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思维是什么意思(优势思维问题分析与解决)
导语:优势思维,是针对谁的“优势”?
文/仲崇玉
这里的优势,是指思维的不同方向。那么什么样的方向,算是优势呢?从三个角度来说说。
第一个角度:优势,是针对本能而言本能的方向有四个,即向外索取,自我证明,直奔结果,终结对话。没有什么道理好讲,只是一种习惯,是旧脑的习惯,或者说是进化的痕迹。解释一下:
1、向外索取
旧脑以自我为中心,表现为不断索取,或者不敢索取,有时感觉不好意思,怕麻烦别人等等。索取,听起来似乎是对行为的贬低,好像在描述一种低效的行为取向。可是在现实中,索取往往得遂所愿,于是更加变本加厉,在索取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2、自我证明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销售”方式,比如高声吆喝,王婆卖瓜般的叫卖,或者用优雅一些的方式证明自己。遭到质疑时,会更强烈的方式去消除质疑,这样一步步进入证明的怪圈。值得担心的,倒不是自我证明的无效,而是取得了明确的效果。这样的效果会带给人的一种错觉,继而形成信念,会让人更加相信自我证明的正确。即使偶尔有些挫败,也会被解释为证明还不够有力而已。
3、直奔结果
每个人都有走捷径的倾向,都有急迫拿到结果的倾向,而对于中间的过程不耐烦,忽略事物发展的规律,也忽略对方接受事物的规律。可是这样匆匆滑过中间步骤,违背规律的做法,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压力,让索取的意图更加凸显,让自己临事变得犹豫退缩。想想自己为什么怕见客户,往往是因为直奔结果的念头。
4、终结对话
这也是一种无意识的对话习惯。当对方提出一个问题,比如你的产品怎么样?因为话题进入了“我”的领域,瞬间激活了所有的话匣,变得滔滔不绝,主导了谈话,最终的目的无非是想证明产品很好。这样的谈话如果还不能令对方无语,对方可能会转另一个话题,比如对方再提出价格问题,此刻就会自然产生一种冲动:证明价格的合理性。潜在的意图,是不是想证明对方没有别的选择,只好购买?可是,很少有人喜欢在没有别的选择情况下购买,况且人类抗拒曲线(HRC)也提示了人类接受新事物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不能忽略,也难以跨越。让对方降低自主权的沟通方式,实际的效果是让对方闭嘴。说出这个结果,让很多人吃惊,因为这不是原意。原意是让对方相信,而不是让对话终结。习惯,很少经过思考。
我们处在这四个方向的时候,往往无知无觉,似乎是自然发生的,从未思考这么做的真正意义。如果被突然问及为什么这么做,反而会诧异,觉得这还用问吗?凡是有这个反应的,都是因为深陷习惯之中,毫无防备。
所以上这四个方向不是优势的方向,要获得优势,需要做出调整。可是这样一来,就等于否定了过去的方法,甚至否定了过去的业绩,心理上很难迈过这道坎,会不断地辩护,捍卫自己既有的方向。这也注定了优势只能是少数。
所谓优势方向,与上述四个方向相反,即向外付出,洞察对方,下一步,下一次。听起来没什么,做起来步步都不同,需要不断练习,形成新的习惯。为此,需要时时觉察此刻的方向。也解释一下:
1、向外付出
与索取相反,这里提议付出。遇到的普遍障碍是:“如果我对别人付出,谁对我付出呢?”误以为付出是一种道德说教,其实是一种思维的方向,是属于方法的范畴。付出,只是因为这种方法能让很多难题迎刃而解。选择付出,只是因为它比索取会得到更多,纯粹是方法,与道德无关。
2、洞察对方
我们热衷于了解自己,证明自己,却容易忽略对方。有时候,即使要了解对方,也是带着索取的目的,给人势利的感觉。还有人认为洞察对方会让人害怕,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干嘛非要了解对方?有些排斥。这是对洞察的一种误解。洞察也只是一个方法,有了这个方法,我们可以更直接更深入地满足对方需求。当然,所有的工具或者方法都可能被滥用,洞察也不例外。比起那些不会洞察的人,认为洞察很容易,根本不是问题,才是麻烦。
3、下一步
这个思维方向,似乎不难,甚至认为这与本能的方向,即直奔结果相同。区分的关键,是哪一种让自己思路开阔,有事可做。如果一个思路,让你动弹不得,那就不是优势方向。比如人类拒绝曲线提示的,人们接受一个新观念或者新产品所经历的五个阶段:拒绝,怀疑,过分乐观以及回到现实等,之后才是接受。销售人要做的,不是让客户停止在某个阶段,而是在每个阶段帮助客户快速经过。跨越好几个步骤,不太现实。在《医药代表的五把利剑》这本书里提出的五步销售法,也尊重了客户的认知规律。销售人每一个动作的目标,只是下一步。由此会生出无穷的办法。
4、下一次
有效的销售,不是靠一次搞定,而是连续性沟通;客户购买,不是销售的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所以,真正的销售,是产生连续不断的沟通。可是现实工作中,很少看到连续性的痕迹。下一次,才是这一次沟通的目标。会销售的人,是那些拥有很多“下一次”的人。
要形成优势,需要对抗旧的习惯,这个很难,所谓本性难移。这道门槛很高,所以只有少数人拥有。成为所谓的优势少数。
第二个角度:优势,是意识与潜意识的连接每个健康的人都有两个部分:意识部分和潜意识部分,两者都是自己的一部分,不能只接受其中一个,而拒绝另一个。
凭借本能做事的人,意识与潜意识往往是断裂的。他只承认意识部分,而排斥潜意识部分,有口头禅为证,比如:“我不是有意的”,“我没有那样想”,“那不是我的原意”,这些口头禅实际上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潜意识的拒绝。
一个人获得优势思维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潜意识加以接纳的过程。
见到陌生人,马上递上名片。这样的行为,以前只是去做,从未想过为什么这样做。如果问问自己,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思考,实际上是把我们的习惯动作,纳入到意识的范畴,把其中的意图弄明确。实际的效果是,在这一点上,建立了意识和潜意识沟通的渠道。
如此反复,在更多的节点上,让意识和潜意识发生交融,让意图的表达更加纯粹,更加明确,容易让沟通效果体现出来。
当我们的日常动作经过意识过滤之后,会重新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这个时候,达到的实际效果就是:脱口而出的深思熟虑。
第三个角度:优势,是新的习惯,或者新的本能。任何技巧或者方法,在没有形成习惯之前,毫无优势可言。任何优势,都不只是懂得一些道理,而是把这些道理内化,形成新的习惯,交付给潜意识。就像自行车,就算你很久不骑了,也不会忘记。
要形成自己的优势,需要先调整自己的方向;需要把潜意识里面的动作,放到意识层面去过滤。可是这么做是费劲的,因为需要时时觉察自己当下的方向,需要识别并明确自己潜在的意图,这是很累的,很少有人受得了。这样的训练,也会让很多人半途而废。
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像学习英文一样,每次掌握一个句子,看似很慢,有一天会突然变得豁然开朗。优势思维也是,每次只掌握一个关键瞬间,一旦掌握,这个瞬间就会被内化,遇到相似的瞬间,就有了习惯性的反应。
什么是你的关键瞬间?就是情绪波动的瞬间,问问自己:在谁的面前,在什么事情上面,在什么场合,情绪容易波动?
比如,见不得某人的自以为是;见不得一个人的两面派嘴脸;看见某人那么拽就气不打一处来,觉得人家是小人得志;听说某人倒了霉就很兴奋;某大领导拍拍我的肩膀就能高兴很久;一旦受到领导挑剔,就想立即辞职;每次受到批评,就会反击,等等。这些都是关键瞬间。在这些瞬间,是怎么反应的?都是认识自己思维模式的最佳时机。
自己的思维模式一旦被识别,那么调整起来就不难;我们自然会把下意识的反应,放在意识层面去思考,一旦经过思考,反应的方式就会得到调整。下次,遇到类似的场景,我们就会有以往不同的反应。
如此反复,几十个瞬间“吃”下来,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很多关键瞬间,我们都有新的不同反应。整个人都会变得很不一样,会更加从容与自如,而且毫不费力。这是系列训练的回报,是一种延迟的回报,也是最划算的投资。终极的资源,还是人的思维模式。
如何训练?靠谱的训练方式,还是做自己的教练。如果一定要向外求助,就去找一面镜子吧。
每天的努力,就是做一面合格的镜子,也准备打磨更多合格的镜子。
你是一面镜子吗?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