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建都在洛阳还是在西安(武则天为什么从长安迁都到洛阳)
导语:唐朝都城是长安,武则天为何长驻洛阳,以此作为神都?
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将都城定在长安。但是洛阳的地位也非常重要,被视为唐朝的东都。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洛阳的地位甚至超过长安,成为武周王朝的“神都”。在武则天执政的二十二年间,她只在长安待了两年。那么问题来了,武则天为何放弃长安,将洛阳作为“神都”呢?
一、鬼怪之说
其实从唐高宗在位后期开始,唐朝的政治中心就已经由长安转向洛阳。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七次来到洛阳,累计停留的时间长达十一年,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病死在洛阳的贞观殿。临死前,李治还希望能够多活一两个月,让他死在长安。关于李治、武则天长驻洛阳的原因,《旧唐书》给出了一个非常荒诞的说法。
唐高宗在位初期,武则天夺取了皇后的位置,然后用残酷的手段迫害王皇后、萧淑妃,砍去两人的手脚,放在酒瓮之中,将她们折磨而死。之后,武则天经常在宫中见到奇异的现象,“数见王、萧为祟,被发沥血如死时状”。于是,武则天迁居蓬莱宫,可是不管用,“复见之”。所以,武则天干脆迁居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二、经济原因
鬼怪之说显得非常荒诞,因为武则天到了洛阳后,依然用残酷的手段对付她的政敌,从唐朝皇室到文武百官,冤死者不计其数,也没见武则天再次迁都。这说明武则天长期住在洛阳是另有原因,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因素!唐朝建立后,经过贞观之治,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关中地区的人口越来越多。
关中虽然号称“天府之国”,但毕竟相对狭小,无法供应朝廷所需。而随着大运河的疏通,洛阳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地处南北运河的中点,漕运便利,可以将江南的钱粮运到洛阳。关于这一点,唐高宗李治在678年十月的诏书中做过详细的说明。由此可见,武则天长期住在洛阳也是与当时的经济状况有关的,这个问题直到唐玄宗开元后期才得到解决。
三、政治原因
除了经济因素外,武则天定都洛阳还有着深刻的政治因素。684年,也就是武则天临朝称制的第一年,她就把洛阳改名神都,同时将皇宫改名太初。之后,武则天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改制活动,她将旗帜改为金色,将尚书省改为文昌台,门下省改为鸾台,中书省改为凤阁。长安是李唐的都城,李唐的太庙、社稷坛都在那里。
武则天不愿意回到长安,因为洛阳才是她心目中武周的都城!690年,武则天称帝后,将武氏庙改为七庙,并在神都设置太庙、社稷。神都俨然成为武周的都城,而长安则变成了西京。由此可见,武则天留在洛阳,是想在政治上摆脱李唐王朝的束缚、影响。705年,武则天被迫退位,并在同年12月病死,唐中宗李显立即迁回长安,洛阳又成为东都。
参考资料:1.《旧唐书》;2.《资治通鉴》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