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鱼得病了其他鱼一定会传染吗(鱼患病时会有什么表现)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一旦鱼类得病,快速、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控制病情的关键所在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一条鱼得病了 其他鱼一定会传染吗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常见问题】每年的5~9 月是鱼病高发流行季节,但很多养殖户在遇到鱼病时束手无策,不知怎样诊断,从而延误了病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有的甚至全军覆没。
【原因解析】水体环境比空气环境还要复杂,在鱼病预防还没有做到位的情况下更易暴发鱼病,所以鱼病的防治工作是养鱼生产中的重中之重。
在遇到鱼病发生时,要了解病鱼和正常鱼的区别、诊断时的注意事项及诊断步骤和方法等,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鱼病防治。
【解决方案】一旦鱼类得病,快速、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控制病情的关键所在。
(1)病鱼与正常鱼的鉴别 对鱼病正确检测诊断的前提是有深层的病理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病鱼和健康鱼的差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
1)活动 正常鱼的游动活泼,反应灵敏;病鱼则活动缓慢,反应迟钝,或者做不规则的狂游,打转,平衡失调和离群独游。
2)体色或体形 正常鱼的体色鲜艳有光泽,体表完整;病鱼的体色变暗或褪色,失去光泽,或有白点、红点或斑块,或鳞片脱落、长毛。
或鳍条缺损,或黏液增多,或体表呈白色层块状,或鱼体消瘦、腹部膨大,或肛I门红肿外突等。
3)摄食 正常鱼食欲旺盛, 投饵后即见抢食;病鱼则食欲减退缓游不摄食,甚至接触鱼饵也不摄食。
4)脏器 在鰓、肠道、肝脏、脾胜、气鳔、胆囊等脏器和组织中病鱼和健康鱼也有明显的差别。
例如,病鱼脏器充血发炎,组织糜烂、坏死等,其症状视疾病的类型而异。
(2)诊断前的注意事项
①迅速打捞并隔离病鱼,防止鱼病蔓延。
②应选择晚期病鱼做材料,为了有代表性,一般应检查3~5尾,死亡已久和腐烂的病鱼不宜作为检查材料。
未检查到的材料鱼,应在原塘水中饲养以保持鲜活状态。
③保持解剖用具的清洁,以免病原体在各器官的相互污染。镜检体表可用蒸馏水或冷开水,镜检内胜需用0.85%的生理盐水。
④检查时有无法鉴定的病原体或病症者要保留标本,以供以后确诊。
3)诊断的步骤和方法
1)现场调查 对病鱼生活的鱼塘必须先进行全面的调查
①流人池塘的水源是否被严重污染。
②池塘周围是否有施农药的水或工业污水流入。
③仔细观察病鱼在池塘中的各种表现。
④了解饲养管理情况,如清塘消毒、放养养密度、投饲情况、防病措施、死亡情况等,并进行必要的记录。
⑤检查投放的饲料是否存在营养成分欠缺或变质的情况。
2)鱼体检查
①目检。即肉眼检查,一般检查体表、鳃、内脏3个部分。
体表:将病鱼放在干净的白瓷盘中,对鱼的头、眼睛鰓盖、鳞片、鳍条等仔细检查观察。
可以发现鱼体体表上的一些大型病原体如线虫、鯴、钩介幼虫、水霉等,细菌性赤皮病、白皮病、打印病、疥疮病等也能观察到。
鳃:鰓部以鰓丝为检查的重点,把一边的鳃盖剪去,观察鳃片的颜色是否正常,黏液是否增多,鳃丝末端是否有肿大和腐烂的现象。
内脏:以检查肠道为主,把一边的腹壁剪掉,先观察是否有腹水和肉眼可见的寄生虫,如线虫、黏孢子虫包囊、舌状绦虫等。
再仔细观察各个内脏的外表是否正常,随后用剪刀取出内脏,把肝、胆、鳔等各器官分开后,剪开肠道,观察是否病变。
②镜检。即用显微镜或解剖镜检查,镜检是根据目检时所确定下来的病变部位.做进一步的检查。
常见的鱼病只需镜检体表、鳃、肠道、眼、脑等部位即可。
体表:用解剖刀在体表病变部位刮一点组织与黏液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稍压平后,于显微镜下观察。
先以低倍镜观察,再以高倍镜观察,一般每个部位至少检查3个不同点的组织,在体表常见的种类有车轮虫、小瓜虫斜管虫、鱼波豆虫、钩介幼虫、黏孢子虫等。
鳃:用镊子取一小部分鳃丝与黏液放在载玻片上,镜检能发现指环虫、三代虫、隐鞭虫、黏孢子虫等寄生虫。
肠道:用镊子取一点前肠壁粘液放在载玻片上检查,观察是否有毛细线虫、艾美虫、黏孢子虫等。
眼:将整个眼球水晶体压在载玻片上镜检,如果见到双穴吸虫囊蚴则可定为双穴吸虫病。
脑:如果鱼患有疯狂病,可将病鱼脑腔打开,仔细观察在脑旁拟淋巴液处是否有白色的黏孢子虫包囊,用镊子将此包囊取出放在载玻片上压碎,在镜检时可以见到许多孢子。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一旦鱼类得病,快速、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控制病情的关键所在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