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大传讲的是什么(王阳明大传经典语录)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王阳明大传》都讲了些什么?看完这篇绝对不让你后悔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王阳明大传讲的是什么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寻山到山寺,得意却忘山。
岩树坐来静,壁萝春自闲。
楼台星斗上,钟磬翠微间。
顿息尘寰思,青溪踏月还。
——王守仁
立德,立功,立言,是王阳明一生所努力追求的人生理想——即人生“三不朽”境界,那么他的理想最后实现了吗?在这个理想实现的过程中,他都经历了些什么呢?王阳明作为一个哲学家,为什么能够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儒家四大圣人?他创立的阳明心学是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追捧?今天咱们就通过《王阳明大转》这本书来详细了解下这位心学大师的心路历程。
1,创立心学
王阳明的本名叫王守仁,1472年出生在浙江绍兴府的余姚县,也就是现在的宁波市余姚县。他出生时正是明朝的成化年间,他去世那年是1529年,是明朝的嘉靖年间,也就是说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个皇帝,总共活了57岁。
在这57年的岁月里,他最主要的功绩就是创立了影响至今的心学智慧。以至于被后世的很多伟大人物都视为圭臬,据说蒋介石在读完王阳明的著作后,称赞此书乃真正的流传百世之书,并一直存放于自己的案头。
2,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王阳明18岁以前,属于他的立志期。从出生到18岁,王阳明的兴趣超级广泛,直到18岁时受高人点拨,才立下雄心壮志,要成为孔子那样的圣人。说起来王阳明算是一个高干子弟,父亲中过状元,18岁时王阳明受到儒学大家娄谅的启发,立志成为孔子一样的圣人。
第二个阶段,是王阳明18岁到37岁间的经历,属于求索期。这个阶段,王阳明在儒家、道家、佛学、文章、兵法之间摇摆不定,直到他被发配云南偏远地区,才在困苦磨难中终于悟出“心即理”这个道理,算是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第三个阶段,是他37岁到50岁之间的经历,是王阳明思想的成熟期。这中间,他平定了“宁王之乱”,可以说拯救了整个明朝,却不想反而遭遇小人陷害和官场危机。也正是这段充满磨难的时间里,王阳明通过不断的内心拷问和现实考验,逐步得出了“知行合一”的心学方法论和“致良知”这一心学终极价值观。这标志着心学体系已经逐步走向成熟。
第四个阶段,是王阳明从50岁到57岁去世为止,这属于他晚年了。王阳明一方面致力于传播心学,一方面致力于帮助国家平定叛乱。在军务繁忙中,他肺病的老毛病又犯了,最终在回老家的路上去世。
3,王阳明大事记
王阳明的一生波澜壮阔,在他专心致志于倡导儒学之前,走了不少的弯路。通过以下他一生的大事记就能大概看出:
1)新婚之日离家出走
公元1489年,十八岁的王阳明与江西省布政司参议诸养和之女成婚。新婚之夜,他遇到一位道士,就跟着他走了,直到晚上也没回来。
2)“格竹”七天七夜,最终失败
父亲就职的官署中有许多竹子,王阳明看到朱熹的著作中有“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一句,便和钱氏一起按照朱熹的“格物”说,来格竹子了。格了七天七夜后,终以失败而结束。
3)状元公之子名落孙山
公元1493年,二十二岁的王阳明参加会试。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状元公的儿子,已经在京城小有名气的青年才俊竟然中了下第。
4)钻研《孙子兵法》
会试落第之后,王阳明回到家乡余姚,结诗社于龙泉山寺,整日吟诗联句、切磋书法、下棋对弈,一副名士派的生活。后来遇到一件事,让他再也不想做那种粉饰太平,一旦遇事就束手无策的迂腐软弱的儒生。于是,他开始苦读兵书,用心钻研古代军事著作。而《孙子兵法》是他读得最多的,几乎可以熟记于心。
5)欲逃脱尘世,隐遁山林,终不可得。
1498年,二十七岁的王阳明心中又燃起了修习圣学的志向。当时,他遍寻天下适合自己的良师益友,却一无所得,于是心中充满惶惑。
期间,王阳明经常在余姚游山玩水,偶尔听到道士的养生之道,遂萌发了逃脱尘世、隐遁山林的想法。但因为各种原因终没能如愿。
4,王阳明的生死观——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年谱》载:嘉靖七年十月,王阳明病归,至南安时,门人周积侍见。王阳明说:“吾去矣!”周积哭着问:“何遗言?”王阳明略带微笑对周积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说完,瞑目而逝。
王阳明一生经历了多次死亡考验,到临终终于悟得了死亡之真谛。在《传习录》中,王阳明曾表达出这样一种生死观:只为世上人都把生命看得太重,不问当死不当死,定要宛转委曲保全,以此把理和良知都丢失了。忍心害理,何者不为?若违了天理,便与禽兽无异。便偷生在世上百千年也不过做了个千百年的禽兽而已,这样的生命生活不过也罢。也就是说,不当死,固然不应轻易去死,所以要提倡珍惜生命。但是,当死而不去死,势必违害了天理,违背了自然,性同禽兽。而比干、屈原、文天祥等人看到了死亡的价值,所以也就不安于苟活了。
在王阳明看来,人的生死不仅要服从于气节的保全,更要服从于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说“生死命道,有生之所不能免也”,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死去,而在于要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为国而死,为义而死,是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而若为己而死,为私而死,为毫无意义的东西而死,死便毫无价值。王阳明在《祭永顺宝靖士兵文》说:“人孰无死,岂必穷乡绝城能死人乎?今人不出户庭,或饮食伤多,或逸欲过节,医治不痊,亦死矣今尔等之死,乃因驱驰国事,捍患御侮而死,盖得其死所矣。”
王阳明一生主张为义死,虽死犹存,久而益辉;为私利而生,虽生犹死,同于尘埃沙泥,不足为道。他恪守的这种生死观,正是司马迁所概括并为历代儒者所信奉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儒家经典生死观。
《王阳明大转》精华节选——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文本解读:这段话的意思看似非常浅显易懂,却深刻地说明了知行的关系。知与行不是单独存在的,如果只是顾着做,而不去反思检视,那就是妄行。反过来,如果只是悬空去思索,而不去行动实践,那就是空想。短短的几句,充分说明了知和行之间的辩证关系。
“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
文本解读:王阳明想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人越内敛谨慎,他的精神就越清爽,内心也就越强大。正如我们每个人,可能在年轻的时候万事浮于表面,喜欢争强好胜,喜欢好大喜功,喜欢过度表现,没有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结果荒废了青春,浪费了时间,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
《王阳明大转》第九章中的修行观
王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通过他的四句教我们可以用心体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知与行的认知上,他认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是行,因此我们要去除心中的不善之念,达到心灵的纯净完美。没有了妄念,邪念,贪念,我们的心灵就会一片光明,人的良知也就自然彰显。此时,修行也就自然完成了。
结语:
不少人赞同说,王守仁的才能应在诸葛亮之上,但遗憾的是,王守仁生不逢时,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因此也就干不出诸葛亮那样的丰功伟业。幸亏他还能做学问,成为中国思想史上泰斗级的人物。如此这般的命运作弄,虽然可能使中国历史上少了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却多了一个含金量更高的哲学家,多了一个“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的不朽圣人。不然,若仅以官场的成败来衡量他,恐怕只能在悲剧人物谱中多加一个了无名姓的名单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王阳明大传》都讲了些什么?看完这篇绝对不让你后悔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