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名字(长城名字的由来)
导语:中国长城,最全的名称大全来了
东方各国的长城概况春秋战国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大变革的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实行变法。许多小国逐渐演变为大国,各国领土意识强化,相互之间对土地和人口的争夺也愈演愈烈,为了保卫领土与人口,他们纷纷花费巨资修筑长城。楚国、齐国、魏国、燕国、赵国等都有为了互相防御而在各自的边境修筑的长城。
楚长城楚长城是我国古代较早修筑的长城,也有一些学者称之为中国最早的长城。关于对楚长城的记载,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关于其地理位置,大多学者都认为它在南阳叶县(约当今河南叶县以南之地)或者称南阳叶县有方城之一。对于楚方城是不是长城,学界争议颇多,对“方城”的含义归纳最为全面的当推潘民中先生,他将“方城”归纳为五种:其一关塞名;其二长城名;其三列城名;其四山名,其五城邑名。方城可能原来指方城山,后因战争和防御的需要,因险设塞筑城,规模逐渐扩大而为城。即把楚国北边具有防御意义的关塞、城邑等通称为方城,亦即楚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对“方城”的含义归纳最为全面的当推潘民中先生,他将“方城”归纳为五种:其一关塞名;其二长城名;其三列城名;其四山名,其五城邑名。方城可能原来指方城山,后因战争和防御的需要,因险设塞筑城,规模逐渐扩大而为城。即把楚国北边具有防御意义的关塞、城邑等通称为方城,亦即楚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齐长城与魏长城齐长城是我国古代较早修筑的长城之一,在我国长城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有学者称之为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学界大多认为,楚灭鲁以后,齐长城基本上是东西向的,把整个山东分成南北两部分,以北为齐,以南为楚。另外,由于齐长城是因山之便,沿着绵延起伏的山岭修筑的,可窥见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修筑的特点是因山就险、因地制宜。学界对魏长城在建筑年代和地理位置等许多方面都存在不少争议,但魏长城共有两部分,这已经是史学界的共识,《中国长城沿革考》指出魏长城即河西长城、河南长城或者河右之长城、卷之长城(此处的“河”,当时主要指黄河)等,名称不同,但所指基本都是这两段长城。
再者,有必要谈一下魏河南长城的修建目的,王国良先生则认为此长城之修建在于防齐、楚两国的入侵,陈孟东、刘合心两位先生在其文《魏国西长城调查》中也持与之相同的观点。王国良先生则认为此长城之修建在于防齐、楚两国的入侵,陈孟东、刘合心两位先生在其文《魏国西长城调查》中也持与之相同的观点。
齐长城
燕长城与赵长城燕国位于当时中国的东北部,它北邻东胡,南接中山、赵国和秦国,东濒大海,曾一度强盛。战国时代燕国共修两道长城,在南境的称为南长城,北境的称为北长城。燕长城也不是一时完成的,它可能是在燕王哙时期开始修建,而在燕昭王时期续修的。关于燕南长城的地理位置,根据张仪游说燕王的史料,此长城在燕南境的易水流域。
《水经注·易水注》也有关于此长城的详细记载将资料中地名和现在对照,便可知燕南长城的大概位置。它主要经过易县、徐水县、安新县、定兴县、任丘县、文安县。燕南长城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燕北长城的修建稍晚于燕南长城,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赵国北面有匈奴,东北接燕国,东边是齐国,西有秦国,南面是韩魏,故被称为“四战之国”。在这种险恶处境下,赵国当然要有所防御才能自保,为此,它前后主要也修筑了两道长城:赵南长城和赵北长城。
燕长城
赵南长城的修筑,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魏国北侵的野心。待魏衰落之后,秦国从西南对赵国构成威胁,故赵南长城又进一步为防御秦国发挥了一定作用。赵北长城的修建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赵国不再受游牧民族的侵犯,维护了国内统治秩序的稳定,对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入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延缓赵国的灭亡也起到了某些作用。
秦国的长城:秦昭王长城秦国在秦昭王时期,国力十分强盛,向东、向南各国发动多次战争,兼并了大量的土地,争霸天下、统一六国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但其西北的少数民族也并不安分,不时南下骚扰,其中又以义渠戎最为强大,对秦东进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解除这一后顾之忧,秦昭王继承先辈遗志,继续同戎狄等少数民族斗争,最终彻底赶走了义渠戎,占领其领土,为了巩固成果,防患于未然,秦国设置了郡县,修筑了长城。
可见,燕、赵、秦三国的北边长城都是为了防御游牧民族的侵扰而修建的。在三国国力尚可或者比较强大的时候,为了国内社会的安定和边境人民的安全,对游牧民族发动战争,把他们赶往更为边远的北方、西北方,进而在新占领地方修筑长城以防止其伺机卷土重来。这些长城在当时都发挥了很大的防御作用,并且某些部分后来还被秦始皇加以修缮利用,成为秦朝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始皇长城匈奴对中原的威胁由来已久,秦始皇建立空前统一的大帝国以后,和匈奴对抗是必然的结果。匈奴骑兵行动迅猛,来去如风,双方连接线又十分的漫长,没有军事屏障是无法有效遏制匈奴骑兵的突袭的。秦修长城以御敌的历史传统也由来已久,秦始皇北伐匈奴、修筑长城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秦昭王时期伐戎政策的继续,是对匈奴伐秦的一种必要的而积极有效的防御措施为了实现大一统,对不利于统一的中原各国军事壁垒进行拆除,有利于统一的防御游牧民族的长城得以保留。与此同时,在北方又有新筑长城,以达到开疆拓土、防御侵扰、修旧利废、进行创新的目的。
学界对秦长城的评价对秦长城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总体上还是批判者居多。不少学者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认为秦长城修筑了十余年,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此作为批判秦长城的依据。认为秦朝长城的修筑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秦始皇穷兵黩武的结果,是秦始皇暴政的重要体现,是秦朝速亡的重要原因,如此等等。我国古代学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秦朝长城多是持否定态度,认为它劳民伤财,是统治者轻民、虐民的表现。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修筑长城引起的悲惨画面,大量农民被征去,使男不能耕,女不能织,老弱病死无所依,继而得出秦始皇修筑长城是引起农民起义、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史学家班固在其著作《汉书》中也描述了秦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修筑长城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史记》、《汉书》及其以后的史籍中对秦朝修筑长城加以批判者不胜枚举。我国古代也有许多用以表达人们对秦朝修筑长城不满的民谣和传说。现代学者中也有许多对秦始皇北伐匈奴、修筑长城表现出不满和批判的。李福泉先生就认为,秦始皇在建国伊始、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动用大量戍卒、制造大量刑徒、征调大量民夫去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这种不惜民力的残暴做法促使秦朝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加速了秦的灭亡,他经过详细论述指出,北伐匈奴是秦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秦王朝刚刚建立没有多久,秦始皇不是笼络人心,发展经济,减轻民众负担,而是征发大量劳力去修筑长城,增加关东人民的徭役负担,而长途运送粮食、军用物资对东方六国人民来说是从来没有的,农民实际徭役负担要远远超出制度规定,这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很快把民众赶向自己的对立面。如此,对修筑长城持反对、批判的态度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小编总结在当时的背景下,秦长城的修筑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人们唯独对其所持的强烈的批判态度是需要修正的。一是由于形势的变化,时人对新建秦王朝还没有形成心理认同,所以对代表当时“暴政”的秦长城也是满怀仇视的。这也可以解释一些学者的观点:凝聚力的缺乏导致秦的速亡六国旧贵族的激烈反抗导致秦王朝的迅速倾覆等。二是历来人们都奉行“暴政亡秦”的观点,认为万里长城是和阿房宫、骊山陵并列的秦代三大暴政之一。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便知,阿房宫、骊山陵是供秦始皇生前死后享用的,但万里长城的修筑是为了对匈奴进行有效防御,以保护国家秩序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役使的劳力取之于民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如此的大工程必然要有民众的参与,有伤亡也是在所难免的,伤亡也并不像后世如“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等所渲染的那样惨烈。之后的汉武帝修筑长城花费了 20 多年的时间,使用的人力物力会相应更多。
另外,秦长城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首先是发挥了重要的防御作用,其次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边疆经济的发展,再次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防御工程,不断被后世所仿效、所沿用,稍后的汉代长城的修筑及其与秦长城的诸多相似性,也很好地反证了秦长城的合理性,所以并非所有人都是对秦朝长城的修筑一概否定的,自古及今,也有一些人认识到秦朝长城对外敌入侵的积极防御作用及其对国家安全的保护作用而对之进行褒扬的。当然,他们大多则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从整个国家全局的角度发表自己见解的。西汉昭帝时期的文学有鉴于秦,强调备战设防对国家的重要性,对“蒙公”所筑长城的防御作用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此外,汉文帝、唐太宗等也对秦始皇长城进行过褒扬。近代以来,也不乏对其赞扬者,典型例子就是孙中山先生在其著作《建国方略》中首先肯定了秦长城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作用,可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继而将后来中国强大的同化蒙古、同化满洲的同化力也归功于秦始皇长城的修筑,虽有夸大之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长城修筑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以上是人们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主要看法和评价。总之,人们是以自己现有的认识为出发点,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秦长城的,得出的结论当然也是众说纷纭。
参考文献:
《左传》《水经注》《中国长城沿革考》《史记》《汉书》《淮南子》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