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县是哪条河(盐津县属于河南哪个市)
导语:盐津县和延津县,你能分清楚吗?
国内有不少城市的名字很相似,有的是字形相似,如义马市和义乌市、开封和封开;有的是读音相似,如大竹和大足、台州和泰州。字形相近一般情况下还不容易出错,但是读音相似的经常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麻烦。春运马上就要开始了,去车站售票窗口买票的时候,如果再带点方言口音,一不小心就买错票,坐错车就比较郁闷了。
最麻烦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汉字不同,但是读音完全相同。即使你普通话再标准,买票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听的人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如读音一模一样两个城市:盐津县和延津县,搞不好你想去河南,结果被车拉到云南去了。盐津县和延津县虽然不是太出名,但是却非常有历史,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两个地方。
(一)盐津县
盐津县,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云、川二省交界处,北接邵通市水富县、绥江县,东连四川宜宾,南连邵通市彝良县,西与邵通市大关县、永善县接壤。古代“津”为渡口,从“盐津”二字能大概猜出来它命名的缘由,因曾拥有盐井产盐并设渡口而得名。盐津古时为僰人居住地,境内有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的“僰人悬棺”遗迹。
盐津县建制始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名为开边县,治所设于滩头,隶属于犍为郡。唐朝时南诏归附后,隶属于云南安抚司。后世归属多有变迁,1917年才正式设盐津县。盐津县地处滇池东北高原乌蒙山脉北部斜坡地带,西南高,东北低。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为巩固帝国统治,遂在国内大修直道、驰道。从都城咸阳往南经巴蜀至云南也有一条道路,其中从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之间的道路宽5尺,就是著名的“五尺道”。现残存的长约350米的五尺道就位于盐津县豆沙关。
豆沙关,位于云南省盐津县城西南22公里,这个听起来怪怪的名字很容易让人想起萌萌哒的豆沙包。实际上,豆沙关地势非常险峻,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当地又流传着一句话:“不到石门非好汉,英雄要过豆沙关。”豆沙关古称石门关,因其对岸壁立千仞的石岩,被关河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门而得名。豆沙关是古代锁滇扼蜀的第一道险关,扼守由川入滇的交通要道。
石门关改名为豆沙关,据说是因为元朝时有个名为窦勺的将领在此守关,就将关名改为窦勺关,因和方言口音“豆沙”一词谐音,就演变为“豆沙关”。另外还有一个说法和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有关,诸葛亮率军至此关,守将就给他出了个难题---三天内将关河边上堆积的河沙中混入的豌豆捡出来。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将关口拱手相让。这问题虽难,却拦不住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他让人编了竹筛,很快就将豆子和沙子分离开来。后来石门关就变成了豆沙关。
图-盐津县豆沙关
(二)延津县
延津县,隶属于河南省新乡市,位于黄河以北,新乡市区以东约30公里。延津地势低平,为平原地貌,境内无山,不过延津县有点儿特殊的是其北部有大量连绵起伏的沙地。春秋时期置廪延邑,以境内有虚廪堆延绵不断而得名。虚廪堆就是假粮仓的意思。古代延津一带战事比较频繁,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对粮秣的关注度非常高,交战各方为了迷惑对方,不让对手知道虚实,往往会弄出些假粮仓来。
延津县还有一个很出名的古名---酸枣县,秦王政五年(公元前242年)置,因为境内多棘,“棘”就是酸枣树,看来延津县在古代酸枣树多得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可能和其多沙地有关,枣树喜欢沙土。西汉文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黄河曾在酸枣县决口。酸枣县发生过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最著名的就是东汉末年,袁绍、袁术、曹操等十几路人马汇聚于此,组成讨董联盟,史称酸枣会盟,联军被称为酸枣联军。宋朝政和七年(1117年)改称为延津县,因为有黄河渡口。清朝太平天国起义时,英王陈玉成被叛徒出卖就是在延津县就义的。
另外,延津县还和战国时期魏武卒的创立者名将吴起有关。在榆林乡沙门村与胙城乡十八里庄之间有个吴起城遗址,当年吴起曾在此屯兵守渡口。因吴起城形似鹅形,也被称为“鹅城”,明代诗人越应扬曾写过一首诗名为《吴起鹅城》:“戎马遗踪旧筑沙,太平犬不嗅村家。沧桑几变叹今古,俯仰中原重感嗟。”
盐津县、延津县你分清楚了吗?为了避免因为读音相同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以后说这两个地名的时候,可以在前面加上省名:云南盐津县、河南延津县,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娴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