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再读《乡土》作文(读《乡土》读后感)

导语:再读《乡土中国》

非常开心能够有幸再次拜读费孝通这一版的《乡土中国》,当我将这本书拿在手中的时候,心情莫名激动,期待着重读《乡土中国》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悟。

之前读《乡土中国》时是怀着一种对费孝通崇拜的心情来阅读的,只觉得费孝通是将中国乡土文化写得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一个作者,并且让我通过本书了解了许多中国的乡土文化。再读《乡土中国》时心情难免不同,本着继续挖掘本书内涵的目的,这次我放慢了阅读本书的步伐,逐字逐句,似乎想要钻进作者心里一样来阅读本书。

《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包括《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等十四篇论文,分别乡村社区、文化传递、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本色。《乡土本色》可以算是全书的一个总论,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

随着社会不断的变迁,费孝通所定义的乡土性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不仅仅体现在乡土性的表面,更深层的地方也在发生着变化。

让我们对费孝通所定义的乡土性带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与现阶段做个比较: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与之对比的是社会高速发展下的农村已完全脱离了靠地谋生的境况,基本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人力需求大幅度下降。

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现阶段是乡下人大部分劳动力已经全部走进大城市,留守的只剩老弱妇孺,种地糊口已成为过去式。

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随着外出务农的人越来越多,乡村人口也在急剧下降中,在外闯荡成功的人多数已在城市安家立业,乡村已不再是终老的良乡。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国乡土已非往日的中国乡土,它的变化之大是跟随着社会发展的迅猛性来决定的,只是不知道若干年后的乡村是否会变得和城市一样,人们的思想以及文化能否和世界接轨。

其实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乡土中国》始终代表着一个时期的中国乡土特色,它是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代表作,是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基本特性的重要依据,它是一个时代的丰碑,也是永不磨灭的精神。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碧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