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汉字汉语与英文英语怎么说(汉语和英文)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漫谈汉字、汉语与英文、英语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漫谈汉字,汉语与英文,英语怎么说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一、汉字与英文之优劣高下。
评判不同文字的优劣高下的标准是什么?
那就是文字的性质,或者说功用。它可以概括地表述为:
文字是记录和传递事物、语言、思维、情感的符号系统。
这种记录与传递越直观、越简捷、越准确,则其越优;反之则劣。
以此标准衡量汉字与英文,则其优劣高下立判。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的表意是以其直观达意的形象与体系,相对直接与系统地表现语义。所以它表达的基本概念,可以形象地、相对容易地被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所有人群所认知。
而英文是拼音文字,它记录的只是语音,其本身并不能表达任何实质意义,所以人们亦戏称其为“鸟语”。要想理解其所表达的基本含义,得用更多的“没有意义”的“鸟语”解释才行。
比如汉字:
“鸟”“鱼”以形显;
“牛”“羊”以角别。
只要是处于正常生活环境的人,望之都能知其义。
而英文“bird”“fish”“cattle”“sheep”是什么东西?根本就看不出它们是什么东西。要想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东西,得用更多的“不是东西”的“鸟语”解释才行。
再如汉字:
“日”满、“月”亏;
“山”象、“水”势。
只要是心智健全的人,其义都能理解无碍。
而英文“sun”“month”“mountain”“water”是什么意思?根本就看不出它们有什么意思。要想知道它们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得用更多的“没有意思”的“鸟语”解释才行。
又如汉字:
二“木”成“林”;
“日”“月”有“明”。
而英文“forest(林)”与“wood(树木)”、“bright(光明)”与“sun”“month”有什么关系?它们就没有关系。要想知道它们的关系,得用更多的“没有关系”的“鸟语”解释才行。
再看如下汉字:
“看”“睹”张“目”,“聆”“闻”竖“耳”;
“吃”“喝”启“口”,“话”“语”是“言”;
“跑”“跳”蹬“足”,“推”“拉”伸“手”;
“江”“河”“水”汇,“墙”“垣”“土”垒;
“切”“割”“刀”动,“缝”“缀”“线”连;
“饭”“食”“饱”腹,“衣”“裳”“裹”体;
“灼”“热”“火”致,“冷”“冻”“冫”寒;
“妇(婦)”持家事,“男”子力田;
“宀(房)”中有“女”,游子因“安”。
而英文所对应的单词,能相对直观地表示以上意义和相互之间的关联吗?它们根本就没有表面意义和相互关联。要想知道它们的字面意思和相互的关联,得用更多的“没有字面意思”与“没有相互关联”的“鸟语”解释才行。
二、汉语与英语之高级与平庸。
语言的实质是什么?
我们大致的可以这样表述:语言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身体的感官感觉与情感以及大脑思维的一种声音表达形式,其主要目的是进行交流。
这里,我们就重点以语言的最主要表达对象——思维来展开探讨吧。
那么思维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我们大致的可以这样表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一种顺序性地、规律地反映。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汉语与英语对思维的表达的差别在哪里。
古代汉语是没有现代的语法概念的,它与思维是直接对应的关系,其间没有转换过程。也就是说,汉语是“我说”即“我思”,只要思维清晰,那么语言就清晰。所以,汉语讲通顺,思维理顺了,语言自然就通顺。
因为汉语对思维的表达是直接的,所以其间基本没有信息流失,因而汉语对思维的反映,基本上是全息的。
而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汉字与汉语也是直接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按照思维过程,用相对应的汉字一个个地把思维单元写出来,即是汉语书面语。因而,汉字与思维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不需要人为的特意转换,因而其间也基本没有信息流失。所以,汉字对语言和思维的表现也基本上是全息的。
按照全息理论,人是宇宙中的一分子,因而,人与宇宙有一种全息的对应关系。那么,只要是一个智力健全的人,其思维的逻辑与圆融,与宇宙的规律与法则,就有一种深层次的关联。
而汉语,能够直接地表现人对宇宙的相应的认知。因而,汉语的层次,基本上达到了对思维的表现的顶点。
而英语对思维的表现就麻烦了。为了方便说明,我们就以英语的书面语为例。
英文是拼音文字,而拼音文字是表音的,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要使用其表达语义时,就得人为地设定一系列的规则,然后,按约定的规则来组织那些表音的单词而形成一个序列,即所谓的句子。同样,他人也得根据这些约定的规则,才能解读出相应的、表面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规则,那么,英语就不能表达明确的意义。
这样一来,它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其一,得先期设立语言使用的规则,而这些规则,与思维却不是直接对应的关系。所以,当使用英语表达思维时,就已经拐了一道弯。
其二,因为其不能与思维直接对应,因而其转换过程中,必然带来信息的流失。所以,西语对思维的表现就不是全息的。
其三,对这些规则的掌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英语的学习与使用,既难又不能完整,这进一步带来思维信息的损失。
其四,因为它是表音的,所以,它只能按照既定的规则,表达语音的表面意思。因而其表现力和内涵,就受到规则与语音的限制的,要表达深层次的思想、情感和内涵大的内容,就显得有些困难了。
其五,因为它是表音的,而语音是不稳定的,所以这种不稳定性和易变性就成了其永远无法克服的痼疾。这样一来,其表表达的语义就不能一以贯之,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继承历史,因而也就会经常断裂。这就是为什么各种西语不断地消失与再建,不断地变易与扩散的原因。
所以,英语的语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而且,其语法越周密、其规则越严谨,其表现力就越低,其表达思维时信息流失的就越严重。
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的规则,都是对事物的局限。因而,在更大的广域,这些规则就显得局促和低级了。
所以,高层次的交流,讲心领神会。而低层次的交流,要求尽量把话说白、说直接。
举个具体例子,比如《道德经》的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用英语几乎就无法表达其内涵。
当然,从技术或工艺的角度说,规则性强,也许是个优势。可是,语言可不仅仅只是为技术服务的。而且,人对生活的追求,好象物质只是一个基础,人真正在意的,真正决定人生幸福和人生质量的,还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语言的更高级的应用,还是用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需要。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和现实生活中,莫不如此。
现代汉语的表现力与古代汉语相比,是有所下降,因为是白话嘛。而现代汉语的表现力之所以下降,恰恰是因为用英语语法改造的结果。这又反证了英语的浅白。
但即使是这样,现代汉语对思维的表现力,应该还是高于英语。因为其对思维的表现的方式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放在历史的维度去思考,各种语言的表现就绝不是偶然的啦:
汉语从产生到现在,历经五千余年的沧桑变化,其基本属性和特点,一以贯之地传承了下来。反观世界其它语言,生生灭灭,虽然偶有逞一时之兴的,但终不能稳定和长久。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漫谈汉字、汉语与英文、英语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