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唐多令词格律(唐多令词牌的由来)

中调词第四讲:词修辞手法及词牌《唐多令》释义

唐多令词格律(唐多令词牌的由来)+云台

词修辞手法及词牌《唐多令》释义

一、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

诗词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借代、夸张、拟人、设问、互文、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等。 今天我们先学习比喻、借代、夸张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用比喻修辞,达到了化无形为有形的效果,让人觉得愁之缠绵、悠长可见可感。

1、明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的《虞美人》)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2、暗喻(隐喻)如: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3、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只有喻体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借喻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如: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唐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怎样区分明喻、暗喻、借喻?

根据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在句中出现的情况,可以分成三类:

①明喻,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存在。形式为“甲像乙”,例如“天上的云从西边出来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②暗喻,即本体和喻体出现,比喻词不出现,变成了“是”、“成了”、“变成”等词语连接起来。形式为“甲是乙”,例如“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③借喻,即本体不出现,只出现喻体。形式为“甲代乙”,例如“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就是用来比喻大榕树的。)

(二)借代   

是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常用的古文借代有四种类型。

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鳞”是鱼的一部分,这里代指整体的鱼。

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3、具体代抽象: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见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

4、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三)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⑴借喻的本质是“喻”,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而借代的本质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

⑵借喻因为是“喻”,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进。

⑶借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借代却只能起”代“的作用,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

⑷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地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

(四)夸张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行路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赠汪伦》)

二、词牌《唐多令》释义

(一)、词牌的渊源:

①唐多令,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②此调以刘过范词为正体,宋元人俱如此填,若吴词、周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③——《太和正音谱》:越调,亦入高平调。

④本调异名:一作《糖多令》。二作《南楼令》。三作《箜篌曲》。周密因刘过词有“二十年重过南楼”句,名《南楼令》。张翥词有“花下钿箜篌”句,名《箜篌曲》。

⑤因此:本调有 刘过 吴文英 周密3 体。

(二):正体范词与谱格规范解析

本词调为南宋新声,以刘过词(芦叶满汀洲)为正体。重头曲,前后段第三句为上三【逗】下四之七字复合句型,第五句为三字【逗】之六字复合句型。

1、正格体刘过体(芦叶满汀洲)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芦叶满汀洲  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 重过南楼中

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韵仄中平读中仄平平韵

柳下系船犹未稳  能几日 又中秋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 中仄仄读 仄平平韵

黄鹤断矶头 故人曾到不 旧江山 浑是新愁 

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韵仄中平读中仄平平韵

欲买桂花同载酒 终不似 少年游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中仄读仄平平韵

2、谱格规范:

【1】句序:刘过体为557 76(上下片);

【2】句式结构:五字句:2/3——4句;七字句:4/3——2句,3/4——2句;六字句:3/3——2句。

【3】对偶:上下片中第一拍的两个五字句都满足对偶的条件,但并没有硬性要求,可对可不对。

3、声情特点唐多令 《太和正音谱》:越调,亦入高平调。越调—陶写冷笑,高平调—条拗滉漾词调中加入了逗句形式的复合句式,形成此调子流畅又略为停顿的特点。刘过此词乃即兴应歌之作,于轻快之情调中又流露感伤。

三、作业 用刘过正格体填一阙《唐多令》填两阙《唐多令》

第一周:以【夏至】为意,上下片两组五字句,要求至少一处对偶。

第二周:题目自拟,对偶不做硬性要求。以上两篇作业可步韵依韵用韵,也可自己选择韵部(词林正韵)。要求主题明确,意脉顺畅,情感真挚。作品格律一律自己校验准确。

糖多令/唐多令 南宋·刘过

序: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糖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到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唐多令·秋暮有感陈允平 〔宋代〕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断肠人、无奈秋浓。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邓剡 〔宋代〕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唐多令·寒食 陈子龙 〔明代〕

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唐多令·柳絮 曹雪芹 〔清代〕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唐多令·枫老树留声 蒋春霖 〔清代〕

枫老树留声,芦花吹又残。系扁舟、同倚朱阑。还似少年歌舞地,听落叶,忆长安。

哀角起重关,霜深楚水寒。背西风、归雁声酸。一片石头城上月,浑怕照,旧江山。

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别格体)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糖多令/唐多令 南宋·刘过

解缆蓼花湾。好风吹去帆。二十年、重过新滩。洛浦凌波人去后,空梦绕、翠屏间。

飞雾湿征衫。苍苍烟树寒。望星河、低处长安。绮陌红楼应笑我,为梅事、过江南。

本体,事物,借代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信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