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道德经如何断句(道德经停顿节奏划分)

导语:道可道?《道德经》到底该怎么断句

其实这个问题,我曾经在问答上写过。

首先我就很搞不懂,“道可道,非常道”这种乱七八糟的断句和解释,到底是由谁开始的,总之坑人不浅。

《道德经》真正的原句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原文根本没有“常”字。使用“常”字,是在汉代时,为了避汉文帝刘恒之讳,有了这么一个改动。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在避讳之风盛行的古代封建社会,这也没法改。但是到了今天,你还避什么讳?还不改回原文?念那个错的念出瘾来了是吗?

我们讲,你翻译古文,好歹得翻译原文。你翻译的东西连原文都不是,你翻译那些被改动过的东西,能体现出原文真正的意思吗?尤其像《道德经》这样字数不多,一字万金的文章,随便改一个字,那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因此,再说“非常道”,非什么常道?那不是原文。按照那个断句,“非恒”却又不是有明确意义的词组,所以说,这种断句很明显是不合逻辑的。我搞不懂为什么有那么多糊涂蛋去信它。

真正的断句该怎么断?“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这个断句,我已经多次解释过。

道,指事物的本质,名,指事物的表象,两者是一个整体,你可以把它俩统称为“道”。所以老子才在后文中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件事物诞生,人接触到以后,认识、了解这事物,会初步给它下一个定义,并且认可这个定义,就是“可”;但是,人是不断进步的,在人进步以后,会重新认识、了解那事物,推翻曾经的定义,这就是“非”。

这种“可”“非”不断循环,观念不断更新的过程,就是“道”。

比如,人类认识自己居住的空间,最开始的观念就是最基本的二维观念,天圆地方,那这就是道可、名可;再往后发展,人类认识到,自己是居住在星球上的,并衍生出了地心说,天圆地方的观念是错误的,那这个时候,天圆地方就成了道非、名非,地心说就成了新的“可”;时代再继续发展,人类又知道地心说也是错误的,地心说就成了“非”,而日心说成了新的“可”。

亿万年来,整个地球都是按照这个模式来运行的,观念的不断更新、完善,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惟一方式。老子将这种情况的本质,概括为“道”。

要不怎么说“道法自然”呢?可、非不断重复交替,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它既是自然而然的,同时也是不可逆的。所以,又说大道无形,大道无情,大道无名。这不正是自然规律的最真实的写照吗?

因此,才有了下文的“无,名天地始;有,名天地母”。

“名”是一切事物外在的表象,当你不了解某事物的时候,你只能从“名”也就是其外在表象开始了解。

无,是事物虽然存在,但人不知道,这也是一切事物最原始的状态;有,是人已经知道了事物的存在,于是,围绕着这件事物,会诞生出无数种可能,所以它是“母”。

恒无,欲观其妙;恒有,欲观其徼。

欲,造字本义是,人走在看不见尽头的山路上,只知道要继续往前走。

徼,造字本义是,明言强令对方前往,当“促使某人去发现什么”讲。

恒无——世界上永远有很多事是人类未曾了解的,只有一直前进,才能发现这些神奇的新事物;恒有——世上的事物永远有无数种可能,一直前进,才会发现这事物到底会有什么变化,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老子的理论是很客观的,但是到了今天,貌似有些人要把《道德经》当成法术指南来读,且不说这类人是不是想瞎了心,好歹你也得翻译对了呀。

你真拿《道德经》当修仙宝典,照着它学,你会飞了,但是你的翻译错误,导致你飞半道法术失灵,从天上掉下来了可怎么办?而且随地乱扔垃圾要罚款的,何况我也不知道该把这种歪读曲解《道德经》的玩意分为哪一类垃圾呀!

最后,很多人可能仍不知道,《道德经》其实原本就分为《道经》和《德经》,王昶曰:“碑(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上卷题《老子道经》,下卷题《老子德经》,皆道、德分见,未尝混而为一,则玄宗所注 ,实从古本如此。”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