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鲜卑与东胡无关的原因(鲜卑和东汉)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鲜卑与东胡无关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鲜卑与东胡无关的原因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鲜卑与东胡无关的原因(鲜卑和东汉)

当前,有些人延用满州国和前苏联对俄罗斯现远东地区的说法,称东北古代的鲜卑人属于蒙古语系或东胡系统(费雅喀系统)。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是前苏联为消除远东的中国印记而为之。

鲜卑人之所以称谓“鲜卑”,源于东北大鲜卑山(现大兴安岭南部),这一点是古往今来毫无争议的。也就是说鲜卑人起源于东北北部,以后逐渐南移;其中一些部族曾被匈奴管制,在移到西辽河上游北部时,与东逃的东胡遗人及乌丸人等相融合。并以此为基地,发展壮大。北方五胡十六国时,以代地为中心建“代国”。很快改国名为魏(史称北魏),从此雄居北方。后来国都设在平城,既现山西省大同市附近。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他们先后收笼了前荤粥、猃狁、山戎、匈奴、东胡、乌丸、濊貊、室韦等部分北方民族的后裔及部族。形成庞大的部族集团,并建立大魏政权。

《北史·卷一·魏本纪第一》载:

“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而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时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记载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仕尧时,逐女魃于弱水,北人赖其勋,舜命为田祖。历三代至秦、汉,熏鬻、猃狁、山戎、匈奴之属,累代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

说得很明白!鲜卑人自五帝时期开始在现东北的北方出现,而他们所说的东胡人建立鲜卑则是在汉以后,最早是在战国后期,相差太远。既便是东胡人出现时,就开始制造鲜卑人,也只能是在商周之后。怎能从东胡人产生出两千多年之前就已经出现的鲜卑人?他们说的“蒙古语系”,更是笑谈。蒙古的概念是在唐朝中后期才出现,蒙古语系能说明三千年前的古民族吗?这样明显的差误,是应该给予重视的。蒙古语言同于室韦,室韦语言来源鲜卑,此乃前后颠倒的说法也能骗人?!

虽然《北史》是唐人所写,但也是根据北魏人的资料而成稿。这是鲜卑人自己说自己的基本情况。比我们后人说鲜卑要真实,更比现代外国人说鲜卑来得不容怀疑!

我们也要正视一些史典中的内容,但必须正确理解史典中的内容。如:

《三国志·卷三十》、《魏书》等资料说:“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因号焉”。

《后汉书》等则说,“鲜卑是东胡之余”等。“余”,更有别意。东胡之余是乌丸,如果鲜卑是东胡同种,他们与乌丸又居于同地,何必叫两个名字?书中所说鲜卑是“东胡之支”,则更说明鲜卑不是东胡一体的体系。因为“支”,本身就不是主干,支系是主干的旁枝。

鲜卑人是不是东胡的余脉?

其中的“支”、“余”等,并不是族系,部族。支,主干之外者。明显是说,此时的鲜卑,是归属于东胡政权的。这种现象是中国北方古代政治体系的特点之一,一个强势的力量会包含很多不同的部族、系统、民族等。只能说明当时鲜卑部族曾附属于东胡政权,不能认为鲜卑人属于东胡人!就像我们现在国内的俄罗斯族人不属于汉族人一样。

假如三国志、后汉书等著作中的这样语言是说鲜卑人属于东胡系统,那么很容易想向:唐朝李延寿父子在写《北史》前面引用的内容时候,是一定会看到这些记载的。他们这样的大史学家,不会让自己写的史记有违前人的史记!唐朝以后的人也不会同意他们的观点,而把《北史》列入在中华史典24史之中。所以《北史》中有关鲜卑人的内容,一定是比《三国志》、《后汉书》等前人对鲜卑人的记载更准确。也就是说,我们在看相关史典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研究其中的真实内容。

为什么这些史书说鲜卑是“东胡之余”?

汉人所记叙的东胡或鲜卑,都是按时间顺序,且记载的是与汉人地界相临和相近的塞外国家及族系。东胡被匈奴驱逐之后,已经无地可居。待匈奴再被汉朝击败之后,北方空闲出来广大的地面,都被鲜卑人先后占据。东胡遗人与鲜卑人都是北方民族,语言必有相似之处,生活必有相融之时。鲜卑还多次与东胡后裔乌丸人共同侵犯汉人边界,所以,很容易把他们归为一类。于是,按照占据华夏北方地面的先后次序,得出鲜卑是东胡之余。也就成了鲜卑是东胡之属的说法。

东胡起自商朝后期,鲜卑起自黄帝时代;谁在先,谁在后,是显而易见的。《北史》中明确说鲜卑人是黄帝嫡次子昌意之后,则鲜卑起源应在五帝前期。而东胡则不然,很多书籍都说,东胡是戎狄之后,与山戎、匈奴同类。而戎狄则在夏朝之后,再早也早不过夏后氏时代。早在东胡人出现之前,鲜卑人已经在中国东北方存在了。

再看东胡之源:

《山海经·海内西经第十一》载:“东胡在大泽东。夷人在东胡东”。“夷”,泛指东北地方的人。看似东胡在东北民族的西侧,显然说明东胡不属于东夷人。

西汉以前,东胡人与东夷人是明显区别的,东胡也不在现东北地区居住。那么,后世人不该把东胡列入东北原住人口,更不该说他们是东北原住民鲜卑人的先人。什么“支”、“余”等等都是政治语言,不是历史语言。

在古人的说法中,东胡是东边的胡,胡是指匈奴,匈奴来源于戎狄。

《山海经·海内经》载:“西南有巴国。大暤生咸鸟,咸鸟生乘釐,乘釐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其中“大暤”,既太皞、伏羲氏,华夏人祖,也是炎帝和黄帝的先祖。

还说:“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伯夷是炎帝后裔,一直生活在巴蜀之地。炎帝系统的后人,也有在西部地区的。

《山海经·大荒北经》载“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后又说:“有国名曰赖丘,有犬戎国”。说明,犬戎国是黄帝的后人”。

《山海经·海内北经》载:“犬封国曰犬戎国”。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狄的国度在北方,但狄和戎都是黄帝的后裔。

《山海经·海内北经》载:“犬封国曰犬戎国”。

虽然犬戎之地人事复杂,但他们主要生活在中国的西北部是无疑的。所以犬戎和戎狄的后裔不管在什么地方,也只能来自于西北。

犬戎、山戎、戎、狄等,应是出于一源,都是长期的分化中各自独立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他们从中国西部逐渐走向北部和东部。

《史记》载,东胡被匈奴灭国时,其遗人东逃千里至乌丸山,并在乌丸山重新立乌丸国。这个“千里”不是现在“里”,是古代的“里”;相当于现在的四百米左右。乌丸山在辽河北端,这时的位置也只在辽河流域北部。可见东胡存在时,只可能在医巫闾山以西的地区。

东胡原本是哪儿的人?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载:“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䝠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

这里所言,都是专指陇西、岐梁山泾漆之北、及晋北、燕北等地的“戎”族。其中将东胡与山戎并列,明显是把东胡归入戎狄的概念之中。

有人说,东胡源于山戎。从上文看,山戎显与东胡曾经同时存在。尽管山戎在历史中出现很早,也可能是山戎的一个分支成为东胡。但不管如何,山戎和东胡都属于戎狄。所以说东胡源于戎狄,是不会错的。

多种史书说,匈奴称为“胡”,东胡是指东方的的胡。匈奴属于胡人,匈奴源于戎狄,其中山戎也是匈奴,匈奴当然与东胡同宗同根。

当然也有可能:东胡是东北方向的夷人通称。如果这样,鲜卑人被称为东胡则是当然现象。但史书所载的内容看,东胡并非是东北方向夷人通称,他所居的位置也说明东胡不是夷人。东胡,是很具体的北方东侧戎狄民族的一个称呼。所以东胡与鲜卑,是有区别的!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中载:“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豳。

匈奴的先祖自夏而后,东胡的先祖自商而后。东胡出现,一直与匈奴同在北方长期并列生存。

有一点也是十分明确的,戎狄是匈奴之先,这些民族都源于中国的西北。这是各种史书都认定的,也是无可争议的。那么与他们同源同根的东胡,只能是源于中国的西北部,不可能源于中国的东北。东胡之所以出现在东北西部,是他们长期游牧、迁移的结果。

明确了!

鲜卑人,五帝早期起源于中国东北的大鲜卑山。东胡人,夏商时期起源于中国西北地区。

虽然二者曾经先后生活的地区有一个交集,但二者的部族和民族东西相隔,没有共同的根源。说明鲜卑与东胡无亲缘关系,只可能在某一历史时期有社会隶属关系。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鲜卑与东胡无关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