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四王王翚怎么读(清代王翚的画怎么鉴别)
导语:“清初四王”之王翚进京影响大江南北,意义非比寻常!
欢迎戳右上方加关注!每天上午准时与您分享三篇优质文章~本文共计1262字,阅读仅需3分钟~
“清初四王”之一的王翚,生活的时代跨明、清两朝,主要的艺术活动则发生在清朝的康熙年间(1661-1722)。他曾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奉诏入京,主持绘制《康熙南巡图》这项浩大的皇家艺术工程,历时三年完成。图成后康熙帝非常满意,赐书“山水清晖”与王翚以示嘉奖,并提出赐官,但被王翚婉言谢绝。王翚晚年自号“清晖主人”,正是为了纪念这一次的荣宠。
王翚等《康熙南巡图》(局部)
其实,奉诏主持绘制《康熙南巡图》已经是王翚第三次入京,在此之前,王翚名动京师与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还有莫大关系。1678年,王翚第一次入京,但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故而停留时间很短。而王翚第二次入京,却是因纳兰性德的再三恳切邀请。
王翚 《仿李成雪霁图》 轴
纳兰性德从他的老师徐乾学的书斋处见到王翚的画,“惊为优钵昙花,千年一见,恨不能缩地握手”。于是,纳兰性德就拜托老师徐乾学“遗书致币”招王翚进京,想聘请王翚当渌水亭的画师。渌水亭乃是纳兰性德与朋友们的聚会的雅聚之所,同时也是纳兰性德吟诗作赋、研读经史、著书立说的主要场所。渌水亭在纳兰性德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纳兰性德想请王翚做渌水亭的画师,可见他对王翚的钦慕。
徐乾学和儿子徐树榖多次向王翚转达纳兰性德的盛情,但王翚几番推辞,后来终于被纳兰性德的神交之切和雅意所感动,这才于1685年第二次进京。徐树榖给王翚的赠别诗序,就道出了王翚二次进京的始末。
王翚 《仿巨然燕文贵山水图》 卷(局部)
王翚这次入京,似乎准备好了到京城以后的大规模的绘画活动,所以特意带了高足杨晋。但王翚此行却因纳兰性德突然离世,没能真正实现入京绘画的预期。不过,从王翚在虞山受到北京的邀请、在京城受到高级官员的接待,以至南归时受到京城官僚的隆重送行,都产生了较大规模的影响。王翚从北京回南方的途中,在到任县看望另一位名列“清初四王”的王原祁,又经金陵、武进、无锡到虞山一路南还,与朋友诗画投赠。特别是秋天到达金陵后,南京友人余怀、倪灿、王概、王蓍、汪楩等为王翚这次北京之行题诗、题跋。从北至南,一路上对此事件的传播度非常广泛,直到第二年(1686年)的夏天王翚返回虞山,仍有人为他作南还诗。王翚毅然南还的事情,被朋友刻画为“先生之归也,如神龙见首而不见尾”的神秘感和“掉头单骑出都门,高贵攀留绕朝策”的清高形象,成为一时美谈。
王翚 《溪山雨霁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北上入京和南还虞山这半年多的经历,是王翚作为一名来自南方前朝“遗民圈”的画家对南北关系的一次试探,他出发时的踌躇和推辞、吊唁时对满族官员克制性的礼节,以及坚辞南还的决定,都可以看出他对南北关系的反复衡量。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一次在南北之间选择中的完美处理。王翚作为一位职业画家,来京以及南归受到如此隆重的接待,除了和邀请者的高贵身份有关,恐怕也和这个时代南北方关系缓和,以及他所身系的南方遗民文化圈有一定的关系。
王翚等《康熙南巡图(卷三 济南至泰山)》
后来,王翚又在王掞、王原祁和宋骏业等人的共同促成下,于1690年冬第三次进京。表面上看,王翚入京“恰逢”皇家巨制《南巡图》的任务下达,而他来京的时间却是在宋骏业奉命绘南巡图之前。宋骏业与王原祁匆忙邀王翚来京指导绘画,并请杨晋同来,赴京一切事宜均由原祁和宋骏业安排妥贴。所以也不能排除他们已经提前得到绘制南巡图的消息,在为此做准备。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