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美食泰州早茶(泰州早茶有什么好吃的)
导语:吃一顿经典泰州早茶,感受一下尘世的幸福
7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到此地,发出这样的感慨:泰州,这城不是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很多。
这种尘世的幸福,首先是一种独特的生活节奏——慢生活。而最能体现出泰州地区慢生活节奏的,当属早茶文化,一日之计在于晨,泰州人的生活从早茶开始。
清朝的泰州早茶
这座城市吃早茶的习惯由来已久,清朝、民国、建国初期……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泰州人把早茶吃出了功夫,吃出了门道,更是吃出了“皮包水”的早茶文化。
建国初期 泰州早茶
说到泰州早茶,难免要提及一下隔壁的扬州早茶。扬州、泰州十几年前是一家,所以两地早茶口味基本相同,但细微之处还是略有差异。扬州的早茶感觉更精细、更高端一些,而泰州的早茶则更实在、更接近于人民生活,所谓尘世的幸福感。
有人说:吃泰州早茶,要去老街古月楼。古月楼,听上去古色古香,以为是哪朝皇上御赐的招牌,其实是一家成立十年左右的餐饮品牌。反正老百姓不管你什么朝代,好吃才是硬道理。
泰州早茶,从传统来说,就是“一茶三点一面”,一茶就是一杯茶和一份烫干丝(一份烫干丝叫一个茶头);三点就是说三种泰州的著名早点,即包子、蒸饺、烧卖;一面就是鱼汤面。
但是这其中,最讲究的是“早茶三宝”,即烫干丝、鱼汤面和蟹黄包。
【早茶一宝:烫干丝】
首先,肯定要来一碗招牌烫干丝。烫干丝主要看两样:下碱和下刀的功夫。碱小了,干丝坚硬干涩;碱大了,则软弱无力,毫无口感。
下刀更讲究,有切干丝专用的弯月刀,用刀横着削成厚薄均匀的20多层,这种横削的功夫,泰州人称之为“飘”。
“飘”好的层层豆腐片,再斜铺切成细丝,这细的干丝,可穿针,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才能做到粗细均匀。
干丝切好之后,就是烫了,浸泡时间要掌握好,这是关键。浸久了变成浆水,浸不透则干丝不软。干丝在开水中反复冲烫,让它的质地软而不散。
最后,以虾米、肴肉、姜丝、花生米、香菜叶、干笋丝尖儿等为辅料,再加入一点麻酱油,一道香气逼人的烫干丝就这样新鲜出锅了。
干丝端上桌,得先用筷子拌一拌,豆腐干和佐料充分拌开,夹一筷子入嘴,真是满口鲜香。
传统的老店,冬天的时候,还会用这样的“锡烫子”盛干丝,下面装着热水,能给烫干丝长时间保温。
【早茶二宝:蟹黄包】
不同于传统的靖江蟹黄汤包,泰州早茶蟹黄包形似大肉包,外皮薄厚适中,隐隐泛着蟹黄特有的鲜亮光泽。
如果说烫干丝是泰州早茶最受欢迎的小点,那蟹黄包则是吃得最过瘾的。拆蟹师傅分门别类地把蟹肉和蟹黄拆卸好,交给包包子的面点师傅。根据客人的需求,面点师傅搭配好猪肉和蟹黄、蟹肉的比例。
一种是纯蟹黄馅的,一种蟹黄、蟹肉、蟹油混合馅的,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价格更亲民的:蟹肉鲜肉1:1混合的蟹肉大包。
不管是哪一款蟹黄包,内馅里的蟹肉、蟹黄,都是前一天从新鲜活蟹里现拆出来的。在蒸汽的涌动下,蟹油把面皮染上了黄灿灿的斑点,趁热来一口,鲜香四溢。
店里的特色远不止蟹黄包,光现包现蒸的点心就有十几种,简直是包子世界。特别推荐“洗沙包”,洗沙包子和普通的豆沙包馅料都是赤豆馅,不同的是,洗沙的包子所用的赤豆非要去皮不可。
淘洗干净、浸泡过的赤豆煮烂后,放在竹筛里,一边用水冲洗一边搓擦,赤豆的外衣很自觉地就褪除了下来,“洗沙”过后的赤豆口感特别细腻,无渣感,所以也被称作“细沙包子”。
还有古月楼里自主研发的秧草包、枸杞头烧卖、马兰头烧卖等,都是特色。也是和扬州早茶不同的地方吧。
秧草就是江浙一带爱吃的草头,上海人爱吃酒香草头,泰州人则蒸出一笼秧草包,包子褶子中间还隐隐露出一缕碧色,一个素包子下去,有清新的感觉。
虾仁蒸饺,也是泰州经典名小吃,上桌时还带着阵阵热气,几只月牙形的饺子弯弯地躺在蒸笼里,褶子非常匀称。一个个蒸饺皮薄馅大,一口下去,鲜香的汁水留在唇齿之间。
包子好吃,一部分在于馅料新鲜,还有揉面也是不容易啊,讲究有“劲道”,都在老师傅的手法里。
【早茶三宝:鱼汤面】
泰州淡水河鲜产量较多,按理说,应该多用鱼、虾、蟹来熬汤才是。但是勤俭节约的泰州人舍不得把鱼头、鱼骨头扔掉,用这些下脚料熬汤。汤煮好后,用细筛子把鱼骨头过滤掉,然后用这个汤下面。
当初开创这种吃法的人可能不会想到,鱼汤面后来成了人们的最爱。如今的汤底,一般用野生黄鳝骨、活鲫鱼、猪筒骨分别煸炒后大火熬制,汤鲜且浓厚。
在鱼汤面的组合里,面既是主角,又是配角。主角是因为它担当着填饱肚子的大任。配角是因为它是配合着这鱼汤的鲜味才得以出现,并在鱼汤的滋养下变得柔软盈润。
所以鱼汤面的面一般不是很多,最好是先喝几口汤,再吃面,最后一口气喝下所有的汤,舒服惬意,鲜掉眉毛。记得一定要放一些胡椒,会更加有味。喝完这一碗,整整一天都会元气满满。
这一茶、三点品尝完毕,这悠闲的清晨时光也消磨得七七八八。泰州人一天的慢生活,从这一份早茶延伸出去——它是享受生活的悠闲,更是面对生活的气定神闲。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