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章太炎是鲁迅的师傅吗(章太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导语:鲁迅章太炎师徒二人性格相似,为何只有章太炎被称为“失修尊神”

有一种极端思想叫做“非黑即白”。在这类思的作祟下,“坏人”通常被批得体无完肤,毫无可取之处。好人又因为浮夸严重,如同圣人转世一般,没有丝毫瑕疵。

站在哲学的角度,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如果不以客观的目光看待,我们必定只能看到一个假人……

从民国至今,鲁迅在文坛的地位如同“神”一般存在。无论是作品深度,还是作品影响力,数十年来无人能及。登上神坛的鲁迅,最终让一些读者产生了盲目崇拜的心理,以至于忽略了其人物性格缺陷。

一个好的作家未必等于一个品德高尚的智者。一个脾气暴躁的作家,也未必等于道德败坏的坏货。鲁迅的文学作品脍炙人口,但人物性格同社会格格不入也是既定的事实。因为性格原因,几乎将整个民国文坛全部得罪了个遍。因为性格原因,许多朋友最终“化友为敌”。

观其一生,几乎没有一个真心朋友。

人的性格往往取决于生存环境。鲁迅早年命运坎坷,再加上一向推崇的老师章太炎也是个性格强势尖锐之人。也许正是这两点因素,最终对鲁迅的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其师必有其徒,师徒二人殊途同归。

单论性格,鲁迅几乎就是另一个章太炎的翻版。不同的是,鲁迅靠着自己的文学作品已经悄然封神,章太炎的名气一直不温不热,甚至因为性格和作风问题一度被世人诟病。

我们常说名如其人。章太炎绰号章疯子,性格自然十分刁钻怪异。鲁迅早年留学日本,章刚好在日本进行革命活动。后来,章太炎秉承着“革命教育两不误”的原则,开始在日本讲学,鲁迅经常前往听课。二人因此有师徒之名。

对于这位老师,鲁迅一直称赞有加,甚至在弥留之际仍然不忘感叹一番,称赞自己老师“大义凛然”。然而,真实的章太炎并非如此。

在民国政要和文人的眼里:章太炎只是一名漫无目的“斗士”,几乎见人就攻击。虚有其名、道德有失,如同一尊泥巴塑成的神像。所以被人冠以“失修尊神”的绰号。

早些年,章同一些仁人志士在日本策划推翻清政府。不同于他人,章在革命的同时,一直和刘师培等人同清政府之间藕断丝连。同盟会成员为革命奔波劳碌,抛头颅洒热血之际,章一直担任同盟会机关报编辑,用纸笔的力量来支援革命。

章虽然资历深,但威望远不及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即便如此,章仍然未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俨然一副革命领袖的派头,经常对他人指手画脚,最终得罪了不少人。

后来,章同好友刘师培失和,双方大打出手,首施两端的事也被抖落了出来。这件事对章的影响巨大。虽然没有同何震的表哥汪公权一样被人活活打死,但声望大跌,甚至一度被人声讨。

袁世凯暴毙留下了权力真空。冯玉祥觉得自己手里有兵权,不愿屈居人下,立马拉拢同盟会里的一些人,成立分会搞起了自己的圈子。一向自负的章太炎见状,也不甘落伍,开始拉拢同盟会里的一些边缘人员。冯玉祥如此靠的是军事实力,章太炎完全凭的是血气方刚。

结果可想而知……

孙中山一向温和宽容,没有追究章太炎企图分裂同盟会的行为,但国民党内部的其他要员并没有那么好说话。孙一死,章的社会地位几乎被一抹到底。乃至于有人觉得他1927年就死了,其实他整整活到了1936年。在这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民国文坛已经变成了鲁迅等人的时代。

章一生中不只得罪了国民党,得罪了好友,甚至将同时期的其他政党几乎得罪了个遍。在章眼里,始终有种“唯我独尊”的思想,所以经常吐出一些惊世骇俗的观点。好在其他政党都知道章就是一个狂人,没有同他计较。

一个人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第一靠的是道德修为,第二靠的是社会地位,第三靠真本事。鲁迅的文学地位毋庸置疑,社会地位也不差,再加上一生中并不像自己老师那般有诸多污点,名声自然比自己的老师好得多。

章在这三方面都不算拔尖,周边的人又几乎得罪了个遍。这样的人,声名狼藉获得“失修尊神”的绰号,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客观来说,章的一些观点未必全错,写的文言文也未必全部看不懂,不少作品仍然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可以确定的是,章的大多数观点并不实际。比如:反对孙中山,反对中国统一,提倡各省分而治之的无政府主义。前期提倡自由主义,后期又反对同自己相同主张的胡适,甚至鼓吹“残酷制度”……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让人觉得他只是为了反对他人而反对,同鲁迅始终“嫉恶如仇”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徒二人虽然性格相似,但章的骨子里,兴许只是同祢衡一般的狂士,才华谈不上多突出,政治能力平庸,更绝非他自己臆想的“全才”。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