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写七绝的要求(写七绝诗有什么要求)

导语:写七绝要注意什么?掌握这几点,诗词即可入门。8首原创演示

绝句如何“起、承、转、结”呢?前人经验,“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功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绝句的篇幅短小,开端一般不能迂回曲折,或随意铺排,而应直入本题,从靠近诗的主旨着笔,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平平道来,从容承接。

“转”不仅是一般意义的转折,在绝句里,由人的活动到景物状况,由景物状况到人物行动或思想活动,由别人行动到自己行动、见闻,由过去的人事到如今的情景,由现在的情景想象到将来的情景,由眼前情景到产生的幻想,由叙述自己的爱憎到说明爱憎的原因等等,都可以是转,转通常在第三句,但也有特殊的情况。

一般说来,绝句的写作,后两句比前两句更重要,第三句尤为重要,“七绝(五绝略同)用意宜在第三句,第四句只作推宕,或作指点,则神韵自出。”第三句是转舵处,舵转好了,方向对了,船便顺流而下,胜利地到达终点。“转”要在前两句的基础上转出新路,拓出新意、深意,通常是转的弯子较大,角度越新,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人意料之中,诗就越能动人。

第四句的结,往往是诗歌最精彩处,是作者画龙点睛之笔,结句一好,全诗尽活,顿然生辉,结句应如撞钟,余韵袅袅,绕梁不绝,要做到“语绝而意不绝”、“言已尽而意无穷”,它紧密的承接第三句,又或隐或现的照应前两句。元人杨载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清人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

七绝 蚁身

病骨支离秋叶跌,蚁身微渺梦堪遮。

无何乡后真无觉,已老槐安第一花。

蚁身,此身如蚁忙碌,红尘中麻木谋生而已。

无何乡,“无何有之乡”之省称。 唐 岑参 《林卧》诗:“惟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 唐 窦参 《登潜山观》诗:“既入无何乡,转嫌人事难。”

指空无所有的地方。《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成玄英 疏:“无何有,犹无有也。莫,无也。谓宽旷无人之处,不问何物,悉皆无有,故曰无何有之乡也。”

多用以指空洞而虚幻的境界或梦境。 宋 苏轼 《〈乐全先生文集〉叙》:“公今年八十一,杜门却扫,终日危坐,将与造物者游于无何有之乡。”

槐安,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中的虚构之国。 元 鲜于枢 《困学斋杂录》引 田时秀 《感兴》诗:“百年身世 槐安国 ,千古人情 羹颉侯 。” 清 陈维嵩 《南乡子·夏日午睡》词:“蝶梦翅冥冥,行向 槐安国 内经,正拜 南柯 真太守,还醒,一片松涛沸枕楞。”亦省作“ 槐国 ”。 元 曹伯启 《梦酒诗会》:“乌蚁混游 槐国 市,绿醅初泼 汉江 涛。”

七绝 鹤骨禅心

百感秋风支鹤骨,一潭寒碧故禅心。

黄昏影下山钟梦,留待来生饭壁吟。

鹤骨,伶仃瘦骨。 五代 齐己 《戊辰岁湘中寄郑谷郎中》诗:“瘦应成鹤骨,閒想似禅心。” 金 元好问 《工部赵侍郎下世日作》诗:“鹤骨翛然卧石床,情知合眼即仙乡。” 清 周亮工 《哭陈开仲》诗:“鹤骨难支萧寺雨,鹘魂彳亍故园心。”

三四句化用饭后钟的典故。相传 唐 王播 少年孤贫,客居 扬州 惠明寺 木兰院 ,随僧斋食。日久,众僧厌恶,故意斋后才敲钟。 王播 闻声就食,扑空,因题下“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两句诗。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卷下。一说为 唐 段之昌 事。见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后遂用作贫穷落魄,遭受冷遇的典故。 宋 苏轼 《石塔寺》诗:“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 清 赵翼 《遣兴》诗之三:“一生只见罂中粟,举世争趋饭后钟。”

七绝 秋夜月

大梦无眠秋夜月,寒窗不琐落花来。

柔肠百叠今谁解,坐起病身支烛台。

七绝 最余芳

秋风秋雨感新凉,小径无人叶自殇。

何事檐花红一萼,为君绽得最余芳。

七绝 江月青衫

云山须客无何有,槐蚁醒为弹铗鸣。

江月青衫曾十载,方心从此睨焦螟。

槐蚁,即南柯一梦里的蚂蚁之国,暗喻红尘中的忙碌人生。

江月青衫,化用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暗喻在他乡漂泊而一事无成,暗自伤心。

方心,方正之心。《管子·霸言》:“先王之争天下也以方心,其立之也以整齐,其治之也以平易。” 唐 柳宗元 《乞巧文》:“凿臣方心,规以大圆;拔去呐舌,约以工言。”

焦螟,焦螟。传说中一种微虫名。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蟭螟屯蚊眉之中,而笑弥天之大鹏。” 清 屈大均 《孤竹吟》:“独智世不容, 接舆 久佯狂,神龙为蟭螟,白刃莫能伤。”

七绝 故人

十八飘梗敌澜石,一山横在大河滨。

云身悬我空帆碧,海角天涯曾故人。

首句是指在十八处险滩漂浮的萍梗,漂流之余还有波澜中的石头险阻。暗喻人生之艰难。

其余句子都是表达这种漂泊人生的不易。

七绝 身名何惧

身名何惧风流世,扪虱心藏天地曹。

万古登临一鸿羽,红尘最不禁推敲。

扪虱,前秦 王猛 少年时很穷苦。 东晋 大将 桓温 兵进 关中 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天下事,一面在扪虱,旁若无人。 桓温 见他不凡,问他:我奉天子之命讨逆,“而三 秦 豪杰未有至者何也”? 王猛 说:你不远数千里而来,但“ 长安 咫尺而不渡 灞水 ”,百姓还不知你到底要怎么样,所以不至。 桓温 无言以对。见《晋书·王猛传》。后以“扪虱”形容放达从容,侃侃而谈。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

七绝 冈州月

白水山前抱膝吟,龙光塔外叩希音。

海潮才拍冈州月,万里霜天太古心。

白水山,即是江城之白水带山,山上有龙光塔。山脚不远处有西江经过。

希音,指玄远高超的言谈。《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隋 江总 《明庆寺尚禅师碑铭》:“空行已无,希音和寡,不有耆德,谁其继者?”

冈州,是新会的古称,在江城附近。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美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