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丸的方解(理中丸用法)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理中丸解析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理中丸的方解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理中丸
病机及证候分析
中焦虚寒
失温
四肢不温
失运
不欲食、吐、利、腹痛
失化(土不_水)
抽搐
失摄
出血、喜唾涎沫
寒邪凝滞、心脉痹阻
胸痹
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阳气不足,作为气它还有固摄作用,也可以对于人体的津液的固摄、血液的固摄产生问题。所以在理中丸主治当中,有阳虚失血,病后喜唾涎沫。临床上有些,过去看一小孩子长期吐、利、泄泻的,经常流口水,病后喜唾涎沫,对津液失去固摄。阳虚失血,一般以下部出血居多,因为理论上讲,吐血、衄血、便血,以及月经过多等等,这个都可以,但一般以下部出血的为多。
我们教材的主治分几个部份,第一部份基本的中焦虚寒见证,刚才讲到的温煦的能力,四肢不温,四肢清冷,以及腹痛,喜温喜按,吐、利、呕吐、泄泻,以及舌像脉像,这是基本的。反应出中焦阳虚失去温煦,失去温通,失去温化以后的一个表现。
主治里还有阳虚失血,还有胸痹是由于阳虚之后相对的阴寒内盛,寒性收引气机不通,心脉痹阻,造成这种阳虚型的胸痹。这个方它是个基础方。所以即使是阳虚型胸痹用这个方,还要结合它具体的有没有瘀血阻滞,还是痰凝,痰湿凝滞,胸痹往往兼夹痰瘀。这来加减组成一些复合方剂。这个方是基础方,反应基础病机。包括病后喜唾涎沫,这都是阳虚不能固摄造成。
方义分析
温中祛寒
补气健脾
君
干姜
温中阳
内生之寒
温必兼补
臣
人参
温补脾胃
佐
白朮
健脾
使
甘草
助人参补气,调和药性
是温补结合。我们教材里面谈到整个温里剂概述里,也反复强调了,温和补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虚寒,是仲景时代,从他开始对后世影响很大。体现内生之寒,温必兼补,这样一个原则。这个方是很典型的一个方。君药,干姜,温中阳,侧重于祛内寒,温补脾胃,温脾胃阳气,和人参结合,温补结合。主要解决脾胃阳虚问题。
佐药的白朮是考虑到脾不健运,阳气不足,运化无力,用白朮健脾,帮助脾胃运化。用甘草既能帮助人参补气,又能调和药性。使药力持久发挥。因为做为丸剂,它是服用较持久,丸者缓也。
理中丸,如果要它发挥作法迅速的话,仲景认为丸不及汤。就要用理中汤、人参汤治胸痹这一类,要比较迅速打开这种阴寒凝聚,用汤剂较好。
方义分析,过去医家有并不统一,有些认为应该人参为君,认为它阳虚,本质上还是虚,所以应该用人参为君药,这类医家意见占少数。比如成无己的解释,《伤寒》方君臣佐使,他就认为人参为君。多数的认为应该生姜为君。毕竟是以寒为主。实际上整个《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仲景方,可以发现,人参为君极少。人参,仲景几乎时候都不作君药。他虽然没有明确君臣佐使,从它的地位,针对很多方里用的地位,它实际上除了助正祛邪,它补气方面大多数是一个辅助地位。而当时的用方用药,作为寒证,对温这个是很突出的。这是理中丸的方义分析。
同时我们也谈到汤和丸,在力量和发挥作用方面的一个差别。
配伍特点
温补并行,以温为主。
辨证要点
四肢不温,腹中绵绵作痛,呕吐,便溏(吐利),舌淡苔白,脉沉细。
为温中祛寒的基础方,代表方。
从这个方里,刚才提到腹痛,历来多数认为是脾胃本身阳虚,寒性收引造成腹痛,也有一部份因为提到腹痛,把肝结合起来,认为是由于脾胃阳气不足,相对就会肝旺。因为肝脾的关系,即使肝本身不旺,土虚就要木贼,就这样一个关系。但理中丸用药,这个基础方这方面并不突出。有时会看到参考书提到。从中焦阳气虚,由土不荣木,反过来可以引起这种肝脾不和,这里理中丸有一系列的加味方剂。
加减及附方
阳虚甚
肢冷,下利清谷
加附子,肉桂。
附子理中汤,桂附理中汤
纳送升降失常
胃不纳谷
不欲饮食
加山楂、麦芽、神曲
楂曲理中汤
胃不降浊
呕吐
加砂仁、半夏
砂半理中汤
脾不运湿
湿滞为痰,兼咳嗽吐痰
加茯苓、半夏
理中化痰丸
我们这里往往以附子理中丸做为一个代表。下面还列了一些楂曲理中汤,砂半理中汤,理中化痰丸这些。还包括连理汤这类,供参考了。因为临床常用附子理中丸,有单加附子,有加肉桂成桂附理中,住方面用得多一些。它的特点,中焦虚寒比较重的,特别是在四肢不温,或者吐利。特别泄泻比较突出的,往往加附子,增加温阳的力量。有的说这是加附子,脾肾都阳气不足,这个不一定,就是中焦虚寒,加附子,附子理中丸还是很多这样用的。加肉桂当然温阳力量强,加了肉桂以后,一般都涉及到脾肾阳气都不足。
加减变化
气机阻滞
脘腹胀满
+ 枳实、茯苓
枳实理中汤
出血
吐血、便血
+ 黄耆、当归、阿胶、艾叶
胶艾理中汤
月经延长、漏下
+ 艾叶、益母草
固本止崩汤
吐涎沫
+ 益智仁、山药
表兼风寒者
+ 桂枝
桂枝人参汤
这是一些理中丸基础的化裁方,或加减方法。供参考。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理中丸解析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