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水稻分蘖期的生长发育和田间管理方法(水稻分蘖期处于哪个生长发育阶段)

导语:水稻分蘖期的生长发育和田间管理

一、分蘖的生长发育

(一)分蘖发生规律

水稻主茎基部有若干密集的茎节叫做分蘖节。每个节上长一片叶,叶腋里有一个分蘖芽,成长为分蘖。着生分蘖的叶位,称为蘖位。凡是从主茎上直接长出的分蘖,称为一次分蘖,由一次分蘖上长出的分蘖,称为二次分蘖,由二次分蘖上长出的分蘖,称三次分蘖,依此类推。分蘖在主茎的节上,自下而上依次发生。一般分蘖的出现,总是和母茎相差三片叶子。N叶伸出=N-3叶分蘖。

(二)影响分蘖的因素

1、分蘖的发生和秧苗营养状况有关。

尤其是氮素营养起主导作用。秧田期由于播种较密,养分、光照不足,基部节上的分蘖芽大都处于休眠状态。拔节以后生长中心转移,上部节上的分蘖芽也都潜伏而不发。所以一般只有中位节上的分蘖节可以发育,但还和其他因素有关系。

2、分蘖发生和温度有关。

分蘖生长最适温度为30-32℃,低于20℃或高于37℃对分蘖生长不利,16℃以下分蘖停止生长发育。

3、分蘖的发生和光照有关。

在自然光照下,返青后3天开始分蘖,给自然光照的50%时,13天开始分蘖,当光强降至自然光照强度的5%时,分蘖不发生,主茎也会死亡。

4、分蘖的发生和水分有关。

在分蘖发生时需充足的水分,在缺水或水分不足时,植株生理功能减退,分蘖养分供应不足,常会干枯致死。这就是“黄秧搁一搁,到老不发作”的原因。

5、分蘖还和品种特性有关。

不同品种分蘖力有差别,本田分蘖的发生,经历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的过程。当全田有10%的苗分蘖出现时,称为分蘖始期。分蘖增加最快时,称为分蘖盛期。到全田总茎数和最后穗数相等时,称为有效分蘖终止期,以后称为无效分蘖期,全田分蘖数达最多时,称为最高分蘖期。

二、分蘖期的田间管理

(一)一个苗应该有几个蘖?

12叶品种有效分蘖应该有7个,实际生产中平均有2点几或1点几,好一点能达到3-4个,达不到7个标准。这样就能计算出每平方米25穴,插5棵苗,基本苗就是125棵,按着3个蘖算,125棵×3=375穗,加上125个基本苗,每平方米就是375+125=500个穗!前期壮苗标准每平方米是125棵,单株分蘖达到3个,这样到秋天打10吨粮就能完成60%以上。

(二)如何做到单株分蘖达到3个?

影响分蘖的主要因素:温度、水分、合理的碳氮比、苗的充实度。

温度要根据当时的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分蘖的多发生。20度以上才会发生分蘖,有的人说大水分蘖多,有的人说浅水分蘖多,这不是绝对的,最理想的水层管理是白天浅水,晚上深水。晚上深水有利于保证夜间温度的提高。从年份上讲,低温阶段深水好于浅水,高温阶段浅水好于深水。一定要看当时的温度和天气进行水层管理,也可以理解为低温天气水层深点,高温天气水层浅点,这样对水稻分蘖非常有利。

(三)如何使叶片(含氮量)的碳氮比合理,叶片浓绿?

水稻插秧时是3叶1心,返青时是4叶,出蘖关系是N-3,也就是在1叶叶芽有1蘖。返青有植伤,一叶出蘖的很少。5叶时出蘖关系是2叶叶芽,如何保证这个蘖顺利出来非常关键,这个蘖出来才能保证6叶、7叶、8叶的顺利长出,对水稻的基本苗数和收获穗数非常有利。这就存在如何施用返青肥的问题。

插完秧是4叶,立即施肥肥效的反应在N+(1-2叶期),也就是肥效反映在5-6叶期,6叶期得到的肥效最多。5叶同伸蘖是2叶叶芽的蘖,此时施肥促进它快速长出;6叶同伸蘖是3叶叶芽蘖,此时施肥对这个蘖的萌动生长非常有利。所以返青肥一定不能等,插完立即施用金科德肥料!12叶品种的分蘖盛位是主茎叶数除以2,也就是6叶,4叶期施肥肥效正好反映在6叶,施用返青肥是水稻最关键的一个肥!

(四)控制无效蘖

控蘖的目的是通过晒田,减少水稻叶片含氮量,使9叶以后的同伸蘖不再发生,抑制无效蘖的发生,减少养分浪费,提高分蘖数的有效性,有利于大穗的产生。

控蘖讲究的是晒田,晒田要晒到地表出现小的龟裂,再进行复水;盐碱地不能晒田,晒田易返碱,要采用深水控蘖的方法,深水可以减少植株对氮肥的吸收,减少叶片含氮量,使晚生分蘖不宜成活。控蘖应在8片半叶期进行,因为9叶进入生殖生长阶段,7天长一片叶。水稻分蘖期大约25天时间,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抓好管理是重点!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