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纪武王伐纣原文及翻译(周武王伐纣什么意思)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周本纪—武王伐纣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周本纪武王伐纣原文及翻译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先来回顾一下成汤当年讨伐夏天子时的过程:
第一步,招贤纳士,书中记载几乎天下英豪都聚在成汤麾下,其中更是出了千古名臣伊尹;
第二步,讨伐诸侯,扩大自己的威望,同时消灭竞争对手;
第三步,知己知彼,通过一些手段了解对手的真实情况;
第四步,诸侯会盟,毕竟这种大事,一定要拉上尽可能多的人一起做,以免受到背后暗算;
第五步,也是最后一步,征讨天子并继位。
我们看看文王在位时,都做到了哪几步。
首先,招贤纳士,这个从古公时代就开始做了,到文王时已经是第三代。根据这个时间长度,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天下人才已经尽归文王,甚至有很多商臣转投周的。而这些人才当中,名气最大能力最强同时也功劳最大的,非姜子牙莫属。
姜子牙,姓姜,因先祖被封在吕地,所以也称吕氏。关于姜子牙的出场,流传最广泛的典故便是“姜太公钓鱼”,这也是史记中的记载。书中说,姜子牙想通过钓鱼的办法见到文王。而文王出去打猎之前,进行了占卜。卦象显示,这次打猎将收获一位王佐之才,于是文王果断出行。果然,在渭水边两人相遇,交谈甚欢,从此姜子牙便成为文王身边重臣。
不过,史记随后又记载了另外两种说法。其一,姜子牙先在商国做官,但纣王无道,于是离开。随后姜子牙开始周游各诸侯,但没有人欣赏他的才华,直到遇到了文王。其二,文王当初被纣王囚禁,周国大臣散宜生等人听说姜子牙有大才,便去请求帮助。姜子牙也早就听说文王求贤若渴,于是献计就出文王,并留了下来。
总之不管哪个是真的,姜子牙在周国是毫无疑义的第一重臣。我个人更喜欢第一种说法,因为它即符合现实,又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此外,文王留下的名臣还有周公旦(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召公、毕公等。
这第一步,文王做完了。第二步,文王在被纣王释放以后,也做完了。在纣王的默许下,文王四处征讨,并最后灭掉了崇侯虎这个最大的对手。因为根据书中记载,当初正是崇侯虎献言纣王,文王才被抓。
第三步,没有做完。因为在讨伐崇侯虎的第二年,文王就去世了。
文王姬昌的长子叫伯邑考,但英年早逝,所以继承文王位的,是次子姬发。这后面的三步,是由姬发完成的。
第一次孟津阅兵。
这是姬发继位的第九年,他祭祀文王,发兵孟津。在那里,姬发召集各方诸侯,率文武百官举行大规模阅兵,誓师而还。期间,众诸侯提议,趁机直接打到商国。但是姬发表示,目前时机尚不成熟。
从事情的后续发展来看,可知姬发当时的态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应该是综合了多方面因素后,分析认为当时出兵胜算还不够大,所以才没有采纳诸侯们的意见。进而我们也可以推断,姬发在继位的这九年期间,应该也是做了不少工作,所以对商国的情况十分了解。
所以,这第一次的孟津阅兵,侧面反映出姬发在做第三步的工作。
另一边,纣王的暴虐则是变本加厉。前有忠臣祖伊、微子劝谏,纣王不听;后有比干死谏,结果被纣王直接挖心。其余臣子眼见形势不好,纷纷想办法逃活命,比如箕子装疯被囚,乐师们则带着乐器直接逃到了周国。
看到纣王已经众叛亲离,姬发于第二年再度召集各路诸侯,会师孟津。这一次,姬发鼓将励军,是真要动手了。
双方对阵于商国边境牧野,姜子牙率先军急进冲锋,商兵无心恋战,纷纷倒戈。纣王见己方兵溃阵陷,知道大势已去,转头逃至鹿台之上,身披美玉,自焚而死。这里聚集了纣王从天下搜刮的奇珍异宝,却无法为他换来一条生路。
回顾周国代商之路,其过程和当年成汤几乎一模一样。虽说我们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古代各王朝的覆灭都有其相似之处,但具体细节和过程也会因时代的不同而出现明显的差异。像殷伐夏、周代商这种,无论从崛起到壮大,还是最终取而代之,相似度实在有点高,感觉就像直接把主角和时间地点换了一下。所以我想,也许是桀纣这种暴君太过典型,同时年代又实在过于久远,所以人们可能把这两个朝代的事给记混了,最终慢慢演化到司马迁时期,很多内容就趋于相同了。
纣王死后,姬发进军商国,占领都城,杀首恶、释殷民。于是,商国百姓都得到了安抚,姬发也在众诸侯的簇拥下,登天子位。
后来,周朝同商朝一样,也出现了一位千古名臣。在他的治理下,周朝迎来了我国历史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周本纪—武王伐纣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