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史记该怎么读(读史记应该怎么读)

导语:史记的读法:如何读史

史记该怎么读(读史记应该怎么读)

书籍信息:《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

豆瓣评分:8.3分

在阅读完这本书时,我写下一段简短的评论:

“读完《史记的读法》,我了解到阅读历史应该有的态度以及思考模式。总结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不单单记录史实,而是去理解人的行为与动机;“通古今之变”是扩大历史的时间维度以及空间维度,这样就可以更加全面的看到历史背后的导引索。”

这本书其实不仅仅讲述如何阅读《史记》,更是延伸到如何看到历史。作者杨照通过从司马迁的《史记》切入,通过层层剖析本纪、列传等章节的关联,向我们展示了司马迁的伟大之处,即作为一个史家应该具备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两点,即太史公司马迁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我也将以此破题。

一、究天人之际

我较为看重《高祖本纪》以及《项羽本纪》,因为这两篇本纪不仅将楚汉争雄勾勒出来,而且也让我们去思考时势与英雄的关系,也就是天与英雄的关系。同时司马迁将《高祖本纪》跟《项羽本纪》放在一起,本就是为了让后世读者可以对比这两个碰撞时代的“楚汉双雄”。

司马迁写《史记》的第一条信念就是要“究天人之际”。在《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中,秦末大乱的时机就是“天”,项羽掌控不了,刘邦也掌控不了。在此之下,无数人前仆后继参与在灭秦的战斗中,其中不只是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也有为秦带兵的章邯这些人,可以说他们都在秦末大乱的时机中,也就是天所塑造出来的环境下得到不同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怎么兴起又怎么衰亡,跟他们的身份事迹都没有关系。因为,如果他们不去做,也会有别人在天所造成的环境下去做的。因此,历史真正要探讨的,是除开这些客观存在下的,参与历史事件中的人物的个性和能力。

时局的变化不是纯粹混乱或者偶然的。无数人用不同的方式应对身处的环境,但是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知识和能力。想要在混乱到统一的过程中成为赢家,就不能全靠偶然、运气,而是弹性。

此外,我们都知道在秦末大乱中,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后失败了,不能灭秦,而秦的覆灭最终是由项羽完成的?又或是,项羽占领了整个天下,放在那时的时局中,项羽几乎是独大的一个英雄,为什么没有保持住那样的地位与权利,最后输给了汉高祖呢?

现在,让我们走近项羽,我将《项羽本纪》翻开。司马迁用寥寥数笔就将项羽的身份与其性格勾勒而出。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式。”

然而,再对比《高祖本纪》,我们来看看司马迁是如何交代高祖的身份的。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这几句话言简意赅。因为他彰显了刘邦的出身是如何平凡。

接下来,司马迁记录了一件非常精彩的事情。项羽叔侄见到了秦始皇巡行天下,项羽见到了始皇帝的阵仗,忍不住自语到:“彼可取而待也。”刘邦因为做亭长经常到咸阳出差,因此也见到始皇帝的行列。他感叹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通过这两句的描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人的性格差距。

经历数年,最后两个乘时势而起的英雄终于要签署协约了,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但是高祖阵营中的陈平和张良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从地图看,汉的阵营所占的地方已经远远大于了项羽。于是,这两人得出的结论是:“此天亡楚之时也。”

“天”意味着这不是人创造出来的时势,是一个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变化所产生的状况,不由个人控制。天对楚如此不利,如果这时候养虎为患,让项羽恢复实力,那么刘邦不一定最终赢下天下。所以,有时候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一定的机会,而且是客观的机会。

于是,刘邦一路追击,致使项羽阵营四面楚歌,兵败垓下。项羽不愧为一世霸王。他对他的部下说:“从起兵到现在八年,身经七十余战,没有败绩。但是现在竟然走到如此局面,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到了现在,项羽还是归咎于天,而非自身。这样造成了最终他没有渡过乌江,因为他已经有了一个执念,那便是——既然天要亡我,我渡江又能怎么样呢?

这便是司马迁想要贯彻的“究天人之际”。刘邦因为跟随大势,听从了陈平跟张良的建议,所以没有跟项羽定下鸿沟协议。同样,项羽如果没有那种“天亡我”的执念,卷土重来也未可知。

在这一部分中,我省去了许多历史细节的描述,不过作为这一部分的总结,我倾向于杜牧的一首诗歌:

胜败兵家事不明,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二、通古今之变

上承《项羽本纪》,司马迁在每章后都会留下太史公说,来点评。而对项羽,司马迁或许给出了最为严厉的批评。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我还是用《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为例。上述中提及到了项羽跟刘邦的不同性格,这就牵涉到司马迁的第二个重要信念,也就是“通古今之变”。楚汉争雄的前身,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但是历二世而亡。但是汉朝建立,上承秦的制度,没有恢复周代的封建制,竟然开创出一个稳定的局面。作为史家,便就有必要去解释为什么历史会从秦的不安定过渡到西汉两百年的稳定。

上述中,我提到两个问题也涉及到了“通古今之变”。项羽可以马上得到天下,但是不能马上治理天下。毕竟,打天下跟治天下是两码事。司马迁心中的那把尺子衡量得很清楚。同时,基于这个古今之变,司马迁也解释了刘邦为什么能够从项羽受伤夺下大权,还可以继续保有大权。刘邦个性中有项羽没有的特质,他能够迅速察觉到局势的变化。这样,他才能在争夺天下中,考虑有什么方向、做什么事情。通过这样的阐释,我们便可以察觉到刘邦身上有一种项羽没有的弹性。

故此,连读《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可以看到,这并非简单讲述公元前206年秦灭亡这一件事情,而是一些更为普遍的东西。第一,政权不稳定时是什么状况,什么人在这种句式底下最有机会趁乱而起;第二,这个竞争的本质是什么,需要什么能力,决定胜负的条件又是什么;第三、政治权利有独特的两面性,它很大程度上必须要在动荡中获取,可是动荡也会使权利瓦解。

这些问题的探究,便是通古今之变的智慧。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彤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