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原其可从(教人以善谓之忠的拼音)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菜根谭》之概论篇: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教人以善毋过高,当原其可从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原其可从(教人以善谓之忠的拼音)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的通俗读物,与陈继儒的《小窗幽记》,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共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这本书为什么叫菜根谭?

洪应明当时生活非常清苦,看到大把菜根被丢掉感觉很可惜,就想将菜根取走,但又不愿亏欠人家什么,出一点钱将菜根买走;时间长了,当地的人都称洪应明为“傻菜根”。

一日,友人“于孔兼”到家中拜访洪应明;洪应明以菜根咸菜和米粥相待,“于孔兼”品尝后,拍桌叫好;洪应明用菜根腌制的咸菜,色泽黑亮,咸香爽脆,无菜根的苦涩,相较普通的咸菜,又别有一番滋味;他的著作最后以“菜根”命名。

下面简要谈谈洪应明在“概论篇”中的一些思想:

1.攻人之恶毋(wú)太严,要思其堪(kān)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指责别人缺点不要过于严厉,要想想他是否能够承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教导别人从善不能要求过高,应当考虑他是否能够做到。往往对其他人期待越高,失望也就越多,自己也越是难受;这个原则更应该从身边人开始,因为抬头不见低头见,要意识到身边人并不是圣人,也会有喜怒哀乐,会不讲道理,会不按照你的意思来,甚至会和你吵架;提前有这个预期,碰到具体事情的时候,就不会随意起嗔恨之心。

2.粪虫至秽(huì)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荧,而耀采于夏月;故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暗生也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粪土中的蛆虫最为污秽,一旦蜕变成蝉,却能够在秋风中,吸饮晨露。

腐草无光化为荧,而耀采于夏月:腐败的草堆黯淡无光,而能化生出萤火虫,在夏夜闪闪发光,与月色媲美。

故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暗生也:由此可知,高洁常常出自污秽,光明每每生于黑暗。也就是周敦(dūn)颐(yí)在《爱莲说》的那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娇。

3.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当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酒足饭饱之后,再去回味美味佳肴;香浓寡淡的味道就全都消失了。吃饭不必贪念美食,吃得过饱,为了一时口爽,让身体不舒适是不划算的。

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满足性欲之后,再去回思邪淫之事,兴趣全无,男欢女爱的念头就全然打消了。

故人当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人们应当用事后的悔悟之心,破除事到临头,或者身在其中的执迷不悟;如此一来,就能稳定情绪,一举一动无不合乎正道。

4.居轩(xuān)冕(miǎn)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láng)庙的经纶(lún);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身居朝廷要职,出门乘坐豪华的车子,身穿官服,头戴礼帽,内心却不能没有隐居山林的淡泊情怀。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辅佐尼禄皇帝,却一直鄙弃财富,提倡简朴的生活和内心的宁静。

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身处山林泉石之间,无官爵,无地位,却也要具有安邦定国的雄才伟略。战国鬼谷子,自己过着隐居的生活,却教出了苏秦,张仪,足以左右列国,推动历史走向的学生。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人在世间,不必千方百计谋求功劳,没有过错就是功劳。

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与人交往,不要奢求别人感恩戴德,没有怨恨就是恩德。所以,能够平平淡淡,甘于清净平庸的生活,就应该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

5.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yí)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对事业忧心操劳固然是一种美好品德,可是过于劳苦,就不能顺适天性,愉悦心情。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劳逸结合,符合中道。

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淡泊名利,无欲无求是一种高风亮节,可是过于冷漠,就不能济世利人;淡泊反而成了缺点,成了冷眼旁观的借口。

《菜根谭》是儒家通俗读物,采“儒,佛,道”三家思想,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

这本小书能够修身养性,让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也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诵翻阅。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菜根谭》之概论篇: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