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明代的两首五绝质朴自然却别出心裁读音是什么(明代古诗5言绝句)

导语:明代的两首五绝,质朴自然,却别出心裁,读完令人感觉心情放松

风霜雨雪都是大自然中的正常现象,人们一旦习以为常,一般不会感到惊讶。可是文学创作经常会化腐朽为神奇,将一些平常景象描写得极其生动,从而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

凡人不会飞升,可是古代一位才子却觉得自己忽然身轻如燕;还有一位诗人也在夏夜纳凉时看见了石头凝霜、水面飘雪,到底是何原因?下面一起欣赏明代的两首五绝,质朴自然,却别出心裁,读完令人感觉心情放松。

枕石

明代 • 高攀龙

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

寂寂深山暮,微闻钟磬声。

高攀龙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东林党的领袖。他28岁进士及第,入仕后虽然勤勤恳恳,却因上疏参劾王公大臣而被贬异乡。诗人在32岁时辞官归隐,一边重建书院,一边著书立说,后来因不堪被宦官陷害,便投水而亡。

作者生活在明朝晚期,当时因为皇帝昏庸、宦官当道,很多文人墨客都陷入了困境。高攀龙也由于仕途不顺而经常感到郁闷不已。有一次他为了排遣愁情,便独自来到山林里散步。山谷中白云悠悠、溪水汩汩,诗人顿时就觉得烦忧皆忘,这首诗就抒写了才子陶醉在大自然中的愉悦之情。

前两句刻画出诗人在山中的奇妙感受,他枕卧偃仰于山石之上,静静地聆听潺潺的流水声。清澈的溪水仿佛净化了他的心灵,让他觉得尘虑皆空、惬意悠然。蓝天上白云来去不定,显得那般自由。此时此刻,诗人虽然不能肋生双翅,却感觉空灵静谧,仿佛自己也飘在了半空。

后两句表达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黄昏时分,远处传来了一阵阵钟磬之声,虽然声音微弱,却又是那样清晰。作者用“寂寂”这一叠音词,既渲染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又强化了自己在山林里超逸和解脱的感受。

一个“微”字,传达出一种辽阔、深远的距离感,也激发了作者断绝尘俗、超然物外的热情。全文不提诗人愉悦和超脱的情感,而是借助白云、溪流,以及钟磬等意象,委婉地抒写了才子的怡悦之情,以及心志高洁、旷达不羁的情怀。

夜泉

明代 • 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袁中道是明代公安派的领袖之一,他天赋异禀,6岁就考取了秀才,可是直到56岁才进士及第,然后在仕途里沉浮了7年之后,便离开了人世。

袁中道的诗歌风格描摹入微、蕴含真情,他反对拟古、提倡性灵学说,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首诗描写了作者观赏夜景后的感受,值得反复吟诵。

诗人有一次在晚间外出散步,时值夏夜,清风柔和,月色皎洁。诗人心情放松,一边欣赏夜景,一边在心里吟哦诗句。首句就显得非常生动,群山在月光的拂照下,呈现出洁白的颜色;“鸟忽鸣”三字,借鉴了南北朝诗人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作者以动写静,尽显环境的清幽。

次句采用通感手法,非常耐人寻味。月光如水,洒在冰冷的石头上,远远望去,石头表面仿佛结了一层冰霜。作者通过感官的错觉,描摹出一种凄冷的氛围,并承接首句的“山白”二字,共同展现出一幅朦胧的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泉水,明月清辉不仅让山色泛白、石头凝霜,而且清澈的水面也显得银光闪烁,好像是地面上的片片雪花正反射着月光,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不说泉水叮咚、声音悦耳,却反而从视觉的角度,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充分刻画出夜色下的独特景观,尽显诗人畅快的心境。全文质朴自然,却别出心裁,读完令人感觉心情放松!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思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