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田园隐逸之情看一代文豪的心路转变的诗句(苏轼田园诗句有哪些)
导语:苏轼的田园隐逸之情,看一代文豪的心路转变
导言:
苏轼是宋代文学的巅峰代表,在诗词、书画、文章等领域皆是当世一流。尽管苏轼屡遭坎坷,一生磨难无数,但其思想却保持着绝度的自由和乐观。中年之后的苏轼,有着颇为丰富的人生经历,其思想贯通儒道佛三家,并逐渐向田园隐逸的生活转变。
苏轼雕像
一、生平经历与思想转变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氏。苏轼出身于寒族地主家庭,祖上为初唐名臣苏味道。受父亲苏洵影响,苏轼和弟弟苏澈从小便深受百家学说熏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高中进士,并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青睐,自此步入仕途。后者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轼后来的文学创作。
纵观苏轼一生,他在政治生涯中屡遭挫折。王安石变法时,苏轼与他产生分歧,不得已请求外调,先后任职于杭州、密州、湖州等地。此为一变。在此期间,苏轼依然不加收敛,常以写诗进行讽谏。&34;爆发后,苏轼因此遭到小人陷害,在经过四个月的牢狱生涯后,被贬谪到黄州。此为二变。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苏轼主张&34;,遂遭到旧党排挤,继续在杭州、颍州、扬州等地就任,不得入京参与朝政。此为三变。新党再次上台之后,苏轼又遭到进一步打压,被远调惠州、儋州等地。
王安石画像
正是人生中的多次坎坷,让苏轼的眼界、家国情怀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也因为仕途上的屡遭挫折,苏轼在人生中后期追求闲适淡泊的田园隐逸之情。而苏轼思想和创作的明显转变,便是以贬谪黄州为分界线。
在前期,苏轼以儒家思想为主,积极参与时政,写下不少政论、史论以及诗歌。在这些创作中,苏轼不仅有积极入世的精神,还存在明显的历史忧患意识。如《留侯论》、《封建论》等文章,以善于说理为主;而诗歌《吴中田妇叹》、《山村五绝》等,表达了苏轼渴望针砭时弊、体恤民生的政治需求。
到了后期,苏轼的思想虽仍有儒家学说影响,但其中更夹杂了大量的佛道之学。尤其是道家,苏轼崇尚老庄的旷达精神,以外儒内道的思想倾向,寻求自己在逆境之时的精神解脱。在此时期,苏轼逐渐归于田园隐逸,并以出世的风格谋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二、旷达词风与隐逸情结自古以来,隐逸情结便贯穿着封建文人的心路历程。以儒家为例,圣人孔子便主张&34;,而&34;便是孔子的出世情结。孟子也曾提到:&34;。苏轼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当仕途屡次遭受挫折时,便自然产生了出世般的隐逸情结。
苏轼像
在贬谪黄州后,苏轼大量阅读佛老之学,并从中悟出&34;的人生哲学,以保证自己在政治失意时,依旧拥有高度的精神独立和自由。在这种思想倾向下,苏轼词风逐渐以旷达之意为主,并体现出对隐逸归乡之间的渴望之情。
(一)旷达词风的形成
苏轼词的创作,始于杭州时期。与大多数文人相似,苏轼当时作词,多为消遣应酬之作。杭州任满后,苏轼又赴任密州。在此期间,苏轼打算北上与弟弟苏澈见面,只因天气寒冷,计划得以搁浅。屡屡失意的苏轼为了排解心中忧愁,遂经常作词舒缓心情。
在黄州任职期间,是苏轼创作的高峰期。这一时期,苏轼词风开始转变为旷达。叶嘉莹先生说过:&34;如《哨遍·为米折腰》下片中写道:&34;
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之间,苏轼早已看淡功名利禄。他在黄州躬耕而作,体验陶渊明般的田园生活。面对往事种种,苏轼一笑置之,只求寄情于山水之间,从而得到自然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与最初刚到黄州时的仿徨相比,苏轼选择直面人生,甚至以幽默从容的态度接受新的生活。
苏轼作品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旷达词的巅峰作品。苏轼与友人出行,归程途中遇到大雨。与苏轼的政治失意比起来,这次大雨算不得什么。苏轼的态度有些戏谑,甚至充满了&34;的态度。(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但一句&34;却又表达了苏轼在遭遇挫折之后,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最后一句&34;,更体现出苏轼思想中的绝对自由。
(二)隐逸情结的出现
苏轼的隐逸情结,始终贯穿着他的一生。在贬谪到黄州之后,苏轼有机会重回田园生活,由此便导致这种思想倾向尤为突出。前面提到,苏轼出身在一个寒族地主家庭。可见苏轼年幼之时,便生活在田园之中,这种环境深深影响着他日后的创作。苏轼早期作品便曾写道:&34;尽管这也表明了苏轼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却是他官场得意的写作,并不包含隐逸情结。
苏轼黄州所作《寒食帖》
年过四旬时,苏轼在徐州任职,写下过《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一词。其中&34;这一句,即表达了苏轼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点明了自己在官场之中的身不由己。此时的苏轼,与大多数怀才不遇的文人一样,将归隐看成是一种发泄。因为仕途不顺,这才生出暂时性隐退的想法。可想而知,苏轼虽然寄情于田园生活,但他心中更多还是对官场名利的&34;,由此引发出&34;的隐逸之情。
来到黄州之后,苏轼跟随陶渊明的步伐,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并逐渐找到了真正的解脱。如上文中提到的《哨遍·为米折腰》:&34;苏轼便以这种躬耕之乐,寻求精神之自由解放。
此外,苏轼还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写道:&34;不难发现,苏轼一改迟暮间的感伤之态,话音反转之间表明自己对人生的积极态度。通过自强精神,也足以体现苏轼天生乐观旷达的性格。
苏轼影视剧形象
此时的苏轼,已经将儒释道三家的学说贯穿己身,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真正热爱,领悟到了超脱般的隐逸生活。在这之后,苏轼对人生的态度,也变得更加热爱。他醉心于书画创作,流连于山水之间。在写文记志的空余时间,苏轼还沉迷于美食美景,常于友人谈天说地。这样旷达的苏轼,他的精神高度才为世人所赞叹。
三、心路变化的四个阶段总的来说,苏轼的心路变化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苏轼仕途顺利,正是人生之中最意气风发之时。在此时期,苏轼积极参与朝政,文章中充满了年轻人的锐意进取和大胆谏言。而第二、三、四阶段,都是苏轼隐逸情结的不同层次的体现。
(一)失意愤怒到自我安慰
乌台诗案后,苏轼和大多数文人一样,产生了消极避世的思想。在此期间,苏轼的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对自然生活的描写,借悲凉萧瑟的意境,来表达自己孤苦忧愁、郁郁不得志的情感。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写道:&34;不过,苏轼遭受了如此重大打击,他并没有颓废下去。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词作中,苏轼自我安慰思想倾向逐渐显露出来。
相传为苏轼发明的东坡肉
(二)寄情山水与思乡归隐
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苏轼来到黄州,开始体验田园山水生活。在效仿陶渊明的道路上,苏轼在作品中寄情于山水之间,一副恬然自得的心态。苏轼此时的隐逸情结,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热衷。在不断自我安慰下,苏轼作品又开始涌现出超然物外、淡泊旷达的思想倾向。如《满庭芳·蜗角虚名》中写道:&34;
苏轼画像
(三)绝对自由和物我两忘
在贯通佛、道两派学说后,苏轼又开始追求真正的隐逸。这是古之贤者孔孟、老庄才达到过的境界。在此时期,苏轼彻底放弃功名利禄,从而寻求到绝对自由,达到&34;的精神状态。如《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写道:&34;这便是苏轼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以无比旷达的胸襟气度,来展示自己彻底解脱的隐逸情结。
参考文献:
《苏轼全集》
《全宋词》
《东坡词研究》
《百部丛书集成》
《宋苏东坡赤壁赋/桤木诗卷他》
《苏轼与佛教》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