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不会这些笔画的写法怎么能写好王字(王笔画顺序写)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不会这些笔画的写法,怎么能写好王羲之行书呢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不会这些笔画的写法,怎么能写好王字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不会这些笔画的写法,怎么能写好王字(王笔画顺序写)

文/一者

行书,顾名思义要“行”起来,较楷书书写速度要快,楷书藏锋的笔画在行书中多是露锋,笔画之间连带大大增多,结体结构变化更加灵活多样,随机变化是行书变化的特色,几乎可以说笔笔生发。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拓本局部

无论是楷、行书还是草书,变化从基本笔画到结构,如点。点在行书中,既可以启左又可以启右,既可以承上又可以启下。不但方向、形态、位置变化多端,而且还经常代替其他笔画,甚至部首都可能由点替代。

点的使转变化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言、宙、玄”

1.侧点

侧点是点的基本形态,王羲之《集王圣教序》中侧点含蓄而生动。其含蓄就在于顺势改变方向,如“言、宙、玄”等点。写法是中锋用笔向右下做顿笔状,继而向左下稍转即收,稍出锋,要恰到好处,不可多出。这样既有内力又显灵动。

2. 飞点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之、庸、鹿”

飞点是侧点的又一个形式,凌空之状具有飞动之感,距离字的主体比较远。具体写法是,下笔即向左下出锋,继而提笔,这类点一定要提得起笔,这就是董其昌说的“发笔处便要提得起”。如“之、庸、鹿”等字。

3. 竖点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蜜、方、定”

竖点就是竖写的点。这类点有横向入笔也有纵向入笔,可方可圆。横向入笔即上大下小,入笔提笔向左下行笔,写出弧势。这类点形体较大,显得有分量,如高山坠石。宝盖头的点这种写法较多。如“蜜、方、定”等字

4. 挑点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被、烟、欲”

挑点常见于左半边部首的最后一笔,挑是因为顺势写右半边,所以出现挑,呼应右边笔画,这是一种取势的体现。写法是,下笔稍顿即改变方向向右上挑出。如“被、烟、欲”等字

5. 横点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注、流、立”

横点即平点,一般写成短横,体型小而平,非常灵活,在《集王圣教序》中比较多见。横点多是动势的,与其他笔画搭配,增加了丰富性,是一种动静变化。如“注、流、立”等字。

以点代线

(1)点代捺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分、八、经”

行书中的捺画常写成反捺,捺就变成了点或长点。这是行书的典型写法,目的增加跳跃感。如“分、八、经”等字。

(2) 点代撇捺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集、未”

凡是撇捺画在一个字下半部对应出现时,多可以以点代替,增加了字形结构的灵动和点画的跃,很明显看出点画对整个字的调节作用,增加了灵动效应。如“集、未”等字。

(3) 点代横竖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仰”“处”字

点还有代横、代竖的时候,如“仰”字,以点代竖,“处”字以点代横,把行书轻松灵活表现得巧到好处。

(4) 点代字旁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以、故、得”

行书中,口字旁,以字的左偏旁,“彳”的上端等,均可以点代替。如“以、故、得”等字。

点的组合

(1) 曾字点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而”“善”“道”字,“艹”头等

凡与曾字上方的两个点相同者均称“曾”字点,这类字是很多的。由一个挑点和一个撇点相向组合,如“盖”字,侧锋向右下笔而后向右上挑出,第二点顺势向左下撇出,形成左右呼应之势。有的还将两竖写成两个呼应点,如“而”字,“善”字“道”字两笔连写,行书中“艹”头横加两个点,如“莲”等字。

(2) 三点水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济、流、法”

行书中三点水多数两笔写成,一笔三笔者均少。《集王圣教序》中三点水写法十分开阔大气,且呼应性非常强。即点加一竖钩,加强了左右呼应。如“济、流、法”等字。

(3) 横四点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照、然”等

横四点即火底点,行书中一般写三点或三点连写,最简写成一横。如“照、然”等字。

点的变化根据字的结体或上下的映带等,不拘泥于那种方法,还是多体会“笔笔生发”这个句话。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不会这些笔画的写法,怎么能写好王羲之行书呢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