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上朝响鞭(清朝上朝打鞭子是什么意思)
导语:漫谈古礼|清代朝议的小趣味,上朝前需鸣鞭
关于朝议制度,我们在上几期的文章中也都做了详细的介绍,从先秦时期朝议制度的萌芽,到秦汉时期朝议制度的形成,再到唐宋时期朝议制度的发展,以及元明时期朝议制度的完善,可以归纳出历代封建王朝,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开始,朝议就与之相随,并贯穿始终。同时,朝议与皇权专制主义又是一对矛盾体。“朝议”体现着群臣集体决策、群策群力的总称。本期漫谈古礼,将谈谈清代朝议的一些小趣味,比如御门听政、设立军机处、朝上不佩戴笏板以及上朝前需鸣鞭等。
御门听政
清朝作为满族执政的古代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君主制国家,自清军入关后,统治者就积极实施一系列与汉民习俗相融的政治制度来巩固政权,获取民意;但本质上,清朝统治者的出发点和目的也是想加强皇权,统治整个国家。
清定鼎北京后,顺治帝每日在太和殿听政。康熙六年七月初七日,康熙帝在太和殿举行亲政典礼之后,即“御乾清门听政,嗣后日以为常”。从此,乾清门成了历朝皇帝听政的地方。雍正三年春,雍正帝居丧期满,于乾清门听政,但有时去圆明园居住和处理政务。
雍正八年又规定了百官在春末至秋初、秋末至春初两个时期到圆明园办公的时间。从此,圆明园勤政殿也成了皇帝的听政之所。从雍正到咸丰初年,御门听政始终没有中断过。咸丰以后,皇帝不再御门听政,同治、光绪年间,由于慈禧太后专权,两皇帝名为至尊,实同囚犯,必须绝对服从太后意旨,事实上已取消了皇帝的御门听政。
御门听政是清代皇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朝会,先期,皇帝鉴于内阁积存若干未经奉旨之折本,传旨于某日御门办事,臣子们都是在门外向皇帝汇报重要事件。于是,内阁将此旨发送六部、三司。至日,乾清门正中设有御案,黎明时,内阁各部院衙门奏事大臣及陪奏官齐集乾清门下等候宣召。
御门处理折本,主要是君臣共同商讨折本的标签内容,即对政务给出最后的处理意见。一般来说,清代皇帝均把御门听政视作勤政、理政和加强君主集权的有力措施。如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前,由于军务忙杂,政务繁巨,因此康熙帝把御门听政的时间安排在大清早,谓之“早朝”。
军机处设立
清朝入关之初,继承了明朝的制度,内阁就被清朝沿袭下来,但除了内阁,清朝本身还有一个“议政王大臣会议”,这是清朝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女真部落时期,有满清贵族官员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也是清朝朝议制度的一部分。
清朝时期内阁仍然存在,但是在议政王大臣会议面前,内阁并没有太大作用,而为了更进一步加强皇权,清朝统治者建立了另外一个机构“军机处”。
军机处最初只是为了处理军事,但是在战争结束以后,这一机构仍然延续下来,成为加强皇权的工具,清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也因此达到了鼎盛时期,皇帝集大权于一身。而以“议政王大臣会议”为代表的朝议制度则与前代一样在皇权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逐渐沦为了附属品。
清朝的内阁廷议制度叫做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可以左右皇帝决定的。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其实是清朝初年的满洲贵族参与国事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清朝又称“国议”。议政王会议的源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刚刚建立后金之时,他用五名议政大臣与贝勒们一起商议国事,这就是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雏形。到了清顺治元年(1644年),那时候的顺治皇帝在内廷正式设立了议政处,以让议政王大臣交换意见。等待议政王大臣议论,得出了统一的结论后,再让皇帝进行决断。在雍正年间又新成立了军机处,所有的重要军国大事都让军机处领皇帝圣旨办事情,此时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虽然没有废除,但议政王大臣会议渐形同虚设。乾隆五十六年,议政王大臣会议正式取消,此时的清朝也渐渐走向衰落。
其实归根结底,清初的这种议政制度,是对“智库”的早期运用,其实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内阁议政制度,可惜的是,这种制度却消亡了,清朝的皇权也逐渐变得更加集中了。
清朝笏板消失
清朝是满洲所建立的王朝,虽然入关后基本延续明朝的诸多旧制,但清朝仍旧大规模清除前朝的文化影响,比方说剃发易服最为典型。
笏板作为前朝服饰的重要配饰,前朝的衣物都没了,笏板自然不能再留着。满洲人习惯于牵马骑射,清初的大臣们也大多是从武出身,而清朝大臣的服装并没有腰带,手上拿着笏板有很多不便之处,所以将笏板给取消了。
清朝开始,用了上千年的笏板就直接消失了,这也是因为笏板作为之前朝代文化的一种符号为当时所不容,而且现实中也不太方便,因此消亡。
上朝前太监鸣鞭
清朝的皇帝在上朝之前,都会有太监在大殿前甩三下鞭子,清脆的响声传出几里之外,鸣鞭的仪式其实不是清朝的首创,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这个讲究。按照古代的礼节,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呢?虽然现在鞭子已经成为了人们有时候的锻炼工具,但是在早前可以作为武器也可以作为一种仪式的工具。
清朝每次朝会前,就会有太监在大殿前广场上甩三下鞭子,称为净鞭,也叫静鞭、警鞭。
净鞭是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通过发出响声警示人们保持肃静。表明皇帝即将出场,人们要肃静的意思。
净鞭可不是清代独有,在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记载“鸣鞭,唐及五代有之”,说明这项仪式在唐或五代之前就有了。
在《清史稿·志六十三礼七》中记载,清代的朝会和“鸣鞭”的仪式都有详细的规定,例如每次“朝会”都有两次“鸣鞭”,当皇帝从中和殿出来到达太极殿(金銮殿)时,鸣鞭三下;典礼完毕时,又鸣鞭三下,皇帝起驾回宫。之所以要鸣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鸣鞭作为一种仪式体现了封建皇帝的放心,就如同现在每次重大活动鸣放礼炮一样,但是皇帝经常上朝,总不可能经常鸣放礼炮吧,鸣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鸣鞭声音大,很多人能够听到,响鞭时,当太监用力甩鞭子时,就会产生一个力量顺着发力的方向传到鞭子的末梢,当力的传递速度速过音速时,就会产生音爆现象,发出清脆的响声,完全可以与礼炮媲美;
鸣鞭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鸣鞭就做净鞭、静鞭、警鞭,就包含了三层意思。净鞭,清理干净的意思,皇帝马上就要隆重登场了,请听到声音的人让开道路让皇帝通过;静鞭,让听到声音的人保持安静,大家严肃认真对待;警鞭,让听到声音的人小心点,搞不好鞭子就抽你身上了。
其实,这个鞭子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什么样的人才能手握鞭子呢?那在当时,只有马车夫或者是放牧的牧人有鞭子,他们使用鞭子,主要是为了驾驭牲口。当然,皇帝使用鞭子,不能是驾驭牲口,而是驾驭群臣,《诗经》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凡是天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属于帝王的,凡是在天下水土上生活的人民,没有不是帝王的臣民的。
所以,皇帝统治人民,就跟牧人驾驭牛羊是一样的,“驭”字又跟“御”字同音。皇帝赏给人民的东西,都叫“御赐”,皇帝使用的杯子叫“御杯”,皇帝坐过的座位叫“御座”,皇帝使用的笔叫“御笔”,连皇帝带兵打仗,也叫“御驾亲征”。
所以,这个鞭子,其实就是皇权的象征!“鸣鞭”有御天下之意,是我国古代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威权的表现之一,代表着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朝议制度从先秦时期的萌芽到明清时期的鼎盛,朝议的效应如何,最终取决于政治风气的好坏,二者互相影响。但是不管怎样,它的存在和统治阶级在一定程度上的重视,对专制政体来说是协调剂 ,是专制制度下的民主 , 基本上起到了反映民情、言政议政的作用。本期漫谈古礼也是将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关于朝议制度结合着影视剧作品进行了追溯、还原以及解析,让更多的人了解古代礼仪、了解影视剧作品中穿插的历史文化。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里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