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的三种心(了凡四训改变人的十种方法)
导语:《了凡四训》:接纳人生的“定数”,追求人生的“变数”
一、人要具备一定的胸怀去接受命运的定数,但同时也要具备探索精神去追求人生的变数。
人生有定数,这个定数是自己既定不能改变的命运存在状态。
比如自己的出身环境,又比如自己努力之后,依然不能改变现状的人生。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如此,如果没有宽广的胸怀去接纳这些不可改变的定数,那么一定会活在一个现实与幻想的纠葛中。
世人常说一句话,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就是在经历了理想未能实现的过程之后,所产生的纠葛心态。
而对于人生来说,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接受的就是这个“不能转移”的客观规律。
而所谓人生的变数,就是存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之后而产生的结果,当然在这一句话中存在的“不可为”需要根据自己情况适度而为之,不可过度背离现实。
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所谓命运一方面存在着定数,但另一方面就存在着由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决定的变数之中。
人的很多状态是跟随自己的潜意识而存在的,但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这个潜意识,所以将它归咎为命运。
而这个“潜意识”存在的范围,不是我们所理解定数的命运,而是变数之后的命运。
就像《了凡四训》之中,了凡先生之前找人给自己算过命运,书中是这样介绍的:
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
也就是说,命理显示了凡的人生状态并不好,但是后来经云谷禅师点化之后,通过积德行善等一系列主观作为,完全改变了之前命理显示的状态。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自己潜意识主导自身之后所改变的局面,以及对人生产生的影响。
将这个道理解释得再通俗一些,就是努力不一定能够改变人生的命运,但是只要是正确的努力,他得到的结果即便不符合之前的预想,但结果至少不是零。
二、比如你预想的是十分,最后你可能达不到十分,只达到了三分或五分,但这也是一种成绩。
而且在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状况,一个人在努力之后,虽然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结果,但是经过自己在后期调试的状态之中,得到一份更好的机缘,随后换了一个方向,最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就是他之前预定的是A赛道,但是A赛道走到一半的时候没有走通,最后在B赛道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终点,这不就是靠自己主观能动性所塑造的局面吗。
不管他是在A赛道走到了一半,还是在B赛道到达终点,都好过在原地踏步。
所以才有这样一句话:这个世上没有弯路,你走过的所有路都算数。
因为当你出发了之后,你所走过的路和积累的经验,即便看上去没有发挥作用,但是也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刻,慢慢地开花结果。
所以说,我们自身要具备求知探索的精神去追求自己的变数,就是为了在既定的命运上,用正确的方式改善自己的生活。
《围炉夜话》之中说到:
盛衰之机,虽关气运,而有心者必贵诸人谋;
性命之理,固极精微,而讲学者必求其实用。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兴盛或衰败的关键,虽然有时和命运有关,但是有心人一定更看重在人事上的谋划;形而上学的道理,固然十分精细微妙,但是讲求这种学问的人必然要让它能够实用。
正所谓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人生有许多不可控的事情,比如客观规律,亦或是一个人的命运。
但是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命运终将归于何处,或者不知道自己未来于何种境界的时候,当然不能完全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去生活,这样你也缺少了生活该有的激情,更扼杀了人生本身存在的可能性。
所以即便有定数存在,但是我们也要有追求变数的精神和智慧。
因为很多事情是难以预料的,需要你真正做了才知道有没有可能。
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一样,做了一定好过没做,即便从表面来看,在短暂时间内没有显现结果,但最后也会在另一个合理的模式上发挥作用。
所以先去“尽人事”,才去“知天命”,如果连“人事”都不尽,就去死守定数,这样的人生价值微乎其微。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