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造纸术发明家蔡伦不仅会造纸更会造纸(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是哪里人)

导语:中国造纸术发明家蔡伦:不仅会造纸,更会造孽,最后作死自己

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以及火药,代表着中国古代社会手工业制造和发明创造的最高水平,也是我们后人能够直观感受到古人生活智慧的最直接方面。这四大发明,凝聚着古人头脑中那些我们难以想象的聪明才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社会发展的发达程度。四大发明,也成为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代名词。

东汉时期的蔡伦,就是造纸术的祖师爷。我们在从小学习的课本当中,就经常会看到蔡伦的名字。我们在纸张上写字的时候,老师也会告诉我们,书写工具的变化,离不开蔡伦的心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蔡伦的真实身份其实并不是一个发明家,而是东汉王朝的一个太监。

而且蔡伦此人不仅会造纸,更会造孽。最后他也是因为自己曾经造下的孽,被反噬到了,被迫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印象中那个意气风发造出纸张的蔡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他的真面目。

01

被迫净身,创造纸张

蔡伦出生在东汉时期的一个铁匠家庭中,他的父亲以打铁为生,母亲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家里生活情况是非常窘迫的,父亲打铁挣不了几个钱,但是孩子又多,蔡伦一天天长大,花费的钱就更多了。

为了减轻家里的困境,他的父亲为儿子寻找了一条并不光明的出路,那就是进宫当太监。这也是万般无奈之下的选择,但凡有一点儿可能,也没有父母会舍得让自己的儿子去做这样的事情。可是这个家庭总要有人牺牲,蔡伦就成了这个牺牲品。

还处于懵懵懂懂的年纪,蔡伦就被迫净了身,入了宫。刚进宫的时候,因为家里没有背景,他只能到掖幽庭去当一个小太监,每天干的事情都是脏活累活,还有可能会被大太监欺负。

还好的是,蔡伦足够聪明伶俐,凭借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很快获得了宫里主子们的青睐,摇身一变,从只能干苦力的小太监变成了处理文书的太监。也正是由于工作的转变,才能有机会接触到书写工具。

在处理文书的时候,蔡伦发现,大臣们和皇帝之间书信往来,用的大多都是竹简。这些竹简成本高昂,而且有时候写起字来也并不顺畅。更关键的是平时搬来搬去,这些竹简也并不方便,总之,它们并不是一个适合用来书写的工具。

此时,蔡伦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收集了很多树皮,破布,还有旧渔网,然后,他带着自己手下的一群人从这些废品当中提取出了一种类似于纤维的东西。把这种东西融化凝固之后,纸张就诞生了,而这看起来十分粗糙的模样,就是最开始的纸张。

这最初的纸张肯定比不上我们现在所书写的纸张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那个年代,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从此以后,纸张就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开来,皇帝为了表扬蔡伦的功绩,还给纸张取了个名字:“蔡侯纸”。

02

立场飘摇,两面三刀

造纸术这个事情确实是蔡伦的一个最重要的成就,但是他与真正的科学家不同的是,科学家心思单纯,但是他从小在皇宫当中长大,习惯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人。否则,他早就被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了。

前面我们也说了,蔡伦身上最大的本事就是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而且很会曲意逢迎。所以在后面,蔡伦就通过别人牵线搭桥,巴结上了当时皇宫当中最尊贵的女人,窦皇后。窦皇后什么都好,就是自己的养子不是太子这个事儿,让她非常揪心。

蔡伦的到来,就帮了窦皇后一个大忙。他充当着窦皇后的眼线,暗中监视当时的太子刘庆,还有他的亲生母亲宋贵人。在密切掌握对方的一举一动之后,窦皇后又命令蔡伦设下陷阱,诬陷太子和他的母亲。就这样,窦皇后的养子顺利当上了太子。

不过太子成为皇帝之后,就跟窦皇后彻底翻脸了。蔡伦这时候又有了新的站队,他马上帮着皇帝,反咬了窦皇后一口。出卖旧主子的速度,就跟他变脸的速度一样快。看到蔡伦忠心耿耿,皇帝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提拔他。

这个时候的蔡伦志得意满,他回想起自己曾经在宫中如履薄冰的日子,有时候都觉得恍如隔世。如今他是大权在握的大太监,公主娘娘们都得看他几分脸色,他对现在的生活状态非常满意。

03

风水轮流,厄运到来

蔡伦如日中天的时候,刘庆和他的亲生母亲正遭遇着从人上人变成人下人的落差。他们现在是不能拿蔡伦怎么样了,但是刘庆的心中一直有着怨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相信未来一定有机会能够收拾了蔡伦。

等到皇帝驾崩的时候,机会就来了。皇帝的儿子不堪承继大统,当了百来天的皇帝就意外去世。此时的邓太后,为了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力,选择了刘庆的儿子成为了新的皇帝,是为汉安帝。

一朝翻身,风水轮流转,蔡伦心中明明白白,自己的好日子只怕是到头了。事实也就是如此,汉安帝没有忘记蔡伦的所作所为,他第一时间就对蔡伦展开了调查,要求蔡伦明明白白的供述,当年是如何陷害刘庆和宋贵人的。

汉安帝的态度如此坚决,蔡伦知道自己肯定是翻不了身了。所以他为了避免受到更大的痛苦,索性选择了自杀,最起码还能留存一点死前最后的体面。

04

结语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蔡伦用他的一生来印证了这句话。前面种下的因,必定会促成后面的果,蔡伦之前陷害刘庆,最终也被自己造下的孽反噬。

深入了解历史之后,我们才发现,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这样立体多面的。在功勋的背后,也许还真的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信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