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物理和文学哪个可以拯救世界呢(物理和文学的联系)

导语:物理和文学哪个可以拯救世界

物理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是使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为人类的美好生活创造了先进的物质基础;文学使人类在享受美好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食粮,支撑着人类的精神空间和对世界的信仰。

那么,物理和文学哪个可以拯救世界呢?今天我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我是跟郭老师学物理,专注教育领域优质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欢迎大家评论。

一、物理可以拯救世界吗?

物理最早起源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人类通过观察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产生的原因,并把它记录、总结下来,形成一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揭示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物理对人类最大贡献始于18世纪牛顿经典力学和热力学对蒸汽机效率的提高,热机的出现标志是着欧洲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到来,资本主义由原始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时代,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根本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统治巩固了物质基础,轮船、蒸汽机的发明使交通运输更加便利,各地联系密切,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形成。

18世纪末,伏打发现了直流电池后,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意外实验中发现了电流周围有磁场,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磁场产生电流,标志着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到来,极大的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垄断资本产生,加速了资本主义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帝国主义在不断地争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过程中矛盾愈加激化,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随之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重型火炮、飞机、潜艇相继问世,投入到战争中,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灾难,却给垄断资产阶级带来了巨额利润。

20世纪70年代,物理进一步发展,科技更加进步,物理学与化学、生物、医学等其它领域相结合,大批新兴产业随之产生。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问世,为核能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海森伯和奥地利薛定谔创建了量子力学,从而使人类向如何利用原子核反应释放核能方面又迈进了一步;晶体管的发明促进了集成电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问世。

随着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军事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率先研制成了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爆炸中结束,似乎是物理的研究拯救了世界,但是原子弹的产生又给人类预留了新的灾难,就连爱因斯坦也悔恨不已。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刺激了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第三次技术革命,使得科学技术大幅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直至现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每当物理带给世界巨大贡献、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时,贪婪的资本主义为了抢夺市场、垄断资源,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便发动了掠夺科技给人类创造的巨大财富的战争,地缘政治冲突愈加突出,人类在一次次战争中饱受磨难。

可见,物理促进世界前进时,又将世界引向灾难。物理不能拯救世界。

二、文学可以拯救世界吗?

人类智慧的发展使得人类懂得思考自然,研究物质世界,探究真理,便有了物理。物理发展受时代限制,当人们探寻真理的思想受阻时,用真理无法解释新的事物时,科学家就会产生焦虑,越是焦虑就越想否定真理的存在,越想知道事情的真相,这种长期困扰的问题会使科学家心里极度压抑,就想找到一种使压抑的思绪宣泄出来的方法。

牛顿把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花费后半生的心血写出了几万字的神学著述;就连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认为宇宙中众多星球按照既定的轨道有序运动,也是上帝安排的。

那么,是不是文学可以拯救世界?答案是否定的。

文学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对事物主观认识的表达,参杂着个人情感和政治色彩。文学作为审美对象,可以帮助人们获取精神上的自由,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也影响人的道德观念。

从世界范畴看文学,它与政治、哲学、宗教、法律并驾于社会上层建筑,由政治、经济决定,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支撑着人类社会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特定的政治决定了文学的发展方向,所以,文学只能净化人的灵魂,支撑人的信仰,不能拯救世界。

由此可见,物理和文学哪个也不可以拯救世界,物理的研究会使科学不断发展,科学若没有文化信仰和道德的支撑,反而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只有和谐统一,才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是由跟郭老师学物理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洁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