑。可能清时城隍庙香火旺盛,用房紧张,才出现这次增建。

据《芮城县志》卷12《古迹考》记载,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知县事廉义叟建大殿,现存建筑面宽五间,单檐歇山顶。前檐柱头斗拱五铺作。柱头卷刹,柱体侧角。屋顶举折平缓,斗拱硕大。历代修缮后仍然保存下梁架、斗拱等宋构原物。歇山山面上的“二龙戏珠”琉璃悬版是明代作品,保存至今富丽堂皇,是罕见之作。殿内原是供奉城隍神的所在。民国时期城隍庙成了警察所。几度变迁后,现在大殿内修缮完毕。大殿后过一垂花门内北侧是寝殿,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小院很是僻静。

城隍庙东南有个偏殿,读壁上清乾隆二十年刻石,可知这里是刘猛将军庙。刘将军是元末人,曾带领民众消灭蝗虫,被后人敬仰。明清以来成为民间的虫神。在一间厢房外还有一通清乾隆二十一年《重修八腊庙记》残碑,这也是一座虫神庙。八腊神和刘猛将军庙都是民间小庙,寄在城隍庙一角。也说明城隍庙的祭祀对象日渐丰富。在东西厢房里过去祭拜的这类民间神灵应该还有不少。

城隍庙前些年一直作为县博物馆使用,经过近年来的修缮,过去的格局基本恢复。部分历代石刻还立在院内。在安静的院落里,北宋大殿、元代前殿并存,还有历代碑刻可读,是个闹市中的静谧之所。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