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老子道法天(老子天之道原文及翻译古诗文)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老子修经基础篇》(十三)——天地得一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老子道法天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老子道法天(老子天之道原文及翻译古诗文)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永远是不刻意、不妄为的,但是却可以达到无所不为的境地,侯王如果能够以道的方式行事,万事万物都会自我教化,从而得以充分发展。

本章作为整部《道德经》上册《道经》部分的最后一章,老子以“无为”思想来收尾,足以说明老子心里的那个“大道”,只有“无为”是最接近它实现的方式。纵观整部《道经》,体现老子无为思想的章节共有十章,其中“无为”这个词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在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以及第三十七章,也就是本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余章节老子则通过不同的意象来向读者传达“无为”的观念,例如在第五章的“刍狗”、第十七章的“太上”,第十八章的“国家昏乱”等等,无不说明老子的“无为治国 ”的理念在其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念,万事万物没有了“贪念”,天下便自然而然就能够达到稳定、安宁的状态。此章可与第三十二章做对比,对比可以发现,第三十二章与本章无论是在句子结构上还是在寓意表达,可谓是“姊妹章”。老子都在强调“朴”的重要性,只是前章是结合“道的无名”来论述,而本章是结合“道的无为”来论述,最终都是向统治者传达“以“真”、“自然”的本性来管理国家,国家一定会稳定而又繁荣”。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具备最高品德之人是不会刻意对外表现自己的“德”,这才是真正有德行之人,而那些品德不高的人,会恪守形式上的“德”,然而实际上是没有“德”的。

此章是《德经》的第一章,老子重点论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上德”以及“有德之人和无德之人的差别表现”。老子认为“上德”就是“无为”,这里的“无为”与《道经》中提的“无为”应有所区分,《道经》中的“无为”偏向于“治国”层面上的,而这里则更偏向于“个人修身”层面上的,因此老子强调“真正的‘上德’体现在一个人能够遵守客观规律办事,不自我彰显、自我夸耀”。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所以有德之人立身敦厚,不居浅薄,心地朴实,不居虚华。我们要舍弃“浅薄”和“虚华”,而采取“敦厚”和“朴实”的处世态度。

最后老子认为“有德之人”是不会整天将仁义道德挂在嘴边说道的,也不会故作“有德行”的样子,向其他人宣扬道德之法,弘扬道德之名,这些人都只是“浅薄”和“虚华”之辈,而真正“有德之人”,心如明镜,无半点利己的私欲,只有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才加以提点,别人不需帮助时,则独善其身,不干扰是非,不冷漠无情,不刻意做作,不假意慈悲。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曾经得过道的:天得到了道而变得清明,地得到了道而变得宁静,神明得到了道而变得灵妙,谷物得到了道而变得丰盈,天下万物的到了道就能够长生不息,侯王君主得到了道就能够成为天下人的首领。这里的“一”就是“道”,在此老子又一次给道“强为之名”了,此章可照应下文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分别以“天”、“地”、“神”、“谷”以及“万物”为意象,来侧面强调“侯王”得道的重要性,老子此处的“清”、“宁”、“灵”、“盈”以及“生”,表面是指以上意象得道后的情形,实则在论述“如果统治者能够按照“道”的法则来行事,那么天下就不会产生纷乱,民心就会安定,万物都会生生不息的发展,整个国家都会充满生气和灵气”,所以老子在督劝侯王,只要能够以道来治国,那么天下人就会心甘情愿地前来归附,这样的侯王才是天下人公认的首领。

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推而言之,天背道而行恐怕会张裂,地背道而行恐怕会荒塌,神明背道而行恐怕会消失无迹,谷物背道而行恐怕会枯竭,天下万物背道而行恐怕会灭绝,侯王背道而行恐怕天下会大乱。

从此句可以看出,老子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没有一个能够脱离“道”而存在的,即便是人们信奉着的“神明”,它们也逃不过“道”的“五指山”,只要违背了道的法则,就必然会受到“道”的惩罚。同样在此,老子仍然重点在于规劝统治,一定要懂得按照“道 ”来治理自己的国家,一旦出现了“暴政 ”和“有为 ”,那么“天下大乱 ”是迟早的事。

综合此三章,老子分别论述了“无为而无不为 ”、“上德 ”以及“得一 ”。在第三十七章老子通过论述“无为 ”可使得“万物自化 ”,来提倡统治者应该坚守“无为而治 ”的治国理念;第三十八章老子重点论述了“什么 是真正的上德”以及“上德之人的表现 ”,鼓励“个人修身 ”应该“处其厚不居其薄 ”以及“处其实不居其华 ”;第三十九章,老子通过“天 ”、“地 ”等意象得道后欣荣的情形,来向统治者倡导“以道治国 ”的重要性,同时也叙述了“背道而驰 ”的悲惨境况,来警醒 统治者失道的严重后果。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老子修经基础篇》(十三)——天地得一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