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禁忌千万别犯哦!(正月十五元宵节不能干什么)
导语: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有6大习俗、3大禁忌、4大美食,老传统别丢
正月十五,是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者灯节。“宵”在古代是夜的意思,“元”有首之意,正月十五是每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之为“元宵”。元宵节从古流传至今,在民间百姓心目中的是很重要的,每年元宵节,人们都会制作各种各样的彩灯,摆在街头,供人们观赏。古代人们会举行“燃灯祈福”仪式,人们在正月十五这天会展示精湛的手艺,制作出各种精美、独特的花灯。
老传统正月十五的民间活动有很多,人们一般要遵从6大习俗、3大禁忌,还要吃4大美食,来庆祝元宵节,同时在月圆之夜期盼新的一年,一切都如同满月一般,圆圆满满。
元宵节6大习俗
一、赏花灯
元宵节又称为“灯节”,在这天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赏花灯了,赏花灯又叫闹花灯,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古时候人们每到正月十五,就会亲手制作精美独特的花灯,挂在家门前。十五的夜晚,五彩缤纷的花灯,与天上的明月,共同组成美好的盛景。这天人们会在天黑之后在街头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人们纷纷走上街头,观赏花灯,感受热闹的气氛。
二、猜灯谜
在赏花灯的同时,人们为了增加趣味性,也会举办猜灯谜的活动。人们一般会把谜面写在小纸条上,挂在各种花灯下面,观赏花灯的人就会聚集在一起,猜出谜底是什么,猜对的人一般会有一些小小的奖品。猜灯谜活动让人们之间的互动增加,气氛更加热闹,也展示出古代人们的学识和智慧。
三、走百病
北方人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都要走出家门,到外面走上一圈,或者走过一座桥。是一种祈福消灾的活动。这天人们一般相约结伴出行,见桥必过,一直走到深夜再回家。这种活动叫作“走百病”或者“游百病”。
四、舞狮子
每逢元宵佳节,许多南方地区就会举行舞狮子活动。舞狮子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每逢各种节日或者集会庆典,人们都会请舞狮表演者来表演助兴。“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在广东地区广为流传,舞狮在广州俗称“舞醒狮”,每逢佳节喜庆,迎春赛会,开张庆典,必敲锣打鼓,舞狮助兴。这种民间迎祥纳吉的习俗,由来已久,历久不衰。
五、送孩儿灯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或者送花灯”等,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希望在新的一年“人丁兴旺”、“子孙满堂”。
六、迎紫姑
很多地方在正月十五这天有“迎紫姑”的习俗,传说紫姑也叫戚姑、厕姑。是民间的厕神,每到正月十五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记载。
元宵节3大禁忌
1、不洗头、不理发
民间有元宵节不能洗头或者理发的说法,因为头发代表“发”,在这吉利的日子里,如果洗头或者剪发,会把一年的财运全部冲走或者扔掉,导致一年存不下积蓄。
2、不说脏话和不吉利的话
元宵节是月圆之夜,是代表圆满和团圆的日子,在这天是不能够说脏话和不吉利的话的,如果在这喜庆的日子里,还情绪不好,爆粗口说脏话,这一年都不坏有好运气,所谓“祸从口出”就是这个道理。
3、不借钱
元宵节这天不能把钱财借给别人,“钱”代表的是财运,如果这天随意把钱借给别人,会把这一年的财运借走。
元宵节4大美食
1、元宵
从古至今,都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是用糯米粉做皮,里面包裹着各种馅料,有黑芝麻、花生、豆沙、枣泥等馅料,元宵外形圆润,在月圆之夜吃元宵,寓意新的一年团团满满,吉祥如意。
2、汤圆
汤圆在古代时与元宵是一样的,但是流传到现在,汤圆和元宵已经发展成南北地区不同的吃法,“南汤圆北元宵”,两者都是糯米制成的,但是区别在于,汤圆是把糯米粉和成面团,直接包裹的馅料。而元宵则是把馅料先制作好,放进糯米粉中,一层一层滚出来的,所以元宵有嚼劲,汤圆吃起来更加软糯。元宵可蒸、可煮、可炸,而汤圆比较适合煮着吃。
3、饺子
北方人逢年过节都喜欢吃饺子,民间有“十五扁、十六圆”的饮食传统,也就是在正月十五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外形类似元宝,有“招财进宝”的寓意,民间常说“好吃不如饺子”,饺子是用面粉加水做成面皮,包裹着肉或者菜等馅料,吃上去味道鲜美好吃,深受人们喜爱。
4、油锤
唐朝郑望之《膳夫录》中记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是把糯米粉中加入适量热水,和成柔软有韧性的面团,然后包裹上豆沙、枣泥或者黑芝麻等馅料,然后包紧团圆,放入沸水中煮熟,然后过凉水,晾凉之后裹上一层干淀粉,在上面扎一个小孔,然后入油锅炸至金黄就可以了,油锤与现在的炸汤圆差不多。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面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