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练字是什么意思(临写欧阳询楷书)
导语:浅谈读帖、临帖的一些方法,从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说起(四)
从古到今,学习书法者都离不开临帖。临帖就像一把开启书法大门的钥匙,是书艺提高行之有效的方法。
读帖,是临帖的敲门砖,是临帖的前提。在选择一本要临习的字帖过程中,其实就进入了读帖的过程。这个时候是大致地、粗略地读。临楷书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帖、临行、临草、临篆、临隶又有哪些?这时都可以随意地翻翻看看,最终确定临哪个。当确定了自己要临的帖之后,就要静下心来精读。
这就是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说的“察之者尚精”。下图是我用钢笔临的从“秋”字到“吕”字,还有很多不到之处,我还在反复临习中。我也是一边学习一边给书友们分享,全当抛砖引玉,给书友们提供一个参考。
临帖反色处理图
临帖原图
精读,可从三个着重点入手:
第一步,从单字入手。第二步,从一行或一列入手。第三部步,从通篇入手。因我现在只是从单字入手,所以今天就只分享我单字部分。等以后再聊第二步和第三部的问题。
初临一本帖,必先从单字入手。读帖是为临帖服务的,也必从单字开始。因我在临欧阳询的行书《千字文》,就以今天要临的“秋”到“吕”十个字分享一下我的浮浅认识。不妥和错误的地方还请多多指正。
1.“秋”字
秋
“禾”字旁在这里与楷书在字形和笔顺上都发生了变化。“禾”部首撇的起笔和第二笔竖钩的起钩处决定了整个字的高低。这两个笔画的高低和姿态把握好了,整个字就好把握了。右部“火”的竖撇高起向下行笔,快过竖撇的中部时稍用力加粗笔画向左由慢到快、由重到轻撇出去,末端出尖。因左部“禾”字旁竖钩的倾斜,右部“火”的竖撇一定要正,最后反捺要重。使整个字看上去平衡。
2.“收”字
收
左部一点一竖。点如高空坠石用在这里恰如其分。竖画起笔轻收笔重,要挺直。右部短撇起笔高于左部竖的起笔,像一个变长的左点。第二笔藏锋抗肩,要粗、短。第三笔对准第一笔撇的收笔处起笔大弧度向左撇出去,最后一笔反捺要长,但收笔不能低于左部竖画的收笔处。
3.“冬”字
冬
首撇短,横折撇的撇要长、轻盈;捺画一波三折,从起笔开始相对其他笔画来说都要较重,收笔高于撇画。最后两点一笔连带写成,上一点略轻,下一点略重。
4.“藏”字
藏
笔画较多,上下舒朗,中间紧密。千字文里的行书草字头写法大同小异,这是规律性的总结。写好一个其他就都不难了。读帖要善于找到规律性、普遍性的东西。再比如还有戈钩的写法也差不多,与下面还要介绍的“成”字、“嵗”字的戈钩的钩基本不出钩,取法王羲之的字。撇画是带有一点弧度的兰叶撇,还有点的写法都类似。这也是欧字笔画的特点。
5.“闰”字
闰
闰字的笔顺是先写左竖,轻起重收,有一定的斜度。再写点和横折竖钩。最后写里面的“王”字。难点是门字框的横折竖钩。
6.“余”字
余
左部撇要长,要伸展,竖提起收笔都要重,提画略出一点牵丝;右部长撇高起,要比左边的撇画起笔要高。反捺、中间两横都不要写长。竖钩的底部要略高于左边竖提。
7.“成”字
成
先写撇再写横。戈钩中部弧度勿大,难点是各笔画的姿态要把握好。既要有左倾之势,又要重心平稳。体会欧字造险之妙。
8.“岁”字
岁
“山”字中间竖笔高起,要写长一些,底部切斜角度要大,但不要写宽。下面整体和上面讲到的“成”字姿态差不多,只是里面的笔画不同。
9.“律”字
律
双立人物写长,注意第二撇和短竖的起笔位置。右边第一个长横插入到双立人两撇的空隙里,下面三横布排要匀,最后一横稍长一些。主笔悬针竖高起,写得要长、要有力、要居中。
10.“吕”字
吕
整体偏小,第一笔的撇画,和下面口子的第一笔短竖的角度,都有做倾之势。口的横折和最后一短横笔画偏重一些。同样是为了达到平衡。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曲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