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姓和氏是怎样出现的(姓和氏的概念是什么)

导语:姓和氏是怎样形成的?

前秦时期,贵族是分姓和氏的,但是后来姓氏就合二为一了,姓氏的合并是什么时期完成的?

首先说说什么是上古时代的“姓”。对“姓”的理解,多年来许多学者反复争论,被搞得越来越复杂了,至今也没有定论。

不过,如果你接受下面两个判断的话,那么也许问题会变得好理解一些:

第一,“母系社会”并不是人类历史上曾经普遍存在的状况。

所以,不要因为姓字有个女字旁,就往母系社会的概念上凑。

第二,《国语》《史记》把姓的起源上溯到炎帝、黄帝时期,但这恐怕是战国时代的人的建构,未必可信。

排除掉这两个干扰项之后,再看《左传》里的一句话,姓的来历就很清楚了: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隐公八年)。

意思是,天子封有德的人做诸侯,根据他们的出三地,赐给他们姓。这里的天子就是指周天子。姓就是周天子赐给诸侯的,这个概念并没有那么古老,西周初年才新鲜出炉。

古代学者基于文献的研究,结论是,到春秋时代,姓不过21个。

可以推论:西周建立的时候,加盟的主要有二十几个政治集团,天子就赐给他们姓。这二十几个集团,原本生活在各自的土地上,以父系血缘为基础。

集团内部男女不通婚,这就是所谓同姓不婚;集团之间彼此通婚,记住自己娶的这个女人来自哪个集团很重要,所以姓加女字旁。

为什么集团内部男女不结婚呢?

可以借助人类学的观点来理解一下:

一、男性是很容易为女性自相残杀的,不允许娶本集团的女性,这样一来大家都不许争,于是就减少了内部冲突的可能性;

二、集团之间要结为同盟,当时的女性是用于交换的重要资源,同姓结婚的话,就意味着减少了本集团可以用于交换的资源。这当然很物化女性,但这大概就是人类早期社会的事实。

那么,很多人说到的,同姓不婚是因为考虑到同姓结婚对生出健康的下一代不利,这个理由成立吗?

古书中有“同姓为婚,其生不蕃”的话,意思是,同姓的人结婚,繁衍后代的能力会减弱,所以不能说这个理由完全不存在,但重要性肯定排在前面说的理由之后。

因为这句话,只是反对父系近亲结合,没有反对母系近亲结合,说明古人即使注意到这个现象,也是因为刚好符合建立政治同盟的需求,才被选择性记忆下来,而母系近亲结台同样也可能不利于下一代,却被选择性遗忘了。

中国古代,母系的近亲一直是可以结婚的,比如《红楼梦》里,贾宝玉的爸爸和林黛玉的妈妈是兄妹,贾宝玉的妈妈和薛宝钗的妈妈是姐妹,这在择偶过程里,都是加分项而不是障碍。

再重复一遍这个结论:西周建立的时候,加盟的主要有二十几个政治集团,天子因此赐了二十几个姓,天子又赐给集团中的贵族封地,这片封地的名字,就是这位贵族的氏。

比如,现在我们所说的姜子牙,他本来属于姜姓集团,拥有一块叫“吕”的封地,因此就是姜姓吕氏。

但有一个问题,周朝建立后,进入快速扩张的时期,很多贵族拥有好几块彼此之间可能隔得很远的封地,因此也就有了好几个氏。

仍拿姜子牙为例,他本来的封地是吕,后来又封到了齐,那他就既是吕氏,也是齐氏。

以上所说,仍然带一点假设的性质,下面的内容,则没什么争议。

最初氏是由封地来的,拥有封地是男性贵族成功的标志,所以男子以封地作为自己的氏。后来放宽了标准,只要是男人可以拿来标榜自己的成功的,都可以作为氏。

实际上春秋时代的贵族怎样选择自己的氏,理由是五花八门的:国君通常以国为氏,所以齐鲁郑卫宋秦楚…

这些先泰的国名,统统成了氏国君之下的贵族,往往以自己封地为氏。比如屈原,他和楚回国君一样,出自芈姓,因为祖上封地在屈,所以以屈为氏。

也有以官职为氏的:如上官、司徒、司马、司空、太史、史一看就是官名。

还有以居住地为氏的:如西门、东郭、南郭、北宫、柳下之类。

还有一种情况,强调自己是某一位伟大祖先的后代,就以这位祖先的字为氏,前面我们讲过古人有名有字。

譬如楚王的先祖里,有一位叫鬻熊的特别了不起,楚王就以熊作为自己的氏。也就是说,楚王既是楚氏,也是熊氏,反正一个人可以拥有不止一个氏。

还有个著名例子是孔子,孔子之所以叫孔子,就是因为祖上是宋国贵族,名嘉字孔父,孔父的后人就以孔为氏。此外还有好多种类型,不能一一罗列。

总之,春秋时代分化出非常多的氏。尤其是,一个人拥有好几个氏的情况,春秋时代绝非罕见。

《左传》难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书里出现几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人名,有时候可能其实是同一个人,虽然一个人可能有五花八门的氏,但一个人的姓始终是不变的。

春秋时代,男人们用氏来标榜自己的贵族身份,平常不用姓,但女子都是称姓。这样男人就很容易知道女人的姓,然后根据同姓不婚的原则,男人就可以判断,我是否可以向她求婚,但和今天的习惯不同,女子的姓,是放在后面的。

比如一个姜姓的姑娘,是家里的大女儿,先秦称老大为孟,所以这姑娘可能就会被称为孟姜。这又引出来一个麻烦问题,女子的称谓,前一个字应该是什么,也无绝对的规则可言。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读过《郑伯克段于部》,这篇古文在好多文选里都是第一篇,正如背英文单词首先会背到abandon,因此这篇文章被戏称为古文中的abandon.其中有位女性角色姓姜,她来自申国,刚嫁给丈夫的时候,她会被称为申姜,后来她丈夫死了,谥号是武,所以她就被改称武姜。

这也是我们读先秦典籍,常常会感到迷惑的地方。同姓不同氏,理论上讲还是不能结婚的,不管血缘上其实有多远。但同氏不同姓,倒没有关系,哪怕血缘上其实很近。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春秋后期,同姓不婚这个原则,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

西周初年,同姓意味着属于同一个政治集团,同姓不婚测对内可以减少冲突,对外可以更多建立政治同盟。但经过三五百年的分化,同姓国家,血缘上固然已经很疏远,政治上的立场选择也各不相同,不再是天然的盟友,往往需要结盟,这时候再坚持同姓不婚,就很麻烦。

比如说,晋国、鲁国和吴国,一个在山西,一个在山东,一个在江苏,三国需要结为同盟。按照当时的风气,结盟自然要互相嫁女儿,但三国的国君都是姬姓,照老规矩,却不能通婚。最终,大家还是决定打破传统,还是通婚吧。

于是,晋平公娶了吴国国君的女儿,之后晋平公刚巧生了病,于是迅速有人把他的病因归结到这次联翅上。鲁昭公也娶了吴国国君的女儿,不但他自己被嘲讽,还连界孔子被人嘲笑。有人问孔子,鲁昭公懂得礼吗?

孔子不说国君的坏话,说懂啊。结果人家就评论说,都说君子是没有党的,也就是不会偏袒谁的,是我看孔子说起自己的国君来,偏可袒很明显嘛。但是,正人君子再怎么嘲笑,也挡不住同姓通婚的潮流越来越盛,这实际上也反映了一件事,古老的姓,越来越不重要了。所以到了战国时代,姓氏合流了。

这段时期,称谓就变得很混乱。说一个称渭混乱的典型案例,秦始皇,到底应该怎么称呼他?按照西周、春秋的老规矩,国君以国为氏,所以秦始皇自然是秦氏,应该称他为秦政。后世最流行的叫法,是赢政。他的名是政,秦国国君是嬴姓,按照现在的习惯,姓在前,名在后,自然叫赢政。有些学者认为这个不符合先秦习惯,是错的,其实战国时确实还有男子称姓,姓前名后的例子,所以也未见得错。前些年有一份出土文献,叫“赵正书”,称他为赵正(正通政),这个称谓对吗?也没问题。

因为秦人兴起得很晚,秦人的近亲中,以赵为氏的这一支发达得早。所以秦人也想攀附这一支体面的同宗,就以赵作为自己的氏了。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前面还没讲到,秦汉时称呼孩子时喜欢把妈妈梢上,如汉景帝有个姐姐,因为是窦太后的女儿,被称为窦太主;卫子夫为汉武帝所生的太子,叫卫太子。秦始皇的妈妈是赵姬,照这个风气,也是可以叫赵政的。总之,旧规则解体、新规则尚未确立的年代,各种乱糟糟的情况都是可能的。

实际上不光是我们这些后人越说越晕,当时生活在那个时代里的人可能也搞不清楚。好在,西汉以后基本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姓氏不分了,合流后的姓氏统称为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姓。由于氏的数量远远比姓要多,所以实际上我们现在说的姓绝大多数就是以前说的氏。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薇整理编辑!