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诗意是什么)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碣石山上的绝唱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诗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山东省无棣境内的碣石山
与堂弟王导共同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的大将军王敦,素来以豪爽高朗著称。在《世说新语》中有多处记载着他这方面的轶事遗闻。据说他一度荒淫好色,他的下属规劝他节制。他听了回答说:“那很容易。”立即就打开后阁的门户,将几十个姬妾全部驱赶出去,任其所之。其豪爽也如此。这位豪放爽朗的大将军,他最欣赏折服的诗句就是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据说每次喝酒之后他都要高声地反复吟诵这几句诗,一边用玉如意叩击唾壶打节拍,以至“壶口尽缺”。
令王敦如此击节赞赏的这几句诗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组诗。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率军北征乌桓,虽然途中履危蹈险,历尽艰辛,但取得了“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的巨大胜利,一举解除了以后南征荆、楚的后顾之忧。同年九月,他凯旋南归,途经位于现在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时,他登临观海,写下了千秋传唱的《步出夏门行》组诗。这一组诗,在作为序曲的“艳”后有四“解”,亦即四章,后人取各章首句中的辞语分别称之为:《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或《河朔寒》)、《龟虽寿》。在这四章中又以《观沧海》、《龟虽寿》二章最为著名。王敦所欣赏的那四句就出自《龟虽寿》中。
曹公登临处
《观沧海》写诗人登临碣石;眺望大海时所见到的雄伟壮丽的景象。诗人在诗章的前半部分点题直起,用平顺、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一幅静中寓动、生机勃发的景象: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这一段写得轻松舒展,读来有行云流水之感。接下去诗人笔锋陡然一折,顿时风云变色,化疏朗为雄奇: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被劲吹的秋风所激起的汹涌波涛,也激起了豪情满怀的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大海,你是多么的博大壮丽!日月如同在你的怀抱中跳掷,星辰一似在你的胸膛下出没。那后面被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为有“吞吐宇宙气象”的四句,表现出诗人瑰奇的想像、雄大的气魄和广博的胸襟,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清人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说:“武帝诗沉郁直朴,气真而逐层顿断,不一顺平放,时时提笔换气换势。寻其意绪,无不明白;玩其笔势文法,凝重屈蟠。”曹操诗歌那种凝练质直而又跌宕起伏的特点,在这一《观沧海》诗章中表现得十分鲜明。
与这章寓胸襟感慨于景物描写中的《观沧海》不同,在《步出夏门行》的第四解《龟虽寿》中,曹操转而以富于理趣的笔墨直接表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思考。这一诗章的开头四句,诗人用两个富于神话色彩的比喻来说明人生不免一死的观点: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神龟和腾蛇都是传说中的神奇动物。然而,神龟虽以长寿著称,却也有寿尽身死的时候;腾蛇虽有乘雾飞腾的神通,却也难逃化作灰烬的命运。神物尚且如此,那么平凡的世人也就可想而知了。人的生命虽然短促,具有雄心壮志的诗人却并不因此就消极颓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如同良骥纵然年老力衰、伏于枥下而仍想驰骋于千里关山,胸怀壮志的诗人纵然迈入暮年也依旧豪情不减。连同前面,一连三个比喻,正反相形,最后逼出全诗的中心“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使它格外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正所谓龙行虎步,句挟风雷。毋怪乎豪爽如王敦,也要反复吟咏,击节赞叹了。
《魏武帝集》书影
人生短促和壮心不已形成了一个尖锐的矛盾,诗人在这个矛盾面前并没有裹足不前,而是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对这一矛盾铸成一切伟大人物的悲剧命运发起了挑战: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颐之福,可得永年。
生命的长短不完全是命运决定的。依靠保养身心,人们仍然可以延年益寿,以此实现自己未竟的壮志。这一节议论以相对前文较为舒缓的节奏,表现出一种深沉顿挫的乐观精神,与后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篇诗章以一连串形象丰富、生动妥帖的比喻,引出诗人一番情理交融的议论,达到了哲理与诗情的高度统一,无疑是《诗经》以来的一大创新。所以沈德潜论此诗“于《三百篇》外,自开奇响”,陈祚明也称它“名言激昂,千秋使人忼慨”,“能于《三百篇》外,独辟四言声词,故是绝唱”。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碣石山上的绝唱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