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道德经提升自己(道德经如何修炼)

导语:《道德经》阅读提高自己的修养(二)

道德经提升自己(道德经如何修炼)

《道德经说什么》—西安交大韩鹏杰老师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来悟。,文化最高的目标是“悟道”,老子的道有两层含义:一层叫天道;另外一层是人道,也就是他讲这道落实到我们日常的现实生活中。

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在什么时候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方向和目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的四大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永远是道路自信排在第一位的原因。第二个需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规则和境界。有了规则和境界,社会才有秩序,社会才会稳定。第三个需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红线和底线。艺人吴某凡就是没有底线,最后终于出大事了。

方向、目标、规则、境界、红线和底线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悟出来和遵守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可以言说的道,便不是恒常的道;可以定义命名的名,也不是恒常的名。天地开始的时候,把它叫做“无”;万物的母亲,把它叫做“有”。所以常处于无,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常处于有,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有和无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个方面,来源相同但名称不同,幽暗深远,叫做“玄”。玄之又玄,是一切奥妙的根本门径。

理解道德经的两扇门就是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最主要的核心就是“无”。生活中大家都看到有形东西的作用,金钱财报财富这都是有形的。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东西是无形的,却力量无尽。精神有形状吗?信仰有形状吗?理论有形状吗?都没有。可是假如我们只看到有形的的作用没有看到无形东西的作用,那我们的物质世界越发达,我们的精神家园就花果飘零。

我们每个人是一个肉体,这叫做“有”,可是每个人都有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可是大象无形的,没有精神世界只剩下一个肉体,那叫行尸走肉。所以任何一个事物都有“有”和“无”两个方面,所以我们观察一个事物也应该是这样,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

一个民族只看见有形东西的作用,看不见无形东西的作用,这个民族真的就没有希望了。所以老子告诉大家,你把有和无两个方面都看到了,这就是一个高级的思维水平,叫做玄。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