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生于70年代记忆里的年味是什么(生于70年代记忆中的经典)

导语:生于70年代,记忆里的年味

小时候在来宾,我们家在农场。

小学、初中学时期都住在农场,那里有不到30户人家,每户人家有每家有公司租用分配的10亩8亩地,公司帮开垦帮犁地,我们负责丢种子,每家每户种几亩地的花生,收成全归自己。

东西南北的人家都有,有湖北的,湖南的,贵州的,四川的,河南的,山西的,河北的,来自天南地北,习俗各有不同,口音五花八门,特殊又和谐的存在。

逢到冬天,农活没有了,只喂养下家里的鸡鸭猪狗们,护理家里的自留菜地,每年到快过年,大人们开始忙碌起来。

我们家住第4栋的东把头,母亲河南人,邻居一贵州人,邻居二河南人,邻居三湖北人,邻居四河南人,邻居五四川人。

记录81年的春节。

家家户户洒扫庭除,洗洗晒晒这个风俗差不多,离过年差不多还有半个月的时候,母亲约上邻居带我和邻居的孩子去来宾县城置办年货,1981那年母亲在来宾的老商店,扯了两块裤子布料,又帮我选一块衣服布料,绿色线的小格子布料,很漂亮。

1.扯回布料,擅长裁衣的母亲帮我和哥哥一人做了一条裤子,薄格子布料做了一件上衣,带拉链,燕子领,斜口袋,妈妈做的新衣服新裤子,提前一个星期就做好了,不舍得穿,留到大年初一穿,心里无比开心和快乐。

2.糖果是必买必备的,那个时候水果糖、高粱饴,一些简单的糖果和一些酥饼点心,不舍得买多,吃完糖的糖纸一张一张的收起来夹在书页里,上面的花朵很美丽。

3.瓜子平时种的,花生家家现成的,过年前妈妈一样一样亲手炒好,蒸上两大笼花卷,馒头,馒头上用一种甜甜的红色的东西点上,漂亮又可爱。

4.肉只有过年会舍得买多些,包上饺子,卤着一些,炖上一大锅骨头汤,这个是大年三十准备的。

5.鸡每家每户都是自己养上一群,鸡和鸡蛋不用花一分钱,捉几只去卖,换回一些钱买年货。

6.卖了鸡和鸡蛋的钱买几斤肉,再买一大捆又粗又长的黑皮甘蔗,哥哥用凤凰自行车驮回家。这个时候我会央求妈妈给我买两本平时喜欢又不舍得买的小人书,心里真的快乐。

7.到了大年三十,蒸的蒸好了,卤的卤好了,锅里的炖着汤,鸡烧上一大盆,下午妈妈会让我们一个个洗头洗澡,洗得干干净净,转过头去找小伙伴们玩的不亦乐乎,晚上回来在母亲的唠唠叨叨下再收拾干净,大年初一早上起来,穿上母亲放在枕边整整齐齐的新衣服,新裤子,母亲手巧,脚上的鞋子母亲亲手做的。

8.那个年代不舍得买多,会买上一卷鞭炮,大年初一早上我们被拽起来,先收一个红包,放鞭炮,吃饺子,煮汤圆。

鞭炮的声音震的悠然觅食的鸡们惊惊惶惶,母鸡们缩着,胆大的公鸡高高昂着头,眼睛溜圆地瞪着我们。

那个时候的年真有年味儿,家家户户忙忙碌碌烟火气息实实在在,孩子们呼朋唤友热热闹闹,过年的前十多天开始期待又快乐。

现在年味淡了,糖果行茶叶行里还是有的,快过年的半个月里,糖果行天天爆满,大家纷纷采购年货,感觉年近了,每家每户的糖果店忙得就剩下称货收钱,吃饭快快的扒上两口,没空。

过年遥远又亲切,真正的年味儿和快乐留在记忆里,那个美好快乐的童年时代。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