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搭便车智猪博弈的意义(“搭便车”现象)

导语:智猪博弈,《搭便车》策略:

假设你是一个创业者,你公司有一个很好的创意--擦天花板的机器人。天花板上其实是有不少灰尘的,但是人们通常不重视,也很难擦到,这款擦天花板的机器人刚好能帮助人们解决这个问题。你和你的团队集中全力研发,很快将产品推向市场。果然,这款擦天花板的机器人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你们特别高兴。

可是,几个星期后,你发现某家电巨头也推出了一款擦天花板的机器人。因为这家公司的研发实力强、市场渠道广,这款新产品的销量很快就超过了你公司的产品,甚至使你公司的产品出现了销量下滑的势头。你非常痛苦,也非常气愤: 你们这样也太不像个大公司了吧?

先别生气,这样的事情其实一点都不奇怪,甚至很正常。

为什么?

你需要理解一个非常经典的博弈论模型---智猪博弈。假设有一个很长的猪圈,猪圈的两端分别是杆子和食槽,这一端拉杆,另一端才会有食物掉入食槽。现在,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谁跑去拉杆,都要在一来一回的路上消耗不少能量,而且,守在食槽旁的猪更占便宜,可以先吃到食物。

问题来了:谁去拉杆?

假设大猪和小猪跑一个来回的消耗都是2,食物掉一次是10份,我们用一组数字来量化思考一下,会发现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小猪、大猪都不拉杆。谁都没得吃,收益都是0。

二、小猪拉杆,大猪不拉杆。小猪去拉杆来回消耗2,当小猪跑回来吃时,大猪已经吃掉了9份,小猪只抢到1份,那么,小猪收益是-1,大猪是9。

三、小猪、大猪都拉杆(拉杆两次,只掉一次食物)。消耗都是2,大猪跑得快、吃得多,吃了7份,而小猪只吃了3份,那么,小猪收益是1,大猪是5。

四、大猪拉杆,小猪不拉杆。小猪在大猪跑去拉杆时先吃了2份,等大猪跑回来还剩8份,大猪吃得快,抢了6份,小猪又吃到2份,那么,小猪收益是4,大猪也是4。

在上面这个收益矩阵里,有占优策略吗?

有的。对小猪来说,等待优策略。如果大猪拉杆,小猪等待的收益是4,比拉杆的收益1大;如果大猪等,小猪等待的收益是0,比拉杆的收益-1大。所以,无论如何小猪都会等待。

如果小猪无论如何都会选等待,那么大猪的策略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拉杆。选择拉杆,大猪的收益会从等待的0 变为拉杆的4。

可见,大猪拉杆、小猪等待是一个纳什均衡,如表:

这对我们的创业启发是什么?

对小公司来说,等大公司教育好市场后“搭便车”是最佳策略【而不是自搞研发、搞投入去教育市场】;而对大公司来说,在一个小公司都想搭便车的领域里,只好选择“还是我来吧”。

但是,如果小猪就是要选择“拉杆”,也就是提前进入,承担“教育市场”的工作呢?那大猪会求之不得。大猪会等在食槽边,等小猪真的教育了市场,并且真的“掉食物”了,迅速推出自己的产品,抢夺胜利的果实。这就是小公司一旦验证了“擦天花板的机器人”这个市场存在,大公司就一定会进入的原因。

早期小米也想做智能手表,但它没做,为什么?

当时如果小米对用户说“你们需要一款智能手表”,用户可能会想:手机这么好用,为什么要用手表啊?对早期的小米公司来说,教育用户发现智能手表的价值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而苹果这只“大猪”来做这样的事就轻松得多。如果苹果推出智能手表,很多用户会感觉一种新的趋势已经出现。而且,苹果把这个市场做起来了,整个供应链、配套产品、上下游关系都会更成熟。

后来,小米跟着苹果推出了小米智能手环,口因为借力前行,整个市场的教育成本大大降低,最终小米智能手环反而卖到了“全球第一”。

现在回到开头说的那家研发“擦天花板的机器人”的创业公司。这家公司所做的事情就相当于“小猪拉杆”。这只“小猪”可能已经尝试了很多产品,从卷发棒、早餐机到吸尘器,突然之间发现“擦天花板的扫地机器人”火起来了,它赶快“冲回食槽边”,却发现“大猪”早就守在那里了。

另外,智猪博弈不仅仅会出现在大公司与小公司之间,也会出现在优秀员工和落后员工之间。

“大猪”(优秀员工)不断拉下“创收的杆”,食物源源不断地掉下来,但是“小猪”(落后员工)早就等在那里了。虽然它们吃得不多,但是毕竟不用花力气啊。这就是公司内部的“搭便车”现象。这对优秀员工是不公平的,很多人会因此离开。

所以,一个健康的思维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避免智猪博弈带来的“搭便车”现象,如果是创业小公司应该当小猪,等待; 而上班的时候则应该是大猪,主动拉杆。

而公司则会不懈地调整分配制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保护强者不被弱者占便宜。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