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东汉为什么衰亡(东汉为什么会灭亡)

导语:强大的东汉为何衰败?一首童谣给出答案

作者:我方团队子繇

我们看汉朝历史,往往会选择性地跳过东汉一朝。对于不少人来说,西汉的“痞子皇帝”刘邦、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丝绸之路、封狼居胥、昭君出塞,总还能道出一二,而汉末与三国这段时期,群雄纷争、三足鼎立人们更是如数家珍,但偏偏就是东汉,似乎被这一前一后的锋芒所掩盖了。

但是别忘了,曾经打得匈奴奄奄一息的虽是西汉王朝,可是最终将匈奴赶出中原的却是东汉王朝;西汉有封狼居胥,东汉便有勒石燕然;“十三勇士归玉门”是在东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也是在东汉,东汉的强盛毋庸置疑。只可惜,如此强健的躯体内却深藏着一个陈年痼疾,因久不能除而终至无力回天。

一、一首民谣道出的陈年痼疾

东汉时,民间流传着一首民谣:“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这唱的是,州郡的文书一旦下达便要雷厉风行迅速执行,而对于皇帝的诏书便是束之高阁也无妨。细细咀嚼之下便让人不寒而栗,由此看来东汉时所谓的皇权专制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权利不在皇帝手中,却是到哪儿去了呢?——在门阀士族手里。

东汉的门阀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和帝时的司徒鲁恭,其先是鲁国皇室,鲁国被楚所灭后,族人便迁去下邑,世代担任二千石官员。鲁恭的父亲曾任武陵太守,弟弟鲁工为侍中,儿子鲁谦任陇西太守,可以说是父兄子弟皆在朝为官。再说南阳阴识,其先出自管仲,百年来家累千万,到西汉时,阴子方有田700余顷,舆马仆隶数众。刘秀、刘縯起兵时,阴识率宗族子弟及宾客千余人相随。门阀士族自春秋战国时萌芽,再经由西汉一朝的百年发展,终是在东汉时一朝爆发了。

二、前朝黑锅后朝背

所谓门阀,就是世代传承的名门望族。向来都说“富不过三代”,若要富过三代如何?只要大权在握即可。对于富商大贾来说,要是能以财致官便得保世世富贵。但西汉初年的富豪们还没有这个机会。西汉早期朝廷仍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仅禁止商贾做官,就连在平时的吃穿用度上也有严格的限制。比如,商人不能穿丝制的衣服,出行不能乘车等等。

到了中期,起初汉武帝还想尽一切办法来打压商贾富户,甚至还别出心裁地推出了“算缗”“告缗”之法。但由于武帝后期的军资耗费和宫廷的奢靡浪费,一度造成国家财政紧张的局面。为了缓和状况,朝廷不得不采取入粟补官和卖官鬻爵的办法,富豪地主们由此便迎来了进入仕途的机会。

此风一开便一发不可收拾,这些豪强地主既获得了政治权利,又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西汉后期,富豪大族的仕进之路便再无甚阻碍了。这就为东汉门阀士族集团把持政治的局面埋下了隐患。

自然西汉埋下的坑还不只这些。秦朝的军功爵制培养出了大量的军功地主,汉朝建立后不久,刘邦就下诏“复故爵田宅”,便是承认了秦时因功所赐田宅爵位的合法性,也就相当于给了秦朝的旧贵族旧地主继续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此外,刘邦还新扶植了一批军功地主,凡是替他打天下出力卖命的军士都可以赐爵到第五级,原来就已经超过第五级爵位的人可以再加一级,七级爵以上的人可以食邑,七八级爵以上的高爵者在田宅上还有优待。而更加实在的是,这些爵位和特权还都可以世代传袭。

汉武帝时颁行了一套新的选官用人制度,即察举制。本是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没想到无形中也为东汉门阀的火又加了一把柴。这些通过“举孝廉”而进阶官途的士人阶层成为了新一代的官僚地主。他们依赖恩荫制而逐渐发展壮大,又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仕宦选官的权利,这便成为了东汉门阀的第三类来源。这些掌权的地主豪强在西汉慢慢坐大,就连最后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也是豪强地主家族出身,如此一来,怎叫门阀在东汉不发展壮大?

三、挖不完的坑填不满的洞

西汉给东汉挖了三个坑,而东汉还没来得及填坑,反倒又给自己挖了不少坑。虽然东汉开国功臣群体的整体素质跟西汉相比,远远高出了一截,毕竟刘秀的出身不低,跟着刘秀一起打天下的那帮人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辈。再加上刘秀为人仗义,对待开国功臣又十分友好,“退功臣,进文吏”,但刘秀是以极高的经济待遇和政治荣宠来换取他们手中的权利。这些家族远离朝政纷争,退居地方上慢慢坐大,逐渐成为了地方上手握大权的勋贵豪强之家。

东汉早期的名臣,大都是深受儒学熏陶的知识分子。儒家知识分子讲究学派与师承,这样便形成了一个相当庞大的门生依附群体。甚至只要听过一两句讲学的都能攀上师生关系。学派中只要有一人入仕,那这一整个学派就绝不会置身于政治场外。而那些勋贵豪强与这些文学士子又并非完全独立的两个群体,此中关系相互勾连、盘根错节,直至剪不断也理不清。这么一大张人际关系网一旦运作起来,不管是鲸鱼还是虾米都能牢牢网住,一个不剩,任凭统治者将权利抓得再紧,也架不住这日日网月月捞。

眼看着门阀士族壮大,帝王们也不是全无作为,东汉初期的前三代君王不断出台各类地方政策打压勋贵。甚至还效仿西汉的察举制,希望为朝廷重新培植新的势力。但此时门阀势力已经深入地方,他们掌握着地方推举人才的声望,好好的人才选拔制度,最后竟成了豪强大族轮流坐庄的权力游戏。甚至穿越一点来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在此时已经初现端倪。

门阀的壮大喻示着东汉王朝已经是命不久矣,但他们发出的最后一击,却是借由那场黄巾起义所带来的契机。起义一开始便以不可挡之势,冲击了东汉外强中干的军事体系。朝廷为了挽救危局,允许各地自募乡勇。这样一来,地方豪族看清朝廷实则已经中空,大批门阀纷纷借机扩张势力。最终,起义是被镇压了,但地方割据势力也就此形成,而紧接而来的王朝覆灭与群雄争霸,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参考资料:《后汉书》、《不容青史尽成灰》、《东汉门阀的来源和特征》

东汉骑兵比西汉少,却为何常以少胜多?关键一个科学突破

东汉常备军稀少,却为何能控制广袤边疆?两大冷门技术功不可没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